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仲勋的施政理念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2017-03-06 04:57谭晓燕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习仲勋边区实事求是

谭晓燕



从习仲勋的施政理念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谭晓燕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沈阳 110034)

习近平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治国理政是其整个生涯的闪光点。回顾其施政经历,不难发现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是伴随其一生的鲜明红线。面对新的形势,习仲勋的施政理念对于今天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仲勋;施政;群众路线;实事求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充分表现出我们党在自身建设上高度的政治自觉”。这是对党的建设主线的丰富和发展,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现阶段党在执政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治党、治军、理政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不同的职务级别上主持过全面工作,“理政”是其革命生涯中的闪光点,回顾习仲勋的执政理念至今仍有很强的影响力。通过对习仲勋在不同时期执政的若干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与研究,挖掘其当代价值,为处于经济转型、社会变革时期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习仲勋的实践历程

在陕甘边根据地时期,作为陕甘边根据地的主要开创者之一,未满21岁的习仲勋便被任命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在关键时期面对日益恶化膨胀的“左”的错误,主持陈家坡会议挽救危机局势,最终开辟了陕甘边区根据地;在组织筹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时,积极发展群众组织,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确立苏维埃政府的领导基础,民主产生边区苏维埃政府,最终推进陕甘边区建立层级体系完备的政权体系;为了苏维埃政府手中的红色政权屹立不倒,他从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发动土地革命。为了提高边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巩固政权,他制定灵活地政策,搞活贸易和金融,同时大力发展边区的教育文化事业,实现了乡村社会的改造;面对王明、博古等人严重的左倾错误路线,他极力纠正查田运动中的极左行为,在肃反此期间他顾全大局,舍己为人,保护了一大批受诬的党员干部。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调任陕甘宁边区的关中和绥德任特委书记和地委书记。在关中时期他确定行政区域减少摩擦,制定灵活的斗争策略,化解国民党蚕食关中的阴谋,在抗日救国的总方针下,根据不同情况争取不同武装队伍,建立不同程度统一战线。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三三制”抗日政权,在分区和各县实行“普遍、直接、平等、自由”的选举原则,推动“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有效实行;调任到绥德分区后,领导人民继续贯彻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改进行政领导方式,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了解群众需求,吸取群众经验,推动大生产运动,使绥德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整风审干”运动中谨慎把握政策,保护知识分子,扎实开展甄别工作,有效防止整风扩大化,努力纠正极“左”倾向,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肯定和表彰。

在西北局时期,刚满 32 岁的习仲勋被中共中央任命为中共西北中央局书记。在此期间他经历了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解放战争中,初任西北局总书记的习仲勋深入到陕甘宁边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土改中出现的“左”倾偏差,及时上报,促使中央及时纠正土改偏差,他在总结经验后区分三类不同地区制定新的土改政策,确保土改顺利进行;在边区土改中,他还特别注意保护爱国民主人士,维护了党在爱国民主人士中的信誉。为了平稳的接管西北政权,采取“拆散机构,利用材料”的方式保护好人民的城市,与此同时提出“用百分之九十的力量做好农村工作”的战略指导农村工作,最终平稳接管西北政权。在民族宗教问题上,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顺利平息了青海昂拉武装叛乱,纠正了新疆工作的急躁行为,成功争取和团结了班禅集团,毛泽东曾经称赞他“比诸葛亮还厉害”。

改革开放时期,习仲勋主要解决了四个问题:首先是面对广东领导班子中存在的路线是非不分,思想不解放的情况,开展整风运动,统一思想认识,随后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补课活动,为带领广东“先行一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面对形势严重的逃港问题,习仲勋深入到实地进行调查研究,认清逃港问题的实质,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提出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的方针,逐步解决逃港问题。第三面对文革遗留的问题,大刀阔斧平复各种冤假错案,特别是对建国以来历次“反地方主义”的平反,加强了干部队伍团结。第四带领广东“先行一步”,通过向中央“要权”,为广东的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发展赢得了先机,通过筹建经济特区,创新体制改革,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

通过回顾习仲勋的施政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他总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密切联系群众,从主要矛盾入手,以解决群众诉求为归结点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执政理念。

二、习仲勋的施政理念

(一)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群众路线反映出在我国执政者作出执政行为选择的基本评判应该是群众,因此执政者要站在群众的角度、立场,维护群众的利益,执行的政策应该为群众服务的最重要的本位问题,反映了执政主体的根本宗旨和政治态度。

但伴随着社会急速发展,少数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抬头,脱离群众的问题日渐突出,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有些党员,高高在上,其身不贴近群众,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有些党员浮于表面,其心不牵念群众,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泛滥成灾;有些党员作风不正,其德悖离群众,品行不端、信仰不纯影响党员形象;有些党员无所担当,其行不服务群众,贪图享乐、挥霍浪费现象严重;有些党员追求私利,其事不造福群众,奢侈腐化、贪污腐败之风盛行。这些脱离群众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割断了干部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成为贪污腐化滋生的温床。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简单而质朴的话语透射的却是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道理。也使我们认识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这是十分危险的,要解决这些不良作风,恶劣习气,密切联系群众是当务之急。

回顾习仲勋几十年的执政经历,不难发现习仲勋是一个走群众路线的典范,他的一生很好的演绎了如何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习仲勋传》的执笔人贾巨川总结最能够代表习仲勋为人和品质的是群众路线。他是这样评价的:“习老最大的特点是就是他本身是从劳动人民中走出来,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深有体会,他在世的时候能够讲到很多群众路线。”。早在抗战胜利后,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毛泽东之所以称习仲勋为“群众领袖”,这是因为习仲勋始终坚持关心群众、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的群众工作路线。

(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中国共产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党员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坚持实事求是,关系我们党能否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毛泽东曾在1951年评价习仲勋时讲到:“告诉你们一个消息,马上给你们派一位新部长来。习仲勋同志到你们宣传部来当部长。他是一个政治家,这个人能实事求是,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发展证明毛泽东对习仲勋的评价是名至实归,纵观习仲勋的革命生涯,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条鲜明的红线——一贯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极左,是他一生信守的原则。

在整风审干运动中习仲勋冷静、谨慎的面对,保护了一批知识分子和干部,在中央发出《关于审干反奸问题给各地的指示》后,他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开展各项甄别工作,为为数众多的所谓“特务”平反减,恢复名誉,减轻了审干运动给党员干部带来的消极影响。

在解放后土改中习仲勋讲的一段话更是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要以为左比右好,要是乱斗乱打,我看右就比左好,右,无非是地富成份订少了,或订慢了,我们可以纠正。左了,把好人划成了敌人,甚至逼死人,损失就大了。当然不左不右最好。这就要实事求是。”文化大革命前后,广东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习仲勋到广东执政后,面对复杂的形式,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尤其是把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作为实现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地方主义”案件平反、为“李一哲反革命集团” 案平反、严肃处理“反彭湃烈士”事件、复查错划右派案件、复查“文化大革命”前干部案件。习仲勋大刀阔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无不很好的体现了事实求是的原则。

[1]《习仲勋革命生涯》编辑组,《习仲勋革命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05 页.

[2](刘力贞,张光:《实事求是的典范》,《陕西日报》2003年10月24日.

[3]《习仲勋同志生平》,《人民日报》2002年5月31日.

[4]何家梁:《你比诸葛亮还厉害》,《习仲勋革命生涯》,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55 页.

[5]刘力贞,张光:《实事求是的典范》,《陕西日报》2003年10月24日. (责任编辑:何方)

D261

A

1007-421X(2017)01-0112-02

猜你喜欢
习仲勋边区实事求是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中国画《习仲勋与两当起义》
“实事求是”定乾坤
习仲勋 政治生涯的“艰苦岁月”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习仲勋与两当起义述论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