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渭南地区面花的形式美

2017-03-04 13:04阴光艳
人间 2016年33期
关键词:造型民俗文化色彩

阴光艳

摘要:面花属中国民间美术之一,被称为“面花”、“花馍”、“礼馍”等,是极为著名的,渭南面花在关中地区属于比较突出的一种,具有做工精细、色彩鲜艳、民俗气息浓郁的特色,本文将从面花的造型、色彩、民俗文化等方面展开论述,就渭南地区面花的形式美进行探讨。

关键词:面花;造型;色彩;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79-01

我国的民间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面花是其中的一个种类,在渭南地区广泛传播,节日祭祀、农村的红白喜事等都离不开各种规格的花馍,是为朋友和家人所准备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渭南地区的面花始终与当地民俗民风相伴,成为富有淳朴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大餐,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民间民俗民风活动的一部分。

渭南地区的面花主要分布在合阳、大荔、华县、澄城等地,因地域的差异而各有特色。合阳的面花色彩鲜艳、造型生动夸张有趣;大荔的面花素雅却不失大气;华县的面花造型朴拙、贴近生活;韩城的面花造型朴素奇巧、花样繁多;澄城的面花造型多变,色彩绚丽。总的来说形态逼真、粗犷生动、制作精巧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丰富的造型艺术

渭南地区的面花造型丰富、形态各样,形状大多数以花朵、动物造型为基本图案,颜色鲜艳、种类繁多。大部分花馍都是成对称形态,易于观赏,也平稳易放,外形有三角形、六边形、葫芦形、方形、圆形、菱形等,还有不规则的造型,用几个不同形状的面塑叠加在一起或穿插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奇的形态,手法独特,造型夸张。这些面塑有的朴素自然,有的色彩艳丽,有的生动夸张,有的精致可爱,有的憨态可掬,凭借当地女红们的一双巧手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普通的面粉塑造成了一个又一个千姿百态的形象,在面食原有的洁白清香的特点上,稍加颜色装饰,再缀以各种花饰,样子栩栩如生,形成自己独特的特点。在当地一些节庆盛典中也有一些构思奇妙的面塑造型,如花馍“牛气冲天”,由造型精美的牛头肖像和吉祥的龙图案组成,直径2.4米,用245公斤面粉制作的,凭借着13名工艺精堪的花馍艺人反复打压成型,放入特制的铁锅中,再用文火翻烤12小时制成的;花馍“盛世中国”以故事为背景,制作更为复杂,造型更为丰富,造型中既有传统的中国龙腾空而起,寓意中国未来发展再上新高,又有意将抗震救灾解放军从废墟中救出的“敬礼娃娃”、北京奥运盛会和神七飞天畅想“神八”具有时代意义的花馍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可见,渭南地区的面花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复杂细致的制作工序,丰富多彩的形式美,向人们展示精巧细腻、造型优美的面花世界。

二、鲜艳的色彩对比

花馍的颜色鲜艳明亮,民族特色明显,颜色是提取的纯植物染料。渭南面花在着色上有三种形式,比如送给老人的大谷卷,虎头、龙身、鱼尾,用黑豆做眼睛,耳朵和尾巴都点染成颜色鲜艳的绿色,改变了以往老虎在人们心中凶猛的形象,变的憨态可掬,身上还插着各种花卉和飞禽走兽,有红色的牡丹花和黄色的野菊,色彩斑斓的蝴蝶等等,颜色对比鲜明;另一个是红色和白色的,比如龙形的花馍,用明亮的红色面团将一颗核桃整个包住。龙须和龙牙用白色、红色、黄色的面团,龙眼选取了橘红色、白色和紫色的面团,对比鲜明强烈,橙色的面团捏成滴水型,眼珠用紫色的面搓成珍珠一样圆的圆球,这样一个活灵活现的龙形面花就做成了。

在着色上,艺人们大胆地运用高纯度的大红、大绿等品色,不管是局部的修饰,还是整体的造型,都是不分浓淡深浅,不受任何限制随意自然地突出欢快热烈、轻松爽朗的色彩。艺人们各自有着一套独特的色彩配调方法,再加之年复一年的实践与传承,面塑形象逼真、精细,色彩对比鲜明,着色细致。有时候用金银色提神,红色或黄色点染,黑色界定,还有的直接用彩色面团捏塑,蒸熟后的颜色更加鲜明亮丽。

三、浓厚的民俗文化

渭南地区的面花以华县、合阳的最为有名,主要分为花馍和礼馍两种,每类民俗都有不同种类的花馍被用于四时八节、民俗祭礼、婚丧嫁娶。

华县农村过年时要蒸坠灯馍、鱼馍、虎馍、枣馍和十二生肖的花馍;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娘家亲戚送灯时还要送坠灯馍一份;上坟祭祖时,要蒸柯杈馍和小面老虎,再用线穿在一起,让孩子將柳枝和花馍插到坟头;中秋节和重阳节要送“九座糕”面花,主糕有三到四层,每层都铺满红枣,意在日子红红火火。在华县农村日常生活中,上梁立柱跟面花也是分不开的,意在家族兴旺,常见的有“凤落宝地”、“狮子把门”、“龙凤呈祥”、“蟠龙抬头”等。

合阳县农村清明节时,娘家去看女儿,还要做一对娃娃插画馄饨。运用脸谱的形象,把面花装扮的活灵活现,男的运用了龙、虎、狮子等造型,女的运用了凤凰、牡丹、莲花等花卉造型,极具美感,寓意美满的爱;枣馍是农村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蒸的,一般常见的有六盘、十盘,每一盘都是用木梳背将面条压成蛇头型,再将两颗红枣挨着压好的蛇头形状从两端反方向向里卷,意在天地相合,如同八卦阴阳交互;还有老虎糕、鱼儿变娃糕、鸭子糕、秋叶糕、狮子糕、桃糕、石榴糕、鹿糕这八种花糕,都是娘家要给刚出嫁一年的女儿送的面花,寓意“早生贵子,步步登高”,一直送到女儿生育。其中比较有代表的是“鱼儿变娃糕”,花馍脸部是小女孩的样子,头上装饰了各种花饰,身体呈鱼儿的形状,似美人鱼侧身而卧,意在生子祈福,有生命就有希望。村民们提前三五天就开始制作各种花馍,在庙会这一天,全村人都要一起迎“神水”,是村里的人从几百公里外的药王山取来,传说能治百病,也是为了纪念药王孙思邈。人们抬着面花捏制的药王庙建筑群和各类供品把“神水”护送到当地的药王庙,举行面花祭祀活动,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结语

民间面花艺术是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活,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灿烂艺术文化,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要在传统的面花制作艺术上再创新。保持原有的民间文化特色,伴随着民俗文化继续发展下去,使传统的手工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体现了人类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及其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作用[1]。

面花的发展,是食文化的传递和民俗文化艺术的交流,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历经千百年,贯穿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在这块黄土地上代代相传,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真挚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04.

猜你喜欢
造型民俗文化色彩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神奇的色彩(上)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