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

2017-03-07 01:37谭积香
南北桥 2016年9期
关键词:分析问题主体性高中历史

谭积香

[摘要]历史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改革理念的深入人心,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不断深化更新,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还要具备以历史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 兴趣 分析问题 主体性 关注社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19

高中历史教学在近几年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革,但是并没有完成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教学任务,历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继续着原先的学习和教学模式,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对于历史学习仍然存在背诵就能考高分,背下来就是学好了历史的错误认知,这极为不利于历史教学的正常推进。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始终不够丰富,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知识点也比较琐碎,所以教師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尽可能切合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接受心理,以此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那么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感受和实践总结,谈一下如何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推进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首先,我认为想要开展好历史教学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帮助学生自主进入历史学习状态,参与历史问题思考的内在动力,也是开展历史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师不可忽视。但是据了解,现在学生对于历史学习并没有足够的兴趣,上课无非就是背知识点、重点,理解历史问题,没有什么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内容,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此外借助于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历史的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高中的学生本身对于故事充满兴趣,而不能不说高中历史课本实际上就是关于故事的历史,一件件历史事件构成一个丰富的历史,为我们展现一个和现实生活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实际上对学生充满着诱惑,他们渴望去了解、去学习、去探究。但是学习和背诵的压力完全掩盖了这份兴趣,所以建议教师采取以历史故事为教学切入点的教学方式,以此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第二,采取情境教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教学就是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语言、肢体动作等开展形象生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感受与众不同的教学过程,吸引学生的加入。问题情境的良好设置可以极大促进学生的学习投入,很多教师实际上已经注意到问题的设置,但是问题情境的设置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兴趣发展呢?一方面,在问题的设置上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和接受知识背景,如果学生难以理解这个问题,那么情境教学的设置就是失败的。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失败的原因的时候,教师可以以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和某部分人的活动为例,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总结内因和外因,从而使学生有兴趣参与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另一方面,问题的设置还要能够很好地进行课堂的导入,因为问题本身经常作为一个教学导人来引起学生对于课堂内容学习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抓住本课的重点或者难点,从而实现问题情境的切题,使目标性更凸显。

第三,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师生关系的建立来实现。高中阶段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比较大,尤其对于教师的喜爱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该科学习的状态好坏,所以一方面教师需要注意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想法,尽量避免在课堂上批评学生,因为这样会打击学生的信心,同时对其自尊心也有所伤害,教师应该尽可能与同学建立自由、和谐的友好关系,以此为辅助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利用课下时间和学生及时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变化,此阶段学生的情绪以及学习态度都不够稳定,很容易出现波动,这就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无论是不是担任班主任的教学工作,都有责任充分开展第二课堂,与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交流,以此赢取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促进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发展。总之,兴趣的建立是开展历史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要积极采取教学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建立兴趣。

其次,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历史就是为了以史为鉴,但是现在很多高中的历史教学都停留在知识的复制,并没有实现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在高三阶段发现自己课本都背下来了,但是为什么就是不能够答对问题呢?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没有掌握基本的问题分析能力,而这是需要学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理性思维能力来积极思考,循序渐进养成的一种基本素养。实际上很多教师最近几年已经开始注意这方面的能力训练,但是还是不尽尽人意,因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仍然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历史学习层次,导致知识的背诵和讲解成为重点,教师就只能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检查背诵方面,而平时考试的时候也是以基础知识为考查重点,这就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来对历史问题进行自己的思考。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上课的时候遇到历史问题先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始末,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课本用自己的话归纳历史事件的性质或者原因等,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完善答案。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的时候,学生一般会想到中国人民自身的独立,中国军民一条心赢取的胜利,同时教师要指出,我们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对中国有很大的意义,甚至对于世界反法西斯主义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做出了贡献。这样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多个侧面、多个对象来分析同一个历史事件,这对于学生今后多向思维和思维的创新性发展必不可少。

第二,分析历史问题还需要学生能够看到事件发生的本质。历史事件的学习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调动情感和感性思维来参与的一项学习活动,因为历史发生在过去,而历史事件中的人或者胜利,或者做出生命的牺牲,这些都是需要学生用心去体会和理解的,这样学习历史才真的能够有所领悟和收获。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是开展历史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训练学生历史眼光和思维,形成辩证思考习惯的必要手段。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的教学在新课改中想要真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兴趣的建立出发,然后结合历史分析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猜你喜欢
分析问题主体性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在拖动电路安装实训中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方法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浅谈“数学‘问题解决’有效性研究”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