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文化”专题读写的价值思考

2017-03-07 19:58朱红梅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价值

【摘 要】物候背后是博大精深的物候文化。教师可以通过持久深入的系列化专题读写,踩着时令教语文,带着花木进课堂,让身处城市化、虚拟化生活之中与自然渐行渐远的现代学生,触摸语文学习的温度,细嗅语文学习的味道,欣赏语文学习的色彩。“物候文化”专题读写,让语文学习更接近自然,更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馨香。

【关键词】专题读写;物候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3-0013-02

【作者简介】朱红梅,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江苏苏州,215021)教师,高级教师,苏州工业园区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有“物候专题”教学,笔者曾参考了很多的教学设计、听了许多节课堂教学,总感觉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而且值得一做。于是,笔者在闲暇之余做起了物候方面的资料收集与分类整理等工作,并且尝试着用零碎时间,带着初一学生进行物候文化的专题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深感物候不仅是一门综合地理、生物、气象等多个领域的跨界科学,而且与日常生活、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物候文化的引领下,教师可以通过持久深入的系列化专题读写,带领学生触摸语文学习的温度,细嗅语文学习的味道,欣赏语文学习的色彩。

一、物候知识背后是博大精深的物候文化

物候学专家竺可桢先生认為:一切大自然的现象就是物候;物候学就是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季节活动,观察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并以此来研究如何安排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其实,物候学的研究价值不仅表现在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上,还表现在对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上。

“物候”这个词语从一开始就带着浓浓的文化色彩。在我国,“物候”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简文帝的《皖春赋》,赋中说:“嗟时序之回翰,叹物候之推移。”其实,在“物候”一词出现之前,人们早已有了“物候”的概念和认识。例如“春”“秋”两字的来源就与物候息息相关——甲骨文的“春”字像树木抽出的柔枝嫩叶,《说文解字》解释为:“萅(春),从艸(艹/草)从日,艸春时生也;屯声。”在小篆中,形符是“艸(艹)、日”,声符为“屯”,取“草木在太阳下萌生即是春天”之意;而“秋”字,《说文解字》解释:“秋,禾穀孰也。”甲骨文的“秋”则像一只蟋蟀,因为古人发现蟋蟀是在秋天鸣叫的。春天树木抽枝条,秋天禾穗成熟、蟋蟀鸣叫,古人就是根据这些物候现象,构造了“春”“秋”二字。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为了掌握农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编制了物候历。西周时期的《夏小正》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农事历书了,该书不仅把物候与农时联系起来指导农业,而且对草本、木本植物有细致的观察记录;“四月秀葽”“五月鸣蜩”“七月流火”“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这些来自《诗经》的诗句,既是对各月物候的生动描述,又把物候指示农时、安排农事的生活以诗歌的形式记述下来;到秦汉年间已确立形成的二十四节气,更是成了人们认识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安排衣食住行的重要知识体系。南北朝的“二十四番花信风”理论、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明代徐霞客的游记,都标志着我国物候学研究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渗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带来丰富多彩的物候文化。比如,候鸟的来去不仅让人们知道季节的变化,也引发文人墨客的诗意情怀、游子迁客的思乡愁绪。于是,各种借鸿雁这类候鸟来抒情的诗词歌赋应运而生,而鸿雁这个普通的物候便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再比如,冬至不仅是物候学中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周代起就有冬至祭祀的活动,关于冬至的谚语、诗词更是举不胜举。

二、物候文化让语文学习接地气

叶圣陶先生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一文里如此深情回忆自己的读书往事:“《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千家诗》中的山川气象、四季风物就是物候,于漪老师因为了解这些物候,所以能从《千家诗》中读出美丽,品出情味,悟出神韵。

但是,笔者在带着初一学生学习《往事依依》一课时,发现:学生虽然也明白文中引用的诗句哪些是写春天的、哪些是写冬天的,可对诗句中提到的“榴花”“梅花”,却知之甚少。整个班级只有两个学生曾细看过石榴花但让其描述却又描述不出。学生连花树都不认识,又何谈对花树之美的感悟?没有对花树之美的感悟,又如何能理解于漪老师读《千家诗》的情味?

不仅如此,笔者所做的关于物候文化的小样本调查也显示:相当多的学生对物候知识知之甚少,比如,超过90%的初一学生不知道“二十四节气歌”。至于不知道动植物名称、不了解节气特点、不知道传统节气和节日文化者更是比比皆是。正是因为缺少基本的物候知识,学生作文中才会出现麦子在秋天收获、景物描写不符合时令等问题。

的确,现代社会城市化、虚拟化的发展趋势给现代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与自然渐行渐远。很多人沉迷于网络,缺乏对自然生活的观察、体验,更遑论体悟和感受。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对物候关注甚少,“五谷不分”“花草不识”,不足为奇。再者,当今多元文化的环境之下,热捧西方节日,中国传统节气时令受冷的现象也早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物候知识的普及,必须重视物候文化的渗透,那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但承续了传统文化,而且更接地气。

三、物候文化让语文学习有温度

笔者带着新接手的初一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物候文化专题读写的实践探索,几个月来收获不菲。

1.踩着时令学语文,让语文课有情有味。

9月开学季,秋意渐浓,“白露”将至,为了鼓励学生认识“白露”,感受秋天来临的天气变化,笔者便提前布置周末随笔“白露”。初听题目学生便齐声背诵“一行白鹭上青天”,看到教师的板书后,学生一脸茫然。在简单介绍二十四节气和白露这个节气后,教师建议学生回家解答几个问题:白露前后天气有什么特点,家乡有哪些“白露”习俗,白露前后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由于学生对白露实在太陌生,笔者干脆把随笔题目改为:寻找“白露”。学生经过询问调查、资料查找,完成的随笔写作质量都不错,尤其是一名女生的一幅诗配画《寻找白露》,虽然简短,但情味颇浓。

在重阳节到来之际,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重阳节诗词比较诵读。循着大家熟悉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反复诵读了李清照的《醉花阴》,探寻出重阳前后的天气特征;在李清照《醉花阴》与毛泽东《采桑子》的深入比较中,学生不仅感受到古今两位词人截然不同的风格,而且领悟到放学以后陪老人说说话、给远在异乡的老人打个电话,也是孝敬老人、欢度重阳的方式。次日的随笔写作中,笔者欣喜地发现果真有不少学生给外地的爷爷奶奶打了电话。

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学习、写作能力的提高,更得到了情感的培养,素养的提升。

2.带着花木进课堂,让语文课有色有味。

学校校园里种了银杏、桂花、玉兰等各种树木,随着暑天向秋日的推进,玉兰果由红而黑,银杏叶由绿而黄,桂花也渐渐吐蕊飘香。但是,学生忙于课业,对校园内一天天变化的美景却疏于欣赏。于是,笔者就地取材,把校园里的花果请进教室:带着学生观察银杏的叶片形状、叶脉分布;带着学生一层层剥开玉兰果外面的红壳、中间的黑皮、里面的白肉;带着学生细数桂花的花瓣、细嗅桂花的浓香。这样的语文课堂,经常是花香四溢、笑语连连。

根据时令的推移,让学生写“我家的中秋”“楼下的花树”“秋趣”……一篇篇佳作不断给笔者带来惊喜。物候文化的实践探索,让学生触摸语文学习的温度,细嗅语文学习的味道,欣赏语文学习的色彩,作文这件本来让学生头疼的事因为找到了有源之水而不再枯涩。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充分体现了中国尊重自然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我们的语文学习应该尊重自然,更应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当语文学习与自然相结合,语文学习便有了真正的温度。

猜你喜欢
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
六步提升自我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