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

2017-03-04 00:01李劲松张雪
商情 2016年32期
关键词:改革

李劲松+张雪

【摘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就目前而言,在我国钢铁行业中存在很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从而更好的确保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推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改革;钢铁行业产能过剩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政府从供给角度出发,从生产端入手,对企业和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解决人们对高品质和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不足和各行业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之间的矛盾,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指生产要素供给,即需要加大生产要素的投入,如加大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等:第二方面是指制度供给,即需要政府进行全面的制度改革,调整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方面是产业供给,即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供给侧改革,鼓励企业创新,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2鋼铁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及现状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钢铁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1996年我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在此后的10多年中,由于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提速以及房地产、汽车等高耗钢产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钢铁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这时的钢铁行业被地方看作是快速提升GDP的“利器”,被民间投资者看作是增加财富的“印钞机”,其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因此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大量涌入钢铁行业,兴建了数目众多的钢铁厂,粗钢产量节节攀升。统计数据表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钢铁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例如:2002-2009七年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长率均达到了20%以上,大大超过了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海量投资的直接后果就是钢铁产能的过度增加。2003年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突破2亿吨,2009年突破5亿吨,2015年已经达到了惊人的7.795亿吨,钢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市场对钢铁的需求大幅降低,钢铁行业的发展进入“寒冬季节”。2014年钢铁企业平均利润为3.61%,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变成了0.10%。据有关专家测算,目前我国钢铁过剩产能超过3亿吨,钢铁行业已经进入严重产能过剩期。怎样化解这些过剩产能,引导钢铁产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一个不得不解决的课题。

3.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措施

3.1加快完善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政策法规体系

中央政府应该推动建立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立法工作。严格制定、修改、完善钢铁行业在产能利用率、污染排放标准、土地资源占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实现依靠经济、法律手段推动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工作,最终形成常态化的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治理机制。另外,还应该通过使用负面清单制来压缩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以从制度层面确保钢铁行业不再有新的产能扩张。比如:建立一套按照环保标准推动淘汰落后的考核体系,以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双达标考核为基础,对那些达不到要求的钢铁企业启动关停程序。

3.2优化钢铁供给侧动力结构,形成市场倒逼去产能

3.2.1开创新的供给和需求

依靠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以供给创新驱动新生产力的产生,进而满足并创造消费需求。根据“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变革创新的发展策略,借助创新驱动供给侧动力结构优化,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工艺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并且高度重视强化制造基础,包括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先进工艺等,以便形成以优势产能“驱除”过剩产能,并实现最终优化存量产能结构的新局面。例如:通过创新发展钢结构建筑,以消化更多钢铁过剩产能。

3.2.2通过技术创新消化钢铁行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部分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存在严重的供给、需求不相符的结构性矛盾,钢铁产品的更新速度大大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升级速度,进而形成了钢铁产能的结构性过剩。因此目前我们应该着力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不断增加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以高端出口产品从而消化部分过剩的产能:另外通过技术创新驱动钢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钢铁企业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推动钢铁产业最终实现整体转型升级,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3.2.3支持钢铁企业自主创新

继续通过简政放权,为钢铁企业自主创新营造宽松的环境,并且从加强对专利的保护、资本市场的支持等具体层面全力支持更多的钢铁企业成为“创新型企业”。另外,鼓励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的钢铁企业组织方式以及以新模块为形式的钢铁企业组织的探索,以发挥企业流程再造对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3.3以税收、金融政策为杠杆加以引导

通过扩大税收抵扣、减免税收比例等税收政策,构建钢铁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的利益协调机制,以使不同地区之间税收分配比例保持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从而降低地方政府出于担心本地区钢铁企业被兼并导致税收减少而对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工作产生的抵触情绪:另外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以激励资本市场多渠道参与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并通过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以支持兼并重组后的钢铁企业进行产品升级以及技术创新。

3.4发挥优势钢铁企业之间强强联合的拉动效应

在信息沟通高度发达的当代,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必须和钢铁企业自身组织结构优化相结合,那些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势钢铁企业应该发挥自身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形成的拉动效应,推动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以充分发挥优势钢铁企业的拉动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整合,从而提升整个钢铁产业的供给效率,最终达到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目的。另外,推动钢铁产业链上游优势企业与下游优势企业形成战略联盟,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中间成本,消除恶性竞争,优化供给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实力,从而实现对钢铁产能过剩的控制。

猜你喜欢
改革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争当改革促进派难在哪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巨轮上的“大力水手”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