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听众的变迁与应对策略探讨

2017-03-07 03:12窦晖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变迁新媒体策略

窦晖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各种新媒体竞相涌现,激烈竞争局面下,广播作为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观念的转变,对媒体功能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广播听众随之发生变迁,探寻新形势下广播发展道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围绕广播听众的变迁展开论述,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的发展策略。期望对于具体领域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广播听众;变迁;策略;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1-0066-02

1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听众的变迁

1.1 听众结构变化

听众结构的变化主要是指两个方面:年龄和性别。在性别上,不同性别的听众在心理、气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而这种差异无疑会对其寻求包括栏目内容的偏好、频率选择等方面形成直接影响,大体观之,广播听众的男性比女性更多。在年龄上,不同年龄阶段也意味着对广播的不同需求。结合国外相关调查来看,听众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尤其是近年来,15~24岁年龄阶段的听众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亦为当前听众中比重最大的群体;25~34岁年龄阶段的听众比例也处缓步提升状态;35~54岁年龄阶段的听众相对趋于稳定,基本形成稳定收听习惯,波动较小。从类型上看,音乐类频率多是24岁左右的年轻听众为主[1]。而时常、流行等节目同样是年轻听众占主要比例。而经济、新闻类则是年龄相对较大的人为主要听众。

1.2 听众审美提升

较之过往,广播听众在审美情趣上有极大提升,随之也对广播有了更多的要求:密集化的信息传播、交谈式主持风格、双向交流方式。听众审美呈多样化、立体化发展,而绝不仅仅是只需要有声音即可。因此,广播的技术质量、信息质量、节目质量等业已成为听众选择媒体的重要依据。

1.3 流动听众众多

绝大部分的驾车人员均为广播听众,他们在车上的时间经常会收听广播。对于驾车人员而言,广播是他们最为经常接触的母体,远超电视、报纸等,这部分流动听众无疑为广播听众群的中坚力量,且有增无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具名、机动车数量激增,对城市交通形成了较大压力。与此同时,出租车司机、私家车车主对交通路况的了解需求也不断上升。在广播中可及时、准确地进行路况报道,满足听众所需。作为广播最坚实的听众群,出租车司机收听广播的时间最长、频率最高,究其根源自是与其工作时间、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联。这对电台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忠实的听众群,同样还有流动的听众,不少人上下班、外出时间均需要在车上度过一段时间,广播仍为其经常接触到的媒体,同样构成了一部分广播媒体的受众。如此,作为流动听众和广播站,出租车对电台听众群的扩散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社会变迁和进步发展的同时,人们收入提升,生活方式、观念也已发生变化。楼房、汽车成为消费热点,私家车队伍也不断壮大,这对于广播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一方面,私家车主的购买力较强;另一方面,出租车司机不仅自身成为广播听众的一份子,其“流动广播站”的功效也不容忽视。在此较好形势下,广播应逐步树立良好形象,流动听众群的高含金量也必将逐步体现。

2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发展策略探讨

2.1 去芜存菁,优化节目形式

网络时代来临,各种新媒体的崛起无疑掀起了一场信息革命,无论是传播速度上、信息量的增長上,还是接收方式上均呈现出较大变化。传受双方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诚然,新媒体的优势明显,然而也正是由于这庞大信息量致使受众更易陷入信息过载状态,纷乱繁杂的巨量信息中真假信息共存,有效无效信息弥漫充斥。不仅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和活动性特点也意味着人们在新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将要消耗较多的精力对目标信息进行甄别和挖掘,判定其真伪。不妨说,新媒体环境下人们拥有更多自主权的同时也迎来了更多负担,而这恰可成为广播媒体应对新媒体竞争的重要突破点。

就现今广播的整体形式上而言,传统方式的运作逐渐无法满足听众所需,要实现发展,节目形式的优化势在必行。栏目化广播频率有固定节目单,且通常是以小时做时间划分,以之对应不同节目,听众仅可依照固定的节目顺序进行收听,这无疑与当前大部分听众收听习惯不符。现今广播多为伴随性收听,少有听众特意为之恭候按时间顺序收听。因此,为之提供有用、简洁的信息,或是喜爱的节目形式,在听众打开收音机的第一时间对其产生吸引力方为关键。

2.2 受众定位,抢占分众市场

在现今媒介环境,“大众传播”思维已不可取,应顺应分众传播的发展趋势。广播媒体无法在较大范围内拥有大量忠实听众,则应需求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中小规模听众,以之确保频率生存,获取投资。亦曾有电台提出:“宁要一万有效听众、也不要十万随意听众”[2]。处于如今信息爆炸时代,每时每刻均有难以量计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于广播中求全求广的涵盖更多信息,不仅使得节目丧失针对性而变得同质化,也为工作人员带来较大负担。

此外,分众市场的抢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在进行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做持续的改善和调整。在如今多元文化发展迅速,各种思想充斥、变化的年代,受众对于节目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因此,在确立目标受众后,一方面,需要充分结合听众对于节目的反馈、意见,对节目进行一定的调整使之吸引目标受众;另一方面,应考量受众新需求、新动态,做出及时反应和提前变化。

2.3 双向交流,满足多样需求

广播媒体进行目标受众的确定不妨从三个方面进行:心理接近、人文接近、地理接近。应对各种新媒体所致压力,广播媒体应充分把握新形势下的传播理念、特点做出变革,探寻与自身相符的发展道路。本土化、娱乐化等亦应成为重要方向,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实现双向交流[3]。

信息时代的人们愈发拘泥于个人空间,加强双向沟通极为必要,在各大媒体着力于服务类内容的局面下,广播不妨以直播热线节目尽显媒介服务性所长。节目直播室中邀请嘉宾或相关权威人士,并吸引更多听众参与其间,实现和广大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信息互通,以此增进受众对于广播节目的亲切感和参与度。在都市广播中不难发现,听众通过热线的形式可以参与到节目中来,也是最受听众欢迎的节目之一,排遣了现代人对于沟通的欲望。这些优势均是电视、报纸等无法企及的[4]。而对于受众多样化需求的满足,除了对节目意见和反馈的重视,具体不妨从下述方面进行。

1)广播形式应秉承的中心是轻松、娱乐,使受众得以最大限度的身心放松,而节目中可纳入较多的娱乐化信息。而广大年轻人所喜爱的节目,包括音乐节目等,则应成为主要内容,不仅是音乐台的音乐放送,其余专业、综合台中也可适当延长音乐内容占比,满足听众娱乐所需。

2)广播应满足听众对于重大事件的收听需求。尤其是以新闻而言,其本身即具新奇性、未知性。在涉及灾害、重大时间的应对上,相关职能部门应构建通畅的信息发布渠道,通过媒体发布相关信息,注重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引导群众避灾。广播以其价格、便捷等优势,在应对重大事故、灾害上可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

3)广播媒体可充分发挥自身声音优势,进一步拓展节目形态。包括“交互式多情景广播剧”是基于数字广播基础上的一种新兴广播形态,最初是由英国BBC广播电台制作。听众可于广播剧剧情发展过程的若干关键点在种版本之间进行切换,实现情节交互,这个节目一经播出便大受英国听众

欢迎[5]。

3 结束语

纵观长久以来的媒介发展规律,无论何种新的媒介形式诞生均不会让旧有媒介形式直接消亡,新旧媒介的共存、发展为必然趋势。新媒体环境下,对广播而言固然形成了巨大冲击,时代浪潮下,听众也随之发生变迁,然而广播在迎来挑战的同时也未必不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项长久任务,这也有待于相关领域人员不断探索和研究,觅求广播媒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虞杰,金恒泽.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特点与发展[J].信息通信,2012(3):277-278.

[2]高福安,刘亮.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新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0):9-11.

[3]夏青.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广播发展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57-361.

[4]张蕾.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发展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4(8):206-207.

[5]刘海峰.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发展[J].传播与版权,2013(7):94-95.

猜你喜欢
变迁新媒体策略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变迁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