孔西斜坡Ek22上砂组物源分析及砂体展布规律

2017-03-02 08:50付东立郭秋霞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年1期
关键词:油组物源砂体

林 伶,付东立,郭秋霞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 300280)

孔西斜坡Ek22上砂组物源分析及砂体展布规律

林 伶,付东立,郭秋霞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 300280)

Ek22油组为孔西斜坡重点目的层系,含油范围广,油层分布稳定,目的层埋藏浅。为深入研究各物源的波及范围、砂体规模及展布特征,将孔西斜坡Ek22油组分为上下两套砂层,以上砂组为研究对象,根据轻重矿物特征、砂体展布规律和地震反射特征等资料,对影响区内的多个物源位置、波及范围及砂体展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孔西斜坡Ek22油组上砂组沉积物主要来自徐杨桥、孔店、沧市、舍女寺和叶三拨5个物源输入体系。

孔西斜坡; Ek22油组;物源体系;砂体展布

物源分析是分析沉积盆地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确定母岩性质、研究储层和油藏特征的可靠依据[1-5]。前人对孔西斜坡Ek22油组的物源及砂体已进行了大量研究[6-8],但早期探井资料相对匮乏,研究并未深入,各物源的波及范围、砂体规模及展布特征等受到限制。本次研究将孔西斜坡Ek22油组分为上下两套砂层:上部砂层因高含放射性元素钍,测井曲线表现为高伽马、相对低电阻的特征,该砂层厚值区主要集中在孔西斜坡南面的官西地区;下部砂层测井曲线特征明显区别于上部砂体,具有低伽马、高电阻的特征,该砂层分布范围广泛,厚值区主要分布在枣园、舍女寺、叶三拔等地区,官西地区不发育。

1 地质概况

孔西斜坡夹持于沧东断裂和孔西断层之间,为沧东凹陷孔店中央隆起带以西的斜坡带,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勘探面积316 km2。孔西斜坡东面为近南北走向的孔店背斜构造带,南面以斜坡过渡到官西断鼻构造,西南面以浅鞍与舍女寺断鼻相邻,斜坡整体东抬西降,与沧东断裂下降盘相接。孔西斜坡古近纪经历了早期统一坳陷到晚期断陷的差异演化,两期湖盆结构特征各异,其正向构造带勘探程度高,已发现舍女寺-官西、枣园、风化店、沈家铺、自来屯等多个含油气构造,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 628.25×104t。孔西斜坡孔二段地层纵向上分为两个正旋回:Ek21- Ek22油组为一个正旋回,Ek21油组以泥-油页岩为主,Ek22砂岩发育;Ek23- Ek24油组为一个正旋回,Ek23油组以油页岩为主,Ek24砂岩发育。其中Ek22为孔西地区重点目的层系之一,含油范围广,油层分布稳定,发现枣园、舍女寺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 432×104t。

2 物源分析

物源分析的方法包括重矿物分析法、碎屑岩类分析法、矿物裂变径迹法、沉积法、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法;这些方法都具有其应用条件范围和约束局限性[9-10],运用时应将多种方法相结合,互相补充和印证,得出合理结论。本次主要运用轻重矿物分析法,结合砂体展布规律以及地震反射特征来识别孔西斜坡Ek22油组上砂组沉积时期各物源口的位置及波及范围。

2.1 重矿物分析

重矿物是指碎屑岩中密度大于2.9 g/cm3的陆源碎屑矿物,含量一般小于1%,其耐磨蚀、化学性质稳定,较多地保留了母岩特征,常被用来进行物源分析[11-14]。研究区常见重矿物有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石榴石和磁铁矿,其中锆石和石榴石含量最高。

通过对孔西斜坡Ek22油组上砂组27口井274块岩心的取样分析,利用聚类分析对取心井重矿物资料进行处理,分析重矿物含量及ZTR指数(锆石、金红石、电气石三种矿物占透明矿物的含量,该值越大,矿物的成熟度越高)变化趋势,清晰识别出4个物源输入体系,分别为孔店物源、沧市物源、舍女寺物源和徐杨桥物源(图1)。

图1 Ek22油组上砂组重矿物特征

孔店物源:北部孔店地区重矿物具有高石榴石、低锆石的特征:石榴石平均含量52.39%,锆石平均含量19.48%,电气石平均含量3%,金红石平均含量1.42%,ZTR指数平均24.84%。ZTR指数、石榴石含量向盆内方向呈增大趋势,孔店地区存在物源输入,主要影响枣园地区。

沧市物源:西部沧市地区与孔店物源重矿物明显不同,具高锆石、低石榴石的特征:石榴石平均含量21.83%,锆石平均含量53.43%,磁铁矿平均含量3.27%,ZTR指数平均达64.95%。ZTR指数向盆内方向呈增大趋势,由此判断沧市地区存在物源输入,沿g89井-g108井-g126井方向向盆内供源,波及范围主要是g89井区以西至官西地区。

舍女寺物源:位于研究区西部,重矿物具有以下特征:锆石含量低,平均23.82%;石榴石含量高,平均52.03%;ZTR指数低,平均32.56%,向盆内方向ZTR指数和石榴石含量呈增大趋势,磁铁矿含量呈降低趋势,判断在舍女寺地区存在物源,联井方向即为物源向盆内供给的方向,主要影响舍女寺地区。

徐杨桥物源:北部的徐杨桥地区锆石平均含量25.79%,电气石平均含量3.33%,金红石平均含量4.43%,石榴石平均含量48.54%,ZTR指数平均33.55%。该区取样点相对分散,未呈现出盆地边缘向盆内稳定重矿物增加、不稳定重矿物减少的趋势,但其均表现为低-中锆石,高石榴石的特征,且轻重矿物特征不同于邻近的孔店物区和沧市物源。结合所钻井砂岩厚度平面变化趋势,判断在徐杨桥物源存在,主要影响徐杨桥地区。

2.2 轻矿物分析

利用陆源碎屑轻矿物组合及质量分数的变化,也是追溯物源和恢复母岩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13-15]。碎屑岩分析法对母岩性质具有一定要求,母岩为火成岩和变质岩时,矿物所经历的搬运、沉积较少,受后期改造小,能很好反映物源性质;母岩为沉积岩时,经多次搬运、沉积和改造,矿物受到影响,发生组分或含量的变化。研究区岩屑类型主要为火成岩岩屑,因此轻矿物特征能很好反映母岩性质及物源方向。据此,通过对研究区Ek22油组上砂组27口井337块岩心的取样分析,共清晰识别出5个物源输入体系:孔店物源、徐杨桥物源、沧市物源、舍女寺物源和叶三拨物源(图2)。

图2 Ek22油组上砂组轻矿物特征

盆地东北部:孔店与徐杨桥地区。孔店地区石英含量为28%~40%,平均29.71%;长石含量为40%~60%;岩屑类型以火成岩为主,含少量沉积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由北向南,石英含量逐渐增高,长石含量逐渐降低。以z25井、z31井和z56井为例,Q/(F+R)指数(轻矿物成份成熟度指数,判别砂岩在化学及在矿物上成熟度高低的指数)依次为0.39,0.51,0.6;呈增大趋势,成分成熟度不断增加,推断在北部的孔店地区存在物源输入,这与重矿物资料所得出的结论一致。

东部徐杨桥地区轻矿物表现为中高石英、中高长石;石英平均含量41%,长石平均含量47.2%,岩屑平均含量11.86%,Q/(F+R)指数较高,平均为0.71,说明其离物源体系较远。从组分总体变化规律来看,取样点相对分散,靠近盆地边缘区域的g998井石英含量小于40%,向盆地内的z69-1井、f40-20井、z47井石英含量均大于40%。说明在徐杨桥地区存在物源输入,这也验证了重矿物变化规律分析时的推测。

盆地西南部:沧市和舍女寺地区。沧市地区石英含量为25%~36%;长石含量为48%~62%。岩屑主要为火成岩岩屑及少量的沉积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研究区离物源近,成分成熟度较低,沿物源向盆内的供给方向,石英含量逐渐增加,长石含量逐渐降低,成分成熟度不断提高。例如kn9井、g108井和gd15井,石英含量依次为25%,31%,33%;Q/(F+R)指数依次为0.31,0.39,0.45;判断在沧市地区存在物源输入,三井连线方向即为物源向盆内的供给方向。

舍女寺地区石英含量较邻近沧市地区高,平均37.91%;长石含量为42%~55%。岩屑类型仍然以火成岩岩屑为主。n21井、n24井和n13井盆地边缘向盆内方向,石英含量逐渐增加,依次为30.41%,35.9%,40%;Q/(F+R)指数依次为0.43,0.57,0.68;说明向盆内方向成分成熟度增高,推断舍女寺地区存在物源输入,三井连线方向即为该物源在盆内的供给方向。

南部的叶三拨地区,共5口取心井,石英含量较高,且盆外向盆内由45%增至55%,与舍女寺地区石英含量中等的特点不一致,物源输入不可能来自舍女寺地区,推断叶三拨地区存在物源输入。

2.3 砂体展布特征

在物源体系宏观框架指导下编制出来的精细砂岩等厚图,不仅是对物源体系的反证,而且更精细刻画了物源推进方向和展布特征。统计出研究区目的层段153口井渗透砂岩的厚度,绘制出砂岩等厚图,从图中可以识别出五个物源方向的朵体(图3)。

沧市地区的砂岩厚度较大,达15 m以上,呈大面积席状分布,分布范围较广。砂岩主体沿西北-东南方向展布,发育两个厚值区,一个厚值区砂岩主体以g78井和n23井为轴线分布,向西南鞍部砂岩厚度变化快,至n13井、n27X1井和y11井一线,相变为泥岩;向东北方向至g137井,砂岩厚度减薄为3 m,直至gd14井区附近,相变为泥岩。另一个厚值区位于沧市物源口,该厚值区无钻遇井,kn9井、g89井、z68-12井、z45井均为周围钻遇井,砂岩厚度依次为11.5 m,11.4 m,11 m和10 m。

图3 Ek22油组上砂组砂体展布

2.4 地震反射分析

孔西斜坡孔二段沉积时期是三角洲、湖泊建设发育期,沉积作用以进积作用为主,在地震资料上具有明显的反映。地震剖面上多表现为下切充填反射结构,波形特征明显,呈透镜状、顶平底凹,表明了侵蚀河道的发育,顺河而上可追溯物源[16]。由于河道砂体与上覆及围限泥岩存在波阻抗界面,河道砂体顶部为强振幅反射,连续性好,为亮点特征;河道底部表现为弱反射;河道边缘界限清晰,地震相位反转,频率降低。

通过对孔西斜坡孔二段二维地震剖面的系统解析,按地区识别出徐杨桥、孔店、沧市、舍女寺和叶三拨5个下切沟槽,可根据这些沟槽大致判断出古河道的位置和流向(图4)。沟槽的位置与轻重矿物分析、砂体展布规律所预测的物源通道位置基本相符,进一步确定了周缘各物源输入口的位置。徐杨桥、孔店、沧市地区抽取的测线,地震剖面上所反映沟槽的形态具有“宽”、“深”的特点,指示了物源供给较为充足,古河道流量较大,可推断徐杨桥、孔店、沧市三个地区为主要物源。

3 结论

(1)通过对孔西斜坡Ek22油组上砂组轻重矿物分析、砂体展布规律及地震反射特征的综合分析,可识别出5个物源输入体系,分别为东部(徐杨桥)、北部(孔店)、西部(沧市、舍女寺)和南部(叶三拨)。

(2)由砂体等厚图可以看出,在沧市、孔店、徐杨桥地区砂岩厚度相对较大,延伸范围相对较远,结合地震剖面下切沟槽综合分析,沧市、孔店、徐杨桥地区物源供给充足,古河道流量较大,为影响孔西斜坡Ek22油组上砂组砂体的主要物源输入体系;而叶三拨和舍女寺地区砂岩厚度相对较小,延伸范围相对较小,物源供给相对匮乏,为次要物源输入体系。

[1] 徐亚军,杜远生,杨江海.沉积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07,26(3):26-32.

[2] 汪正江,陈洪德,张锦泉.物源分析的研究与展望[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0,20(4):104-110.

[3] 杨仁超,李进步,樊爱萍,等.陆源沉积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沉积学报,2013,31(1):99-107.

[4] 魏然,李红阳,于斌,等.沉积盆地物源体系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J].岩性油气藏,2013,25(3):53-57.

[5] 孔令江,李炼民.歧北凹陷东缘沙一下多物源综合研究[J].地质学刊,2015,39(2):194-200.

[6] 钟玮,蒲秀刚,何幼斌,等.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古近系孔店组二段物源分析[J].古地理学报,2012,14(6):707-718.

[7] 韩冰,李勇,吕建荣.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二段沉积体系[J].特种油气藏,2011,18(5):67-70.

[8] 贺佩,李勇,冯镜权,等.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孔二段物源区分析[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3,31(3):51-57.

[9] 赵红格,刘池洋.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J].沉积学报,2003,21(3):409-415.

[10] 杨仁超,李进步,樊爱萍,等.陆源沉积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沉积学报,2013,31(1):99-102.

[11] 岳艳.浅谈重矿物物源分析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2):138-139.

[12] 何幼斌,王文广.沉积岩与沉积相[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78-102.

[13] 李珍,焦养泉,刘春华,等.黄骅坳陷高柳地区重矿物物源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25(6):5-7.

[14] 何钟铧,刘招君,张峰.重矿物分析在盆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01,20(4):29-32.

[15] 马收先,孟庆任,曲永强.轻矿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J].岩石学报,2014,30(2):597-608.

[16] 于兴河.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73-82.

编辑:赵川喜

1673-8217(2017)01-0030-04

2016-07-28

林伶,硕士,工程师,1985年生,2012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现从事综合含油气评价研究。

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大港油区大油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14E-06)。

TE111.3

A

猜你喜欢
油组物源砂体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河流相复合砂体不连续界限等效表征方法探讨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强震区泥石流物源演化指标选取及规律分析
协调点分析在多层合采井产量劈分中的应用
奈曼油田九上段分层系开发效果分析
九寨沟县九寨沟景区克泽沟8.8地震后物源统计
渤海湾盆地Q油田明化镇组复合砂体内部结构表征
文昌19-1油田珠江组二段I油组沉积相研究
南海北部陆架表层沉积物重矿物分布特征及物源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