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

2017-03-03 12:36曹峰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6年29期
关键词:所记成书思想史

曹峰

在中国思想史上,从《左传》所记最后的年代(周贞定王二年,公元前467年)到《战国策》所记开始的年代(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由于文献的欠缺,历史记载出现了一段很大的空白,即从公元前467年到前334年,空白了约133年。从社会风俗看,这段时期变化很大,顾炎武曾经提出过好几个现象加以論证,例如,到《左传》为止的时代,士大夫以上阶层在交往时都要赋诗,到了《战国策》以后的记载中找不到了。从思想史现象看,我们可以发现,孔子从不“仁义”并举,而孟子从不只单独谈“仁”。由于历史的巨变和转折,在思想史上,这绝不是一个平平淡淡、可有可无的130年,历史变迁引发的社会所有阶层的观念变迁,也一定会在思想史上留下浓重的痕迹。由于材料的限制,顾炎武只能通过对比,论及他所注意到的一些现象。这130年间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如果不能提供那个时代的实物资料,那就永远只能停留于想象和推测,只有当出土文献放在我们面前,我们才能将想象和推测化为真实的讨论。

虽然对郭店楚简、上博馆藏楚简的下葬时代有争议,对马王堆汉墓帛书的成书时代有争议,但是,哪怕是同时抄写、同时出土的文献,不同的文章在成书时代上也绝不可能完全相同,而且,抄写时代并不等同于成书时代,就是说,既有早期形成的部分,也有晚期形成的部分。因此,其中一定存在上述空白时期形成的文献,或反映上述空白期思想变化的内容。所以,从纵的角度、从思想史变迁的角度看,在客观上,上述出土文献为这段空白期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这是无可争议的。即便上述出土文献不属于这段空白期,而形成于空白期之前或空白期之后,也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再从横的侧面来看,出土文献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史资料,就像一个被横剖开的考古文化层,静止地凝结于某一历史时段,有如今天所使用的教科书或报纸杂志、文件书信突然被封存,过了几十年或几百年后再被打开一样,保持了原汁原味,未经后人整理、润色、增删、修改。而传世文献则不同,有时是天灾、战争等客观因素,决定了或存或毁的命运,有时则依据不同时代的要求,被反复筛选、诠释,注上加注,层层叠叠,作品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众所周知,过去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第一要做的就是文献整理和批判,因为在文献的“可信”和“可疑”是“真”还是“伪”上常常发生分歧,使用同样的材料,思想史的研究结果可以出现巨大的差异。从这个角度来看,出土资料在思想史研究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较为真实的文本,在研究思想史流变时提供了某一时段的可信的参照物。

(节选自《文史哲》2007年第5期)

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针对春秋到战国中的一段空白历史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进行分析,提出那个时代的实物资料的出土能够改写中国思想史。

B.第二段先对出土文献对于空白期思想反映的作用进行分析,然后从思想史变迁的角度,对出土文献对于这一段历史研究的实证价值进行了肯定。

C.第三段承接上文的“纵的角度”,接着从“横的侧面”来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进行对比论证,与第二段形成递进关系。

D.第四段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情况作了概括,用存在的问题来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猜你喜欢
所记成书思想史
Majorana zero modes,unconventional real–complex transition,and mobility edges in a one-dimensional non-Hermitian quasi-periodic lattice
突厥卢尼文碑铭所记bökli čölig il及勿吉—靺鞨之称新释
王仁裕《玉堂闲话》佚文三则所记契丹史料考
Analyze differ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rticulation in Schubert’s Impromptu Op.90 No.1 and No.2
为什么弱者难以接近正义——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惜别
《尸子》成书年代考
浮生若梦,落眉成书
费孝通学术思想史识认
《军事哲学思想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