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及对策

2017-03-08 08:41
黑龙江科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刘 磊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 深圳 518000)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及对策

刘 磊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 深圳 518000)

研讨“互联网+时代”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预测人力资源管理在“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并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和对策,对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适应“互联网+时代”做出深入思考。

“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成为必然。“互联网+时代”既倡导跨界合作,又鼓励创新和多元化合作,这些都为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建立“互联网+时代”思维,科学运用不同的互联网平台,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1 “互联网+时代”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特点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带动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人力资源必须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呈现,人力资源状况、人员招聘、薪酬体系、教育培训等工作都需要管理者具备“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注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进行调整、变革。

“互联网+时代”中建立新型企业与个体组织关系、管理者与员工管理关系出现了互动性和合作化的趋势,“互联网+时代”强调个体的自由,更注重搭建适合员工交流的平台,给管理工作带来共享观念和无差别意识,管理者必须注重新型管理关系和合作关系的构建,转变管理方式、反馈机制中的单项、阻滞部分,依靠“互联网+”技术建立起多元的交流平台和沟通的信息载体,实现管理的无边际性和功能的全覆盖能力。

2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

2.1 人力资源管理更强调个体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讲求对个体需求和成长的关注,只有个体的需求获得满足、成长,具有可靠的基础和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迅速而全面地开展,管理效能才能得到系统而高效的体现。“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工作必须服务于个体的诉求,通过“互联网+”的整合,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关注和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现个体间的密切合作。

2.2 人力资源管理更强调情感因素

“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处于高速流动状态,企业生产和管理既需要核心人才的稳定,又讲求战略人才的引入,管理工作必须在提升既有人力资源的归属感,也要在激发人力资源认同感方面下功夫。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平台资源,开辟各种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突出个体价值和成长的重要性,赋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多的情感要素,通过对人力资源种类、标准的细化,在激励人才主动成长的同时,建立起他们的组织认同感、集体荣誉感,更多挖掘企业内部的文化因素和情感因素,为企业做好管理工作、组织变革奠定情感、思想、组织上的基础。

2.3 人力资源管理倡导角色转化

“互联网+时代”在结构、功能和体系上实现了功能和角色上的大调整、大转变,传统管理架构和模式已经不适合“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也难以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时代,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变革、功能调整和角色转化等工作,形成新的组织关系、管理结构,加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化、科学化进程。着眼内部因素进行人力资源的角色转化,扩大管理范围,承认员工个体主动管理、自我控制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积极进行管理角色的互换,取得员工对管理工作的认可,形成员工自我管理意愿,实现“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管理工作的扩大、创新和变革。

3 人力资源管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对策

3.1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

人力资源管理要立足于企业,以“互联网+时代”作为背景,迅速而系统地进行思维上的调整,建立起战略性的人力资源发展、管理、整合体系,在思想上取得突破,实现对人力资源系统提升、持续激发、不断发展的管理工作目标。

企业应立足“互联网+时代”的科学分析,培养出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战略性思维,并指导管理组织、管理关系、管理方法的创新和调整,为“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奠定思想和系统上的基础。

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起人力资源发现、培养、管理的平台,通过有效沟通、系统分析,做好人力资源的招聘、管理、组织等基础性工作,使员工薪酬设计、个体职业发展、工作绩效管理进一步科学化。此外,“互联网+时代”管理者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工具和平台,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到管理工作的细节中,搭建“互联网+时代”的微平台,不断扩大对员工个体的影响和覆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形成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个性化优势和差异性特点,在调整、调动企业与个体、员工与客户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系统和管理体系,实现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管理工作上的创新与应用。

3.2 建立“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新架构

组织变革和组织重构是“互联网+时代”与传统时代的差异,人力资源管理要面向“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积极进行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和系统结构的创新,搭建起复合“互联网+时代”需要的管理体系。作为管理部门和管理者要依靠“互联网+”技术建立交流和沟通平台,鼓励员工将自我需要、自身想法纳入到平台上讨论,将员工看作“互联网+时代”中管理工作的基本服务对象,更好地调整员工与企业、管理与市场、组织和结构,通过人性化管理、柔性化调整、弹性化组织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新体系、新构架,更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基本要求,实现管理工作的细化、升级和创新,推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3.3 开发“互联网+时代”资源,搭建员工事业成长的平台

“互联网+时代”讲求对个体主动权的激励,主张通过员工个体事业、职业上的成长,达成企业、社会、员工的共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既要继承企业传统激励机制和奖励方法中有效的部分,完成任务、实现承诺方面强化对等关系,同时强调“互联网+时代”里个体对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员工广泛而主动地参与到管理工作、发展工作中,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之间的角色关系和功能定位,主动进行管理方式、工作内容上的调整,建立起以员工职业与事业成长为载体的“互联网+时代”管理新平台,扩大管理的主体,激发员工对组织任务、自我成长等目标实现的自主性,提升全体员工参与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实现员工在“互联网+时代”的自我调整、管理和创新,为员工搭建起“互联网+时代”的素质、能力、业务和思想上升的平台,通过平台建设,激励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形成各主体之间相互促进、互相监督的新架构,帮助个体、组织和部门有效实现自我的意义和自身价值,推动组织、企业、社会和员工个体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提供了社会分化、组织变革、功能创新的新时代背景和平台,人力资源管理要具备现代资源观念和“互联网+时代”意识,抓住“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契机和挑战,不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调整、方法改进、策略优化,激发和提升人力资源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提升员工的组织效能和工作效率,在微观层面提高人力资源的产出率,在企业层面实现组织与功能目标的提高,在宏观层面实现社会、企业、员工在“互联网+时代”综合、系统、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1] 李金美. “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7,(01):95-97.

[2] 曹玉萍. “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演化与建构方向[J].财经界(学术版), 2016,(16):57-61.

[3] 赵飞.新经济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析[J].经济师,2017,(09):77-79.

[4] 宋金华.浅谈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培养与发展[J].技术与市场,2017,(09):114.

Newtrendsandcountermeasures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underthebackgroundof“Internet+”era

LIU Lei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00,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Internet+” era, predicts the new trend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Internet+” era, and provides a series of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adap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o “Internet+” era.

“Internet+era”;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New thinking

2017-10-15

刘磊(1989-),男,学士。

F270.7

B

1674-8646(2017)23-0030-02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