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区地下水水化学组成的成因分析

2017-03-03 19:17胡生强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化工管理 2017年35期
关键词:煤系煤田阳离子

胡生强(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淮南矿区位于安徽省北部的淮河两岸。其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属于华北板块南缘,东边为郯庐断裂带,西接阜阳断层,北为蚌埠隆起,南是老人仓-寿县断层与合肥坳陷相邻。煤田构造形式为近东西向的对冲构造盆地,南北两端为推覆构造组成的叠瓦扇,盆地内部为较简单的复向斜构造。煤田内自北向南的次一级褶曲有唐集-朱集背斜,尚塘-耿村集向斜,陈桥-潘集背斜,谢桥-古沟向斜,陆塘背斜等。各褶皱轴向北西西,一般向东倾伏,倾伏角3°~5°。南北边缘发育走向逆冲断层,如北部边缘的上窑-明龙山逆冲断层,南部的舜耕山逆冲断层和阜凤逆冲断层等;内部发育北北东向正断层。

1 水化学组成成因

本区地下水主要为溶滤水,是富含有CO2与O2的大气降雨渗入成因的地下水,溶滤所经过的岩土而得到其主要的化学成分。石灰岩、白云岩分布区的地下水,HCO3-、Ca2+、Mg2+为其主要成分。含有石膏的沉积范围内,水中的SO42-和Ca2+均较多。酸性岩浆岩所在地区的地下水,大都是HCO3-Na型水。基性岩浆岩地区,地下水中富含Mg2+。煤系地层分布区域与金属矿床分布区域多易形成硫酸盐水。砂岩中长石的溶滤是地下水中钾、钠离子和PH值增高的主要原因。

在灰岩裂隙中运动的地下水,其中侵蚀性CO2会使石灰岩的主要成分CaCO3、MgCO3被溶蚀,使得水中出现较多的Ca2+、Mg2+和HCO3-离子含量,产生一定的碳酸盐硬度。而灰岩中硬石膏的溶滤是地下水中SO42-含量增高的主要因素。

1.1 溶滤作用的影响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度地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本区属寒温带湿润气候,正常年累计降雨量为744.2~1102.2mm,年平均蒸发量为1613.2mm,降雨量实际小于年均蒸发量。在地质构造上新集矿区所处的淮南煤田四面因为受到断层影响,大致形成了东南西北四面均为控水断层的隔水边界,这些煤田边界断层基本控制了煤田整体的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使其成为一个封闭~半封闭的网格状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径流与交替强度差,溶滤作用较弱,地下水中的初级可溶氯盐含量高,形成大多以Cl-Na为主要水型的中、高矿化度地下水;而松散层一含、二含径流条件好,水质类型为HCO3-Ca·Na·(Mg)型,矿化度小于1000mg/L,而三含、四含局部水力交替条件差,矿化度大于1000mg/L,水质类型Cl-Na型;随着溶滤作用的持续进行,氯离子不断被地下水携带走而贫化,地下水质逐渐会向HCO3-Na型水过渡。

1.2 浓缩作用的影响

岩土中的某些成分因为溶滤作用溶入水中,这些溶解物质又被地下水带到排泄区。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平原及盆地的低洼处,地下水的水位一般埋藏不深,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作用。蒸发只排走水分,地下水中仍保留有盐分,随着时间推移,地下水溶液会逐渐浓缩,矿化度逐渐增大。与此同时,随着浓度增加,溶解度较小的盐类在水中达到饱和而相继析出,易容盐类的离子逐渐成为主要成分[1]。蒸发作用影响的结果溶解度小的钙、镁的重碳酸盐部分被析出,主要成分逐渐变为Cl-及Na+。如本区地表水中二矿吴楼湾塌陷区塌陷区水样,Na+含量为 334.55mg/L,Cl-含量为381.07 mg/L,这些离子的含量均较高,且水质类型为Cl·HCO3-Na型,随着蒸发作用的加强,水质类型最终会演变为Cl-Na

1.3 脱硫酸作用的影响[2]

还原环境中,当存在有机质时,SO42-会因为脱硫酸细菌被还原为H2S,结果使得地下水中SO42-减少,pH值变大。较为封闭的水储环境是脱硫酸作用的有利环境,其特征可以表现为,SO42-含量较低且出现H2S。

1.4 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的影响

岩土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能够吸附阳离子。一定条件下,颗粒将吸附地下水中某些阳离子,而将其原来吸附的部分阳离子转为地下水中的组分,这便是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3]。不同的阳离子吸附于岩土表面的能力不同,按吸附能力排序为:H+>Fe3+>Al3+>Ca2+>Mg2+>K+>Na+。离子的价态越高,离子的半径越大,水化离子的半径越小,那么它的吸附能力越强。当含有Ca2+的地下水,进入以吸附Na+为主的岩土时,水中的Ca2+便置换成为岩土吸附的那一部分Na+,造成地下水中Na+升高反而Ca2+降低。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水中Ca2+、Mg2+置换出岩土所吸附的Na+,使得Ca2+、Mg2+含量减少,Na+含量增加。这也是本区Cl-Na型水形成原因之一。

1.5 人类活动作用的影响

采煤活动的影响,改变了矿区地下水的天然流场,使原本径流交替滞缓的煤系地层砂岩裂隙类水涌入采空区,形成了新的排泄区,增加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使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煤系含水层交替条件加强,松散层水有可能通过隔水层缺失的天窗区域进行补给,如水样编号为7的新集一矿西三-580皮带石门煤系地层上覆推覆体寒灰水,水质类型为HCO3·Cl·(SO4)-Na,水样编号为10的三矿-340m西四石门3煤顶板6#孔水为3煤顶板太灰和砂岩裂隙水的混合水,水质类型为HCO3·Cl-Na·Ca。

[1]安乐生;赵全升;叶思源;刘贯群;丁喜桂;;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形成作用[J];环境科学;2012年02期.

[2]段玉成,黑磊,解光新;环境同位素在邢台煤矿放水试验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4年01期.

[3]王锦;黄河三角洲湿地地质环境与植被分布模式的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猜你喜欢
煤系煤田阳离子
什么是水的化学除盐处理?
青海木里煤田腐败案背后的“保护伞”
新疆库拜煤田煤层气多层合采特征煤层探索
烷基胺插层蒙脱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研究
基于FLUENT的煤田露头火区自然通风影响因素研究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
和顺区块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分析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沁水盆地南部煤系地层层序及聚煤控制因素
含煤岩系和煤田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