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创邯郸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

2017-03-04 08:28
河北水利 2017年11期
关键词:排污口水利水资源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创邯郸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

□邯郸市水利局局长 郭进平

2017-11-20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做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指导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邯郸市水利系统将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高起点谋划水利工作,奋力开创水利改革发展新篇章,努力为新时代建设富强邯郸美丽邯郸做出贡献。

1.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进一步增强了全党同志“四个自信”。科学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清晰标定了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作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战略安排,擘画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要求,充分彰显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意志决心。报告把水利列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首位,对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水污染防治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提出了明确任务和要求。

2.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事关治水管水兴水大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学习深、领悟透、贯彻好。

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政治必修课,学习在前、思考在前、谋划在前,以身作则,率先学习,不断提高推进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突出抓好学习培训,采取开展一次专题报告会、一次局领导班子集中学习调研活动、推出一批理论和心得体会文章等“七个一”的措施在局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广泛开展宣讲,采取邀请专家讲授和组建水利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加强宣传阐释和深度解读,真正让十九大精神和各项决策部部署入脑入心。大力做好宣传,统筹各种宣传资源,运用邯郸水利网、水利简报、水利微信公众号等载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在水利系统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

3.高起点谋划水利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化了水利工作内涵,指明了水利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要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积极谋划不同历史阶段的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推动全市水利事业实现新跨越。

3.1 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健全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水资源调度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为改善服务民生和现代化经济建设提供水利支撑。西部山区建设水源工程。在清漳河上谋划新建台庄水库,沿跃峰渠建设一批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增加水工程蓄水能力。兴建西部水网,使跃峰渠调引的漳河水源能够扭转向西,为保障西部工业区供水创造条件,有效保护地下水源地。中部完善引江水利用工程。逐年加大用水量,完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确保长江水引得来,用得好,发挥最大效益。东部建设调蓄和高效节水工程。完善引黄入冀补淀配套工程,推进卫河建闸前期工作,大力推进河、渠、湖、库水系连通和坑塘、洼淀扩容,在田间兴建高效节水设施,逐步将东部农业灌溉用水,由漳河水源置换成引黄、引卫水源,为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生态宜居创造条件。同时,加快实施滏阳河下游段治理工程和南水北调总干渠防洪影响处理工程,谋划推进娄里水库、马头分洪道等重点防洪工程,加快筑牢防洪屏障,确保城乡安澜。

3.2 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落实河长制为着力点,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

以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市验收为契机,以落实责任、建立机制为重点,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快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市级、县(区)级、乡(镇)级、村级河道河长制全覆盖,构建责任明确、分级管理、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让邯郸的河更畅、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强化地下水保护。贯彻落实国家高效节水行动,继续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推进农业高效节水,不断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扩大地表水灌溉范围,同时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严格地下水管理,到2020年基本达到地下水采补平衡。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和水土保持治理。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全面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每年治理水土流失150km2。

3.3 深入贯彻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加大水治理和管理能力建设

严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全面强化水行政执法,创新水利投融资体系,加大水治理力度。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落实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等制度,加强“三条红线”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完善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城乡水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水行政执法。统筹河湖保护和水资源管理行政执法职能,探索开展综合执法,建立水生态污染综合执法平台。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完善河库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决策效率。强化水质监测和排污口监管。增加水质监测断面和监测频次,增加自动监测站点建设,提高监测精度和效率。加强对河道入河排污口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的日常监督管理,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同时,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用好金融支持水利政策,规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动力。□

猜你喜欢
排污口水利水资源
我国将于2023年完成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排污口排查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黔南州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