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丹参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

2017-03-02 19:51朱海玲王海英石美郭伟明
中外医疗 2016年33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内皮素脑缺血

朱海玲 王海英 石美 郭伟明

[摘要] 目的 研究丹参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诊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一般的诊治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丹参注射液进行诊治,之后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浆内皮素的水平。 结果 对照组用药前血浆内皮素水平为(66.64±14.78)ng/L,发病第3天为(59.67±12.91)ng/L,发病第10天为(56.18±9.27)ng/L;实验组分别对应的是(65.21±15.55)ng/L,(47.38±10.26)ng/L,(49.58±8.99)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丹参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有一定效果,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丹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缺血;内皮素

[中图分类号] R2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c)-014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Salvia miltiorrhiza on cerebral vasospasm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80 cases of cerebral vasospasm in our hospital in May 2015 to May 2016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general method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Danshen injection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using radioimmunoassay detection of plasma endothelin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treatment, the level of plasma endothelin was (66.64±14.78) ng/L, the incidence of third days(59.67±12.91)ng/L, the incidence of tenth days (56.18±9.27)ng/L;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rresponding to the (65.21±15.55)ng/L,(47.38±10.26)ng/L,(49.58±8.99)ng/L,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alvia miltiorrhiza treatment of cerebral vasospasm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has a certain effect,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use.

[Key words] Salvia miltiorrhiza;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erebral ischemia; Endothelin

蛛網膜下腔出血之后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是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当中基本上使用西药的方法来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后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出现,关于使用丹参注射液来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后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报道比较少见,使用血浆内皮素作为改变的检测标准,来测定丹参注射液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后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1-3]。该文方便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病人80例,对照组使用一般的诊治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丹参注射液进行诊治,之后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浆内皮素的水平,研究丹参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进行诊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男21例,女 19例,平均年龄(53.6±11.2)岁,依照Botterre11分级方法进行分级,1级5例,2级20例,3级7例,4级5例;对照组男24例,女 16例,平均年龄(51.2±10.9)岁,依Botterre11分级方法进行分级,1级4例,2级21例,3级9例,4级3例,对上述两组病人在年龄、病情、分级等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之后使用6-氨基乙酸进行止血,并给予镇痛、通便等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丹参注射液(国药准字Z31020346)进行诊治,1次/d,注射20 mL/次,一共急性诊治10 d,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浆内皮素的水平,观察两组病人30 d当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次数。

1.3 检测方法

在入院后用药前以及发病第3天、第10天清晨6时静脉血抽取4 mL,之后放入60 mL有EDTA二钠的试管当中,充分的混匀,在4℃环境下进行离心,使用2 000 r/min离心15 min,将血浆分离,之后放置在-70℃的冰箱中进行储存,比较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浆内皮素的水平。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13.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用例数表示, 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浆内皮素水平检测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用药前,发病第3天,发病第10天血浆内皮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临床治疗

在对照组的40例病人中,未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有24例,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有16例;在实验组的40例病人中,未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有36例,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有4例。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病人出现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14,P<0.05。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早期痉挛与迟发痉挛。对于前者来说,一般均产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0.5~1 h之内,发病比较迅猛,能够产生止血的作用。而对于后者来说则是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1~3 d,5~14 d时为高峰时期,经过2~4周后开始出现消退,后者能够对病人的预后产生极大影响。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理十分繁琐,和很多方面均存在密切的联系。氧合血红蛋白是现阶段比较确定的致血管痉挛物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红细胞在脑脊液中溶解,并且释放此种物质,其本身在进行氧化时形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物,对生物膜K+-Na+-ATP酶活性产生损害,提高细胞内Ca+与1,4,5—三磷酸肌醇水平,促使细胞聚极化,进而引发血管痉挛;氧合血红蛋白还能够控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衍生舒张因子,加快内皮素的生成,尤其是对内源性一氧化氮来说,有着一定的灭活效果,可阻碍血管的舒张性能[4-5]。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用药前血浆内皮素水平为(66.64±14.78)ng/L,发病第3天为(59.67±12.91)ng/L,发病第10天为(56.18±9.27)ng/L;实验组用药前血浆内皮素水平为(65.21±15.55)ng/L,发病第3天为(47.38±10.26)ng/L,发病第10天为(49.58±8.99)ng/L李涛等人[6-8]研究发现,使用丹参注射液诊治1个月之后,实验组CV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研究结果显示,迟发型脑血管痉挛的脑动脉壁内存在很多IgG、C3沉淀,轻度迟发型脑血管痉挛大约60%的标本具有IgG沉淀,中度迟发型脑血管痉挛大约80%,重度迟发型脑血管痉挛为100%。与该实验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则能够说明,应用丹参注射液医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显著更佳。

综上所述,丹参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有着一定的效果,能够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又减少了在出血的危险性,有可能与内皮素水平有关,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姚力,沙娟娟,何剑波,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短期疗效影响[J]. 实用老年医学,2015,29(10):861-863.

[2] 蒋海强,于鹏飞,刘玉红.野生丹参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166.

[3] 刘蕊,胡晓,瞿浩,等. ICU监护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J]. 贵州医药,2015,39(7):595-597.

[4] 邹斌,张兆辉. 丹参注射液、川芎嗪辅助高压氧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10):1360-1361,1364.

[5] 梁桂才,欧念飞.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0(17):110-111.

[6] 程沛,韩东岐,胡伟慧,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丹参中10种水溶性和4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5,35(6):991-996.

[7] 于华贞,赵威,高炜.丹参多酚酸盐的脏器保护作用[J].医学综述,2015,21(6):1080-1082.

[8] 李涛.丹参酮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VS脑灌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0):102-103.

(收稿日期:2016-08-27)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出血内皮素脑缺血
内皮素-1对牙周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探析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和肽素与大内皮素-1及N末端脑钠肽对心力衰竭的预后价值
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管内皮素-1的影响
前列腺癌患者内皮素-1 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
黄芪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