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深静脉微量泵联合鼻饲补钾治疗重症监护室低钾血症的效果观察

2017-03-07 13:05陈保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补钾低钾血症血钾

陈保敏

(山东省金乡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山东 济宁 272200)

高浓度深静脉微量泵联合鼻饲补钾治疗重症监护室低钾血症的效果观察

陈保敏

(山东省金乡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山东 济宁 272200)

目的观察高浓度深静脉微量泵联合鼻饲补钾治疗重症监护室低钾血症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ICU于2015年10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低钾血症患者资料,依据临床实施的医治方案不同分为2组,行单纯高浓度深静脉微量泵治疗的40例设为对照组,联合鼻饲补钾治疗的42例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医治前后血钾浓度、补钾液体量、补钾时间及安全性。结果2组医治前后血钾浓度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补钾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低钾血症患者实施高浓度深静脉微量泵联合鼻饲补钾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且可行性、安全性均较高。

鼻饲补钾;深静脉;高浓度;重症监护室;微量泵;低钾血症

低血钾症指的是血清钾浓度<3.5 mmol/L,当人体处于低血钾状态时,极易致使系统功能发生紊乱,严重者危及生命安全[1]。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患者大多伴不同程度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严重的低钾血症属于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而常规补钾方案无法有效纠正患者低血钾。为此,本研究就选定的42例ICU低血钾症患者行高浓度深静脉微量泵联合鼻饲补钾治疗,且取得显著效果,现作下列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ICU于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低钾血症患者资料,依据临床实施的医治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男女比18∶22,年龄47~70岁,平均(58.61±4.22)岁,APACHEⅡ(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6~30分,平均(15.45±5.32)分;观察组(42例)男女比 17∶25,年龄46~69岁,平均(57.42±4.10)岁,APACHEⅡ评分7~31分,平均(15.87±6.05)分;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研究对照组实施高浓度深静脉微量泵治疗,予30 mL 10%的氯化钾注射液+0.9%的氯化钠注射液配成50 mL并与微量泵相连接,通过深静脉通道泵入,速度设置为每小时8 mL。观察组于此基础上予鼻饲补钾治疗,选取静脉泵注,且予20 mL 10%的氯化钾注射液(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H20013005,10 mL∶1 g)稀释为50 mL之后进行鼻饲,每隔8 h补给1次。

1.3 评价指标

针对2组医治前后血钾浓度变化情况予以记录与对比。观察及比较2组补钾情况(补钾液体量、补钾时间)及安全性(胃肠道不适)。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2组医治前后血钾浓度变化情况

观察组医治前血钾浓度为(2.75±0.31)mmol·L-1,医治后为(3.46±0.17)mmol·L-1,对照组医治前后分别为(2.67±0.34)mmol·L-1、 (3.42±0.25)mmol·L-1, 经对比,2组医治前后血钾浓度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2组补钾情况及安全性

观察组补钾液体量为(173.52±35.28)mL,补钾时间为(11.25±5.71)h, 对照组分别为(86.42±25.17)mL、 (15.69±4.87)h,观察组补钾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38%(1/42)较对照组17.50%(7/40)显著更低,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ICU患者大多病情较危重,同时易出现营养严重不良现象,并合并电解质、酸碱、代谢等紊乱,加之予高渗葡萄糖、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同样加大低钾血症发生概率[2]。

以往采取的静脉补钾手段浓度要求控制于不高于40 mmol/L,且速度控制于不高于20 mmol/h,但因ICU危重患者治疗使用的药物量及种类较多,加之其脏器功能均不全,更需对其输液的幅度及量予以严格控制,因此传统的补钾手段无法满足ICU低钾血症患者救治[3]。而本研究观察组采取的经鼻饲补钾则可有效实施,且经鼻饲补钾90%能够被吸收,加之胃肠道存在调节自身生理平衡的作用,因此当临床摄入的钾过量时则可通过促使胃肠的排泄功能增强,以达到稳定自身的内环境目的,防止摄入过多钾,进而降低高钾血症发生概率[4]。除此之外,经胃肠道鼻饲补钾较之静脉摄取更为缓慢,故可长时间维持血钾的浓度,进而防止血钾浓度波动幅度过大,临床采用高浓度深静脉微量泵联合鼻饲补钾,不仅能够于早期短时间内纠正患者低钾血症,而且之后能够继续维持鼻饲钾,促使血钾水平保持稳定。经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2组医治前后血钾浓度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补钾液体量高于对照组,且补钾时间比对照组短,不良反应发生率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进一步验证高浓度深静脉微量泵联合鼻饲补钾应用于危重症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但就2组钾跨细胞转移量情况,因受环境、时间短、样本少等因素限制为进行分析,待进一步研究再作合理改善。

总结上文,ICU低钾血症患者实施高浓度深静脉微量泵与鼻饲补钾联合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补钾之间,促进血钾提升速度加快,以及时纠正其低钾血症,提高临床疗效,但临床仍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依据其病况改变情况选取最佳补钾方案。

[1] 邢万佳,顾 欣,曲 卫,等.78例住院低钾血症患者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15,55(06):71-73.

[2] 刘 耿,刘洪锋.急危重症患者动脉血与静脉血电解质钾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33-34.

[3] 户婉南,张光玮,杨世东,等.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给药治疗重症低钾血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3(10):63-64.

[4] 王新存.重症监护病房低钾血症患者高浓度静脉补钾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3(11):56-57.

R453

B

ISSN.2096-3718.2017.44.8656.01

本文编辑:贺 攀

猜你喜欢
补钾低钾血症血钾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心力衰竭患者血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死亡的关系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补钾过多、过快,谨防高钾血症
含卷曲霉素方案治疗MDR-TB患者 引起低钾血症的临床分析
血钾异常伤心脏
心电图(ECG)应用于院前诊断低钾血症的应用价值评价
血钾不高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静脉补钾300例的合理性分析
为何会发生低血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