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ISR飞机发展改革概况

2017-03-06 19:03凌春霞吴思亮缪胜龙
航空世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侦察机美国空军大队

凌春霞+吴思亮+缪胜龙

美军侦察机部队主力:奥法特第55作战大队

内布拉斯加州奥法特第55作战大队是美国空军主要的情报监视侦察(ISR)任务部队,该大队主战装备是以C-135机身为平台改装的RC-135侦察机(机尾喷涂OFF代码),执行信号侦察、雷达情报收集、军控条约认证、弹道导弹测试与核测试监视等任务,是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特种侦察和特种任务飞机的大本营。第55作战大队下辖第38侦察中队,管理飞行员、导航员和维修技师,第343侦察中队管理电子战军官和随机技术军官,第97中队管理其他机组成员。奥法特空军基地装备了17架RC-135V/ W“铆钉联合”侦察机,负责在全球范围内收集信号情报。据第55作战大队指挥官莫亨·克里希纳上校介绍,RC-135侦察机队的口号是:“侦察是我的生活,危险是我的业务”。

第55作战大队的主战装备RC-135由波音707机体改装而成,长46.6米,翼展44.4米,高12.95米,安装4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TF33-P-9涡扇式发动机,单台推力7257千克力,最大航程可达1.2万千米,巡航速度860千米,任务高度通常在15千米以上,续航时间超过12小时,由于各种型号的RC-135都装有空中加油装置,因此实际上的飞行时间可以大大超过 12小时,续航时间可达20小时。

RC-135自问世以来已有A、S、U、V、W、X等多种改进型,分别用于信号情报、电子情报和弹道导弹情报的侦察。其中,RC-135S“眼镜蛇球”是侦察弹道导弹的主要机型,它装备有高精度的光学探测装置,可以测量再入大气层的弹头,机载电子侦察设备可以收集、处理和分析导弹制导的电波频率及相关信息,因此该机型是美国战区导弹防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还将在太平洋空军司令部长期部署,收集弹道导弹的测试数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对RC-135改进计划提供方案研究与评估,制订了名为“薄片”(Thin Slice)的研究计划,通过试验平台为美军提供能够实施侦察和特种渗透作战的飞机的作战能力。

RC-135V和WC-135W“不死凤凰”任务是实时侦测空中各种电磁波信息,对目标进行定位、分析、记录和信息处理,雷达侦察系统收集世界上各种预警、制导和引导雷达的频率等技术参数,并对其进行定位,测量精度可精确到±0.1微米、方位可精确到±1度。机载通信信号侦察系统可侦察到音频、话频、电传、电报等信号,在1万米高度可侦测到600~800千米距离的电台。所侦测到的电子信号自动录音,并通过压缩通信传给地面站或返回基地进行处理。对特别重要的信息情报,它可以通过监听手段直接形成情报,及时报告给地面指挥官。机载红外探测器和前视雷达探测距离238~370千米,可在360千米内分辨出3.7米长的物体。目前,WC-135W主要在朝鲜半岛进行任务飞行,负责收集大气中的粉尘,作为监督核试验的证据。

最新改进型RC-135X“蛇眼”侦察机装备了机载高频、甚高频和极高频无线电通信、雷达和多普勒/GPS/INS先进的导航系统,先进的光电系统包括远距离可视红外侦察传感器、激光测距仪和任务检验软件,系统可以与美国空军作战飞机和地面指挥中心甚至与卫星直接联系,能够将实时情报在第一时间传给世界范围内的美军战区指挥官。RC-135X在执行侦察任务时无须进入敌国领空或者过于贴近敌国领空活动,可在公共空域进行侦察活动,因此并没有配备武器系统。

第55作战大队2架WC-135W和3架RC-135S的机队规模不大,但是由于C-135机身已经老化,机组人员和维修技师都在合力保持机队健康,避免这些老飞机出现“过度部署”的情况,因此大队也成为美国空军重点关注的升级对象。美国空军“大狩猎旅行”(Big Safari)项目办公室负责改装升级特种任务飞机,已经为C-135系列飞机更换了新发动机,每4~5年将一架飞机送维修基地大修,力争使机队服役至2040年,届时1960年代服役的飞机寿命就能够达到80年,这在世界航空史上都将是一个奇迹。但是,克里希纳上校也承认,这些飞机已经不能再做激烈的机动动作,任务频率也将会下降,所有任务都必须严密计划以确保安全。

热点地区随处可见的RC-135的身影

RC-135性能优越,列装以来完成了大量的战略电子侦察任务,热点地区随处可见RC-135的身影。冷战期间,美国为全面监视苏联弹道导弹基地及试验情况,于1960年代初开始使用RC-135高空电子侦察机在公海上跟踪导弹弹头的飞行状态,并推测弹道导弹的性能及相关数据,判断发射点和弹着点的位置。

在入侵巴拿马的“正义事业”行动中,RC-135首次参加实战。海湾战争中,第55作战大队派出4架RC-135侦察机对伊拉克进行不间断的侦察监视,平均每天有两架在空中飞行,每架飞机一次侦察时间为12小时。科索沃战争期间RC-135是美國空军所有投入实战的最有效的侦察工具,RC-135从希腊的松达湾起飞,然后在距科索沃有相当距离的亚得里亚海上空巡弋,以对南联盟进行不间断的信号侦察。

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期间,第55作战大队8架侦察机中的6架投入战场,目前仍有3架飞机在中东地区轮换部署,其余飞机也在其他战区司令部执行侦察任务。截至2015年9月已经在中东执行了24年的侦察任务,仅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就飞行了218架次的任务,累计飞行2281小时,全面掌握着该地区的完整军事动态。

此外,在撤离伊拉克库尔德人的“提供安慰”行动中,在执行所谓伊拉克南部禁飞区飞行“南部观察”和“禁飞行动”“敏捷勇士”“提供许诺”“坚持民主”等军事行动中,RC-135也负责在热点地区搜集情报,分发给战区司令官、美国国防部、美国国家指挥当局,所搜集到的数据资料则交由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美国空中情报局和美国国家安全局处理、分析和储存。

天安舰事件之后,美国空军就一直派出部署在日本冲绳的RC-135和EP-3战略侦察机周期性侦察朝鲜地区,韩国《中央日报》透露,RC-135每周都要从冲绳飞往朝鲜半岛2~3次,监视朝军动向,这些侦察机北上至黄海白翎岛附近后,在韩国领空、领海和公海飞行数小时,监视黄海北方界线(NLL)和三八线以北的朝军动态。据称,朝鲜空军曾经派出两架米格-29和两架米格-23战斗机拦截了1架正在执行侦察任务的美军RC-135侦察机,随后在朝鲜海岸线以东200多千米处互相对峙20多分钟,双方飞机一度间距不到20米,最终RC-135首先返回日本基地。

RC-135的作战原则与战场协同

美国国防部“空中侦察办公室”将RC-135的地位和任务形容为:“《孙子兵法》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美国空军要想为美军21世纪联合部队指挥官们提供全球和战区战场的空中、空间、陆地、水面和水下情报,光凭太空的侦察卫星、空中的无人驾驶侦察机以及敌后的间谍是远远不够的,RC-135是弥补这一不足、整合各种侦察系统的重要手段。”

在作战运用方面,RC-135能够迅速捕捉和分析战场上的各种电子威胁,然后将分析结果与其他电子战系统数据进行整合,最后把目标的数据提供给打击力量。另外,RC-135还能有效侦察各种电子设施信息,为电子战提供参数。美国空军战时对 RC-135使用原则是与E-3和E-8“联合星”预警机联手,向决策者、战场指挥官和战斗机飞行员提供适时的战斗管理情报。北约空袭南联盟期间,RC-135飞机装备的传感器阵列可以监视南联盟军方任何的雷达信号活动,或者截获南联盟军方的无线电通信,一旦获得南联盟军队活动的情况,RC-135就立即把情报传递给北约的战机,由其对目标实施连续的空中打击。

在作战协同方面,第55作战大队与全球其他侦察部队建立有明确的协作关系。驻英国米尔德霍尔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第95侦察中队负责支援欧洲地区的侦察行动,必要时派出飞行员和导航员驾驶飞机,该基地第488情报中队的情报军官也有支援责任。在亚太地区执行侦察任务的RC-135由驻日本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的第82侦察中队负责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援。

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之后,RC-135的主要侦察行动开始集中在亚太地区。美国空军的RC-135通常是部署在日本冲绳岛的美军基地,从该基地起飞后开始对中国沿海进行侦察,按惯例是从冲绳起飞后可先向北飞行,快到中国领海领空时开始转弯向南飞行,沿着东南沿海一带的海空边界平行飞行,一直到最南边,然后再调头往北飞行,一次起飞大约可以循环侦察飞行4次。

近3年来,美国空军认为战区指挥官尤其是太平洋司令部(PACOM)和欧洲司令部(EUCOM)的指挥官,对于情报作战的需求正在增加,“铆钉联合”侦察机在制订作战计划中的作用也更加重要。2014-2016年,第55作战大队在中东和亚太地区执行了大量的ISR任务, RC-135V/W侦察机机队轮换部署了19次,飞行了400多架次的任务,总飞行小时高达3400小时,其中第55作战大队的RC-135U型侦察机、WC-135W特种任务飞机和RC-135S侦察机共计飞行300架次,超过2600小时的任务。

随着在中国南海等地域的作战节奏增加,RC-135机队也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近距离拦截,五角大楼开始认为美军的侦察机不再安全,比如,中国战斗机据报道就曾经多次拦截RC-135和美国海军的P-8A“海神”反潜巡逻机,最近一次发生在6月7日。6月4日,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官小亨利·哈里斯上将在新加坡香格里拉亚洲安全论坛上表示,现在发生的空中对峙事件美军都评估为“不安全”,或许有一天这些危险的拦截会“减少”。美国和中国建设有双边“海上军事协调会议”(MMCS)机制,用来讨论这些事件,美军希望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保证他们在公海空域的飞行作战。

比尔空军基地的U-2换代计划

奥法特空军基地主要运行侦察和特务任务监视飞机,此外,加利福尼亚州比尔空军基地也在运行美国空军的高空监视飞机,同样担负繁重的作战任务,近期也将进入现代化改装的阵痛期。比尔空军基地的U-2“蛟龙夫人”侦察机和RQ-4“全球鹰”无人机的ISR作战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在太平洋战区的出动架次增加了10倍,同时还在中东担负大量的监视ISIS的飞行任务。

美国空军计划在2019年退役全部U-2機队,在“全球鹰”上升级“蛟龙夫人”传感器的全部性能。2016年2月,诺思罗诺-格鲁门公司首飞了“通用载荷适配器”(UPA),该系统安装在“全球鹰”的机腹吊舱,包括17个多任务传感器分系统,比如“高级光电侦察系统”(SYERS)。SYERS(赛耶斯)是U-2的机载双频实时侦察系统,一种紧凑型全天候昼夜光电图像系统,安装长焦镜头、30英寸(76.2厘米)光杆的摄像机(OBC)、24英寸(60.96厘米)虹膜相机和“先进合成孔径雷达”(ASARS-2)用于捕捉高清全景图像。2016年底,U-2的光学照相机和MS-177多光谱传感器将移植到“全球鹰”上。

搭载“赛耶斯”系统的U-2侦察机,具备地球资源卫星(LS-7)的侦察能力,并在1993年开始接替LS-7卫星执行战术级高空侦察,进行持续的地面、点状和立体监视。“赛耶斯2”还设置了侦察管理系统(RMS),能够与其他机载数字化平台兼容,具备使用战术数据链的能力,拥有274~650兆位/秒的传输速度,小型化设计便于嵌入其他机身平台,保证了与“全球鹰”的系统整合。

U-2飞机退役之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开始研发后续机型TR-X。公司战略侦察项目主管小斯科特·温斯泰德介绍,美国空军的未来战略侦察平台将采用无人机身,运用先进的低可观测/隐身技术,继续使用U-2的GEF118发动机和现有传感器(公司认为仍有很长的使用寿命),作战高度21336米,适于在战略侦察的“最佳位置”工作。TR-X进行空中加油的续航时间高达40小时,远远高于有人驾驶的U-2的11~12小时。

未来仍将遂行高强度部署任务

美军预算削减以来,美国空军许多战斗机中队训练时间缩短,大型演习被取消,但是第55作战大队的训练和作战强度仍然很高。克里希纳上校表示,战略侦察能力与其他任务不同,美军所有战区司令部都有强烈的作战需求,尽管大型演习预算也曾被削减,但是目前的战役演习已经恢复,参加“绿旗军演”的任务也在增加,部队演练的也都是大型作战想定。

其中,RC-135侦察机主要训练“反介入/区域拒止”任务,演练突防先进的一体化防空系统,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期间的任务相对简单,因为对手没有像样的空中力量能够起飞迎战。但是,亚太地区的作战对手中国和俄罗斯情况完全不同,尤其是解放军近些年发展的一体化防空系统,已经对美军侦察任务形成了强力挑战。因此,第55作战大队参加“红旗军演”等大型演习,目的就是演练针对主要作战对手的“战争”行动,演习中的对手与美军具备相同的能力。近期,根据俄乌局势走势,第55作战大队也在加强欧洲地区的监控,尽管美军的战略重心是亚太再平衡,但是美国国防部也要求空军在全球其他地区发挥更多的作用,确保收集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手战略(战术)情报。

美国空军侦察作战理念的转变,意味着将引入更多的模拟训练手段,研究全新的战法,比如最近为RC-135机队发展的“到达-返回”(Reachback)能力。“到达-返回”升级项目主要将提升RC-135的技术水平,升级宽带侦察通信能力,具备更强的自治侦察能力,同时将跟踪到的信息及时传递到美国本土和全球各战区司令部。美国空军的地面情报站设有专门的控制台,负责实时接收RC-135的情报信息,自2007年形成“到达-返回”能力之后,相关能力升级一刻也没有停歇,因此美军对地面分析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RC-135部队执行任务繁重,加上新购飞机又即将加入机队,所以美国空军正在整个军种范围内招兵买马。美国空军人事司令部网页刊登有RC-135部队急招人才的电子广告,电子战军官是重点招募的专业岗位,此外飞行员和导航员也严重缺额,希望有自愿人员加盟RC-135部队。负责招募的弗罗林少校表示,有侦察作战经历的军官只要想加盟RC-135部队,只需跟本部队指挥官打一个招呼,空军人事司令部的职位调配官就能把他调入奥法特空军基地。为了增加奥法特空军基地的吸引力,基地正在加紧建设各种福利设施,并且许诺无需调到海外基地,就在奥法特基地接受训练。

美军加大全球前沿部署力度之外,美国盟友也在越来越多地运用RC-135侦察机。英国皇家空军目前列装了3架 RC-135“空中搜索者”侦察机,2015年7月接收第2架飞机之后,就参加了打击ISIS军事行动。另外,英军也在与奥法特空军基地进行机组人员交叉训练,利用美军的RC-135提升本国飞行员的侦察技能,进一步提升联合实战侦察能力。目前,RC-135机队数量已经增加到20架,美国空军表示未来将与英国空军合作,安排更多的空中侦察飞行架次,在全球范围内执行监视任务。

[消息]

成功之日赞英雄——纪念两航起义67周年

进入11月,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喜讯不断。11月1日,国产第四代战斗机歼20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式上首次公开亮相;11月3日,中国最大推力的新一代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圆满完成了首次飞行任务。11月9日,又恰逢原中國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员工驾机起义回归祖国的纪念日。北京两航人员联谊会在中国电影博物馆的热情支持下,专门举办了“正道总是沧桑——纪念两航起义67周年电影招待会”,以纪念两航人在67年前做出的爱国壮举。出席的老一辈两航人,都已90岁以上,他们冒着严寒,在家人的陪伴下,与各界代表和两航后代100多人欢聚一堂,喜迎了两航人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

67年前的11月9日,原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留在香港的3000职工,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满怀一腔青春热血义无反顾地奔向满目疮痍、尚未完全解放的祖国,并为新中国的民航运输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今天的活动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爱国壮举和在祖国建设中的丰功伟绩,并将他们的爱国敬业精神传承下去。同时,也祝两航老人和后人在国家的发展中,不忘初心,继续发挥余热,为完成“中国梦”,再立新功!

猜你喜欢
侦察机美国空军大队
美空军招募取消身高限制
A Commentary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Sho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cumentary Translation
SR-71侦察机
驻阿美国空军士兵手持加装多种光学瞄具的M4A1卡宾枪
驱猴大队
波音和美国空军已就KC-46加油机达成协议
大队委员也有烦恼
EP-3A和EP-3E电子侦察机
神秘的“极光”
这个土地政策不容更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