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战国策》遇上《甄嬛传》

2017-03-02 20:17陈正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战国策君王连环

陈正

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能解此环否?”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战国策·齐策》

【创课缘起】

《甄嬛传》情节曲折生动,演员演技生动,环境服饰考究,配乐优美动听,播出之后流行一时,主演孙俪等也红透半边天,还带动了一系列的清代宫斗剧。我在看到《甄嬛传》第72集蒙古大汗用一个九连玉环为难大清文武群臣的时候,总觉得有点熟悉,再翻看《战国策·齐策》,哈哈,果然,这个情节不就改编自此处吗?

由此想到,孩子们每次写作都是痛苦得抓耳挠腮,其中之难,第一是没有内容可写;第二是有了内容,篇章结构如何编排,详略轻重如何描摹,也是一大难题。其实有很多影视剧都直接或者间接改编自经典文言作品,如果以此为写作内容的开发点,比如让《战国策》遇上《甄嬛传》,那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呢?

【创课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本创新设计,就是尝试把文言作品阅读改写与影视作品欣赏结合起来,在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加以指导,感受经典文言作品的魅力,在想象、改编中提高习作水平。

【创课思路】

一、课前谈话,认识语法

课始,老师从“美图秀秀”一词的两种用法讨论导入,认识到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一个词语既可以当名词用,也可以当动词用的有趣现象,为后文学习预热。

二、分步学习,了解大意

这一个环节分为两步:

首先分步呈现《玉连环》的三句文言文,根据学生质疑,出示相关字詞的解释供学生选择定义,了解故事的大意。

然后指导想象当时的场景,揣摩人物的心理,有滋有味、入情入境地朗读这个文言故事,感受人物的机智。

三、想象作文,交流修改

让学生大胆想象,用10分钟左右时间,运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改写这个小故事。并选择两篇进行修改、指导。

四、巧加题目,总结主题

首先要求学生在板书空白处添加词语,给习作拟定一个题目,然后出示《三国演义》中回目,进行比对,汲取传统经典题目的智慧。

五、欣赏影视,打通隔阂

在课的最后环节,欣赏《甄嬛传》中相关的片段,交流作者改编的意图,感受到经典文言作品的现代魅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改编文言的兴趣。

【教学现场】

一、课前谈话,认识语法

师:现在有个动作很流行——自拍。老师很少自拍,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自己长得不好看。后来有人跟我说,这没关系,可以用“美图秀秀”修改一下,马上皮肤白了,头发黑了,人就变好看了!

师:谁能够告诉我“美图秀秀”是什么?

生:是一款可以修改照片的软件,我妈妈常用的。

师:我后来还听人说拍的照片可以“美图秀秀”一下呀!

生:这里的意思是用“美图秀秀”这个软件修改一下照片的意思。

师:汉语多有意思,一个词语,可以表示一样东西,是个名词;又可以表示一个动作,是个动词。

【自悟自析】

解析“美图秀秀”一词在两种语境的不同含义,认识现代汉语语法中的一个现象:一个词语可以当名词使用,也可以当动词使用。运用这样富有语文味的课前谈话,进行学前热身。

二、分步学习,了解大意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小故事也很有趣,是选自一本古代经典《战国策》。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师PPT出示,生读:《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师:今天我们学其中一个小故事,里面有一个人物叫秦昭王。

(师PPT出示,生读:“秦国国王,在位时先后战胜韩、魏、赵、齐、楚等国。”)

师:说说你认为秦昭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秦昭王是个很厉害的国王。

生:秦昭王能够打败这么多国家,是个战无不胜的国王。

师:刚才大家都是站在秦国的角度说的。可是当你站在被打败的齐国、楚国的角度来说,秦昭王是个怎样的国王?

生:秦昭王是个让人害怕的国王。

生:秦昭王是个让人讨厌的人。

师: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个人物,叫做君王后,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PPT出示,生读:“齐襄王的王后,史称‘君王后”。)

(一)起:学习第一句

(师PPT出示,生读: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能解此环否?”)

师:这句话里哪几个字不是很懂意思?

生:“尝”字不懂。

生:“遗”字不懂什么意思。

师:有不懂的字词就要大胆提出来。老师读这几个字也不懂,去查了字典,发现有好几种意思,请大家帮老师选一选。

(师PPT出示,生读:“尝[cháng]1.辨别滋味。2.经历。3.曾经。”)

生:应该选择3,“曾经”的意思。这个解释在句子中通顺。

师:原来要联系语境呀!再看刚才大家读的这个遗(yí)。”

(师PPT出示,生读:“遗[wèi]〈动〉给予,赠送;遗[yí]〈动〉遗失。”)

生:应该读作[wèi],是“赠送”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秦昭王曾经派遣使者送给君王后一个玉连环,说:“齐国有很多有智慧的人,能够解开这个环吗?”

师:关于玉连环是什么,有这样一些说法。

(师PPT出示,解说:“有的说玉连环就是用玉石雕刻的互相嵌套的环,根本无法解开。有的说可能是益智玩具九连环的前身。九连环是一种智力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每个环互相制约,只有第一环能够自由上下。解开九连环共需要341步。)

师:秦昭王真的只是送一个玉连环给齐国的君王后解着玩吗?

生:不是,他是要来试探一下齐国的。

生:我觉得秦昭王就是看不起齐国,故意送来羞辱的。

(师要求按照理解朗读,读出试探、羞辱等语气)

(二)承:学习第二句

(师PPT出示,生读:“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

生:这句话是说君王后把玉连环给大臣们看,大臣们不知道如何解开。

师:如果你是秦国的使臣,看到这个场面,你会怎么读这句话?

(生读本句,读出使者的得意洋洋、嘲笑、冷笑等语气。)

师:如果你是齐国的使臣,看到这个场面,你會怎么读这句话?

(生读本句,读出群臣的无奈、羞愧等语气。)

(三)转:学习第三句

(师PPT出示,生读:“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生:“‘椎是什么意思?”

师:请大家做出选择。”

(师PPT出示,生读:“1.椎[zhuī]动物背部的短骨;2椎[chuí]1.敲打东西的器具。2.敲打。”)

生:这个字读作“chuí”,第一个字的意思是“短木棍”,第二个字的意思是“用棍子打”。那整句话的意思是君王后拿起短木棍打碎了玉连环,告诉秦国使臣说:‘我已经解开了。”

师:同一个字,可以表示一样东西,可以表示一个动作,这就是汉语的魅力。有句话说“锤子锤鸡蛋,锤不破”。谁来解释?”

生:“锤不破”说的是“锤子”没有破。

师:大家如果是齐国的大臣,看见这一幕,会怎样读这句话呢?

(生读,读出自豪、骄傲的语气。)

【自悟自析】

解读文言中“椎”的两种用法,和“锤子锤鸡蛋锤不破”的现代用法相对应,进而与课前谈话融为一体。通过解词、释句,了解故事大意。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揣摩人物心理,梳理故事情节,想象当时场景,为写作打好扎实基础。

三、想象作文,交流修改

师:发挥你的想象力,使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把这则小古文改写成现代文,最好有画面感,可以拍成电影小片段。时间要求:10分钟之内完成。

(生写作,师巡回辅导。)

生:秦昭王曾经派遣使者出使齐国。使者到了齐国,见了君王后,恭恭敬敬献上了玉连环,说:“听说齐国有很多聪明的人,能否帮我把这个玉连环给解开呢?”说完,轻蔑地看看旁边的大臣们。

君王后把玉连环传给大臣们看,大臣们翻来覆去地看,满脸疑惑,都摇摇头说:“臣等无能,实在解不开呀!”

使者在一旁越看越高兴,花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忍住笑。

君王后拿起一根短木棍,用力向玉连环砸去,然后对使者说:“不好意思,我已经解开了!”

使者听了,脸色就像打翻了的调色盘。大臣们见了,对君王后心生敬意。

师:最后一段话,补写出了没有的场面,尤其是比喻手法,把使者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

……

【自悟自析】

这一环节的安排,除了写作方法的简单指导外,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想象改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大胆习作,“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智慧的君王后。十分钟的写作时间要求,让学生的“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四、巧加题目,总结主题

师:你想给这则短文取个什么题目?

生:《君王后巧解玉连环》。

生:《君王后妙解玉连环》。

生:《君王后智解玉连环》。

师:大家取的题目和《三国演义》水平一样高,请看三国回目“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诸葛亮智算华容”“赵子龙计取桂阳”“用奇谋孔明借箭”……

【自悟自析】

通过拟取标题,突出君王后的机智,概括习作的主题,同时与《三国演义》中的回目对比,认识到章回小说的拟题特点,感受传统经典的魅力,也培养学生的习作自信心。

五、欣赏影视,打通隔阂

师:这个故事,还真被改编成为《甄嬛传》中的一个故事,咱们等会儿边看边想,这是改自哪个情节。

(生欣赏《甄嬛传》第72集中第29分至32分片段)

生:蒙古王爷献上玉连环,就是改编自第一句。

生:皇帝把玉连环给大臣看,大臣们面露难色就是改编自第二句。

生:胧月抓起玉连环狠狠摔在地上时,就是改编自第三句。

师(小结):小古文语言很简练,但包含的意思很多。读这样的小故事时,要善于想象画面,把一个字变成好多好多字,把一句话变成好多好多话,把自己当成其中人物,这样你就能读出趣味。读得多了,你就把他们存在脑海里,某一天在某个影视片段里当你看见似曾相识的片段,那便是一次美丽的重逢。

【自悟自析】

挖掘影视剧的文言源头,打通经典文言作品与现代生活的隔阂,感受到经典文言作品的现代魅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改编文言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板书:

妙解

君王后 巧解 玉连环

智解

【创课所得】

一、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最难的是没有内容可写,第二难的是不知道如何写一件事情。本次改写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大致的写作内容,“写什么”的困难得到了解决。文言原有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为学生提供了扩写的方向,而文本的留白,又为学生的大胆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怎么写”的难题也得到了解决。

二、进行了“混搭”的尝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本次创课习作教学,把文言作品的解读与二度自由创作和現代影视作品欣赏“嫁接”在一起,做了一次有趣的“混搭”,努力挖掘影视剧的文言源头,打通经典文言作品与现代生活的隔阂,感受到经典文言作品的现代魅力。

三、发掘了写作的富矿。

文言作品在小学阶段占比例很小,人教版目前的版本只有四篇,而且作品本身趣味性不够,与现代生活的显性联系不紧密。其实学生爱看的影视剧就有部分甚至整体情节改编自文言作品的。比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武将见匈奴使》与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汉武帝接见匈奴使者的故事极度相似;比如电影《剑雨》中戏彩子上天使用的登天索与《聊斋志异之偷桃》情节极为相似;甚至美国电影《魔术师》中长出一颗橙子树的魔术与《聊斋志异之种梨》的精彩表演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文言作品中埋藏着一个写作实践的富矿。

【教学材料】

1.课堂教学课件、剪辑的《甄嬛传》视频。

2.学生的作品一篇:

君王后巧解玉连环

王梓童

秦昭王曾经派遣使者出使齐国。使者到了齐国,见了君王后,恭恭敬敬献上了玉连环,说:“听说齐国有很多聪明的人,能否帮我把这个玉连环给解开呢?”说完,轻蔑地看看旁边的大臣们。

君王后把玉连环传给大臣们看,大臣们翻来覆去地看,满脸疑惑,都摇摇头说:“臣等无能,实在解不开呀!”

使者在一旁越看越高兴,花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忍住笑。

君王后拿起一根短木棍,用力向玉连环砸去,然后对使者说:“不好意思,我已经解开了!”

使者听了,脸色就像打翻了的调色盘。大臣们见了,对君王后心生敬意。

老师让你擦黑板

上数学课,我同桌在睡觉,老师写了一黑板的数学题。写完后,老师问:谁愿意上来做?

这时候我喊醒同桌,说:“嘿,老师让你上去擦黑板。”

同桌抬头看了老师一眼,老师看着他微笑地点了点头。他突然站了起来走向黑板,同学一脸惊讶地看着他。只见他拿起黑板擦擦完了整个黑板,底下一片掌声,老师一脸黑线……

猜你喜欢
战国策君王连环
高枕无忧
五连环(四)
五连环(三)
在层层深入中培养思考批判能力——以《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教学为例
恼人的连环信
姜太公钓鱼
《战国策》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郑袖
砚有浓涛,贯在破理
烽火戏诸侯
老子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