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漳河水库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2017-03-04 06:38郭健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448156荆门
中国水利 2017年3期
关键词:漳河库区流域

郭健(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448156,荆门)

关于漳河水库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郭健
(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448156,荆门)

漳河水库是湖北省重要的饮用和农业灌溉水源,也是华中地区水质最好的大型水库之一,漳河水库流域水生态保护对于维持鄂中地区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湖北和美丽湖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漳河水库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漳河水库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阐述了对加强漳河水库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漳河水库;水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与修复;湖北

漳河水库位于湖北省荆门、宜昌、襄阳三市交界处,水库枢纽是一座跨流域引水的巨型水利骨干工程。漳河水库是湖北省直管的库容最大的水库,是湖北省重要的饮用和农业灌溉水源,也是华中地区水质最好的大型水库之一,漳河水库流域水生态保护对于维持鄂中地区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湖北和美丽湖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漳河水库水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1.水库基本概况

漳河水库指拦截漳河干流形成观音寺水库和支流育溪河形成鸡公尖水库,又通过三段明渠连通水面形成的水库群,水域面积104 km2,总库容21.13亿m3,设计灌溉面积260.5万亩(1亩=1/15 hm2,下同),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城镇供水、发电、水产、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年平均入库流量8.22亿m3,惠泽荆门、宜昌、襄阳、荆州300多万人民,每年为荆门城区提供工业用水4 000多万t、生活用水3 000多万t,是荆门市城区50多万人口唯一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漳河水库灌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湖北省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屏障。

2.水功能区划及水质状况

2003年,省政府批复了省水利厅编制的《湖北省水功能区划》(鄂政函〔2003〕101号),在一级水功能区中,涉及漳河的有4个,即“漳河源头水保护区、漳河南漳保留区、漳河水库饮用水保护区、漳河当阳保留区”。2001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环境保护局制定的《湖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的通知(鄂政发〔2000〕10号),其中,漳河水库(荆门市、当阳市、南漳县水域)的主要功能为“集中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总体上,这两个水功能区划分别出台十多年,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水环境的高要求。

2007年编制的《荆门市水功能区划报告》划定了漳河干流大部分支流及干渠的水功能定位,在漳河水系共划定了一级水功能区31个、二级水功能区2个。荆门境内的漳河由于地处河流上游,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现阶段水质良好,大部分为Ⅱ类水,部分现状水质达到了Ⅰ类地表水水质标准,水质管理目标也多为Ⅰ类和Ⅱ类。

3.地貌情况

水库生态保护区为典型的鄂中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库区内有大小岛屿36座、半岛164个、库汊240个,沿山坳环水面一周约80 km。气候属长江中游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平均气温16℃左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986.9 mm,且降雨年内分布极不均匀,4—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5%左右。漳河水库流域土壤类型大致分为沿河两岸冲积土壤、丘陵岗地土壤和山地土壤。森林面积38.55万hm2,森林覆盖率36.9%,森林蓄积量1 323万m3,“十二五”期间,加大了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力度,实施的四大重点生态工程进展顺利。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5.46万hm2、长江防护林0.65万hm2、抑螺防病林0.05万hm2,启动了中心城区周边矿区植被恢复工程,局部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4.社会经济概况

漳河水库库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中以粮食种植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有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近80家,分属煤炭开采、陶瓷、粮食加工、家具建材等十多个行业。周边社区人均耕地偏少,人均社会总产值较低,人均收入较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薄弱。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导向,而非市场导向。

二、水库水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目前,虽然漳河水库整体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库心水质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隐患,如不能很好解决,将会对未来流域整体生态环境和水库水质的保持产生压力和不利影响。

1.流域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据有关资料统计,至2007年,漳河流域森林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建库时期的65%减少到不足40%,近10年来,随着公益林建设的开展,流域森林面积减少和水土流失加剧情况有所遏制,但仍显现出森林砍伐过多、坡地改田过多、野生动物趋于消失的现象。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流域多年平均含沙量、侵蚀模数的变化趋势也增加。

2.污染隐患持续增加,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①生活污水、固废污染治理欠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情况落后。流域居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堆放,经降雨渗滤随地表径流污染地下水及地表水。

②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畜禽养殖为主要污染源,其次为农业灌溉,流域内的畜禽养殖量较大且绝大部分为散户养殖,大量畜禽粪便没有经过污染处理直接排入环境并进入水体。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所施用的大量农药、化肥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漳河水库流域的各地表水体。

③煤矿废水、废渣污染严重。废弃坑口未封闭,渣场未进行生态恢复,矿井涌水直接进入河流,废渣淤塞河道,渣场渗滤液直接流入河中,对流域内及下游漳河水库水质造成了较大影响。

④随着库区工农业、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漳河水库面临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叠加的环境隐患,而且污染负荷有升高趋势。

3.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不完善

漳河水库上游支流均未设置监测断面,欠缺水量数据,无法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容量计算,不利于漳河水库水源地保护。生态监测能力较弱,缺少相应的设施和仪器。应急监测仪器装备紧缺,预警能力薄弱。污染事故应急执法能力不足,应急执法装备缺乏。

4.生态环境规划、监管、执法合力不够

①漳河水库地跨三市,水资源保护项目没有形成统一协调机制。各地方政府在水源保护上各自为政,有些措施和项目均站在本地方的角度,缺少全面协调的统一规划。

②漳河水库水体的自然生态空间尚未确权登记,归属不清,权责不明。由于历史原因,漳河水库除枢纽工程沿线对水利工程进行了确权划界外,周边其他库岸线滩涂及部分库中岛屿完全没有界定,土地部门甚至把部分低于设计洪水位以下滩涂及库中岛屿登记给了村集体,严重违反了《中华人共和国水法》规定。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果林的推广,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问题频出。

③土地证、林权证双证分离,对漳河水资源保护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在漳河水库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已确权划界并已发放土地证的土地面积上还存在发放林权证约80余件,约6 700亩发放给了村集体及个人,给水库管理单位依法管理和保护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造成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阻力。

三、加强漳河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通过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结合上述几个重点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强漳河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和几点建议。

1.尽快编制漳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为保证漳河水库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开展,首要任务是制定立足于漳河水库生态实际、满足漳河水生态发展实际需要的规划,并保证规划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推进规划尽快实施。

2.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加快健全完善覆盖漳河流域的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与保护策略,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切实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严格用水效率控制,强化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管理,严格限制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发展高耗水行业;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3.全面实施水库确权划界,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督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这是统一协调实施三市水资源保护项目的保障,是解决土地、林权改革过程中对水资源保护造成负面影响的依据。

4.开展库区环境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的综合研究

在对库区现有水生态环境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库区水环境功能定位要求,计算库区水环境容量;研究适配于库区环境容量的环境承载力,调整涉库区的产业结构和渔业养殖模式,为有效保护和有序利用漳河水库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5.岸带生态修复

实施入库河流的综合治理工程,形成支流面源污染控制及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对确权划界的滩涂及库中岛屿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湿地功能或建造人工湿地,利用自然植物削减入库污染负荷,保障库区水质安全。

6.库区渔业结构调整

据调查,由于多年接纳流域营养物质,库区底泥营养丰富,水草茂盛。当这些水草死亡时,释放大量营养物质,水体水质存在降级风险。利用合理渔业结构调整,通过捕捞移除部分营养物,保证水质的持续稳定。

7.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的警示标识,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人流量大的库区建设封闭工程,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8.水质监测站网建设

漳河接纳支流众多,主要有小漳河、茅坪河、温家河、钱河等9条,这些河流入库口地域分散,涉及襄阳、宜昌、荆门三市。建好水质监测网站,强化水质监测,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将促进水功能区管理,并形成向有关部门提出限排意见的有效依据。

漳河水库处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较好、条件成熟、代表性强、辐射面广,既可为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又能为经济社会、旅游文化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面对当前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漳河水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漳河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总体实施方案(2013—2015)[R].2013.

[2]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漳河流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方案研究[R].2012.

[3]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湖北省漳河水库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R]. 2013.

责任编辑 张瑜洪

图1 A银2-3监测井2010年地下水埋深过程线

2013年编写了国家整编程序接口,将宁夏地下水资料整编成果一次导出为国家地下水整编程序测绳模版数据,再一键导入国家地下水资料整编程序,避免重复录入等工作。该程序操作简单,整编步骤不严,目前主要是水位监测数据整编,对开采量、水质等没有涉及,可用于以地下水水位为主的资料整编。

四、结语

宁夏水文局从 2012年引进了

150套OTT地下水自动监测仪,2016年开始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新建改建166眼监测井,均安装地下水自动监测仪。今后纯人工观测将显著减少,甚至消失,观测以自动监测传输方式为主,乃至全部为自动监测传输,为此仍需要完善地下水资料整编程序,使其能够自动整编地下水监测平台接收的遥测数据,减少大量人工,提高资料整编效率和规范化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涛.计算机整编软件技术在地下水监测资料整编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3(35).

[2]宗长荣.地下水资料整编软件的设计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3]李红英.全国地下水资料整编软件系统研发与利用 [J].东北水利水电,2012(6).

责任编辑 张瑜洪

Consideration on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Zhanghe Reservoir

//Guo Jian

Zhanghe Reservoir is the main source of drinking water and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in Hubei Province.And it is also one of largest reservoirs that have the best quality in central China.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sus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in Hubei Province.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are evaluated and suggestions are made in terms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in the basin.

Zhanghe Reservoir;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Hubei

X171.4+TV

:B

:1000-1123(2017)03-0034-03

2017-01-05

郭健,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漳河库区流域
漳河轶事
漳河三棱镜
漳河有一水库群
寂静的漳河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压油沟小流域
湖南省大中型水库库区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以皂市水库为例
浅析库区移民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沙颍河流域管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