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七物汤加减治疗胃反流性食管炎60例疗效观察

2017-03-04 19:33王学勤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疗效

王学勤

摘要:目的观察厚朴七物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胃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厚朴七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莫沙必利5 mg,2次/d,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 mg,晨服,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症状积分和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级别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减轻胃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患者食管黏膜损伤(P<0.05)。结论厚朴七物汤加减治疗胃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莫沙必利、雷贝拉唑组。

关键词:厚朴七物汤;反流性食管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2-0062-02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是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而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严重者甚至可以并发食管溃疡或狭窄。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或食管溃疡。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以反酸、反食、反胃、嗳气等为主要症状,多在进食后1 h左右症状明显或加重。因病情迁延时间长,少数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中药在治疗胃反流性食管炎每每能取得较好疗效.得到患者认可,现将采用厚朴七物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情况整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胃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4.1±3.7)岁,病程2~8周,平均病程(3.2±1.8)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3.7±4.1)岁;病程1~8周,平均病程(3.5±1.7)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1]。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

1.3纳入标准符合反流性食管炎的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年龄20~75岁。

1.4排除标準(1)年龄在20岁以下或80岁以上患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功能不全及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4)近2周内服用过制酸药物及影响胃肠功能的相关药物。

2方法

2.1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抑酸制剂,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 mg,每天1次;莫沙必利片5 mg,每天3次,口服。治疗组应用厚朴七物汤加减,处方组成:厚朴24 g,生姜各24 g,炙甘草9 g,枳实9 g,砂仁6 g,桂枝6 g,麦芽30 g,焦楂30 g,郁金12 g,乌贼骨15 g,瓦楞子12 g,太子参15 g,丹参10 g。水煎取汁400 mL,每日1剂,早晚空腹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

2.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比较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3疗效标准和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制定。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胃镜检查食管黏膜正常或瘢痕形成;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胃镜检查由Ⅲ级变为Ⅰ级;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胃镜检查由Ⅲ级变为Ⅱ级,Ⅱ级变为Ⅰ级;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胃镜下溃疡、糜烂、渗出无明显变化或加重。胃反流性食管炎;内镜疗效标准按《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4]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评分判断疗效:内镜分级0级为0分,Ia级为1分,Ib级为2分,Ⅱ级为3分,Ⅲ级为4分。治疗后内镜积分为0分者为痊愈;内镜积分减2分者为显效;积分减少1分者为有效;积分无变化或增加者为无效。

3.2治疗结果

3.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2.22组患者胃镜结果比较见表2。

3讨论

胃反流性食管炎是食管炎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多表现为“腹满少食,吐涎呕恶,吞酸嗳气,谵语多思”,病在脾胃,又因“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故认为本病病在脾胃,与肝胆关系密切。病以肝失调达,疏泄失司,脾失健运为本,胃气上逆为标。脾胃主升清降浊,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分清泌浊才能调达通顺。故在治疗中以疏肝和胃,顺气降逆佐以制酸活血为原则。本方以厚朴、枳实下气除满、桂枝、生姜温里助脾升清,郁金、丹参、砂仁疏肝理气,宽胸利膈,麦芽、焦楂健脾和胃,乌贼骨、瓦楞子软坚制酸,活血,太子参、甘草养胃健脾,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健脾,降逆和胃之功。

胃食管反流病的西医病因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防御机制减弱、胃排空障碍、食道感觉异常、攻击因子破坏的作用等,故临床治疗上多应用PPI抑酸,保护胃黏膜,莫沙必利促进胃排空,两者联合用药通常能取得不错疗效,但易复发,通常需要维持治疗,用药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差,易导致治疗废止。

本研究应用厚朴七物汤加减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疗效快等优点,疗效可靠,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22.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86-88.

[3]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4-366.

[4]陆星华,张泰昌.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J].中华消化杂志,2004,21(4):221-222.

(收稿日期:2016-09-18)

猜你喜欢
反流性食管炎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艾普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0例分析
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