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途径研究
——以W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17-03-08 16:06滕叶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特色

滕叶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28)

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途径研究
——以W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滕叶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28)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承载着重要的育人作用。文章以W科技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例,从理念文化、德文化、书院文化、节日文化、环境文化、阵地文化、社团文化、廉洁文化等方面的校园文化创新建设入手,致力于探讨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途径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1]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之一,必须构建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内涵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着自己独特的鲜明特征。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在于“高”和“职”,“高”就是指高等教育,“职”就是指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就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内涵也应该突出“高”与“职”,既要凸显校园文化的“高”层次和“高”品位,又要体现高职教育“职”的特点,将职业道德素质等教育内容融入其中。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尤其需要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既要重视高等教育应具有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更应该注意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的职业教育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内涵可以从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和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来具体体现。

1)物质文化层面

物质文化是文化的外在物质表现,是学校理念和精神的外在展示。高职院校校园的物质文化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可以通过教学楼、体育活动场馆、教学和生活设施、文化宣传栏、雕塑等来展现。

2)制度和行为文化层面

制度文化是院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是保证院校与外界、院校内部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机制。高职院校应根据其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等多元参与、公共治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校企合作理念融入院校制度文化,全方面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精神文化层面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学校理念、精神以及师生共同价值观等的核心体现,具体包括了学校传统、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班风、价值观、行为模式、人际关系等。高职院校应从中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职业核心价值观。

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育人目标和功能

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应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在高技能方面要适应第一线需要,而且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也要适应第一线需要。[2]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在注重人才高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和加强与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其人文修养,使其成为掌握高端专业技能、拥有高尚道德修养的全方位复合型的真正人才。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多种育人功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模式。主要的功能有:

1)导向功能,即优秀的校园文化会以其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丰富且有意义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影响和引导学生树立社会所需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2)凝聚功能,即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会使师生员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师生能够以学校为中心,紧密团结在一起。

3)陶冶激励功能,即优秀的校园文化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陶冶作用,时时刻刻感染师生,从而进一步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为学校建设和社会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3 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途径

3.1 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文化育人为宗旨,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坚持学校文化与优秀的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相结合,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推进师生文化素质教育,构建学校特色文化育人体系。

3.2 主要目标

创新文化理念和思维,整合文化资源,拓展文化领域,构建学校、地域、企业、社区等文化相结合的文化育人体系。

3.3 创新途径

1)创新学校理念文化建设

进一步总结提炼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宗旨、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发展思路等;创新完善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的总结概括;建立健全“校歌三部曲”,即形成“校歌”、“教师之歌”、“学生之歌”校歌创新体系;突出专业(院系)育人理念,在总结提炼院(系)训的基础上,开展“三风两训一校歌”(校风、教风、学风,校训、院训,校歌)活动。

2)创新学校党建和思政文化建设

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创新构建“校企党建联盟”文化项目。[3]以此为引领,带动学校党建和思政教育体系的统筹协调发展。2015年学校已正式启动了“校企党建联盟”文化项目的建设,并已开展了“托起未来之星”校企党建联盟知情赛、校企党建共建活动、校企(社)党建联盟课题研究等,初步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3)创新学校德文化建设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整合学校德文化教育要素,发挥吴文化第一要素——德文化的厚德尚礼、崇仁向善作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突出崇德、尚德、习德、践德的德育观,以厚德尚礼为校园文化生活主题,颂泰伯至德之魂,倡吴地道德新风,做学校文明新人,使德文化成为“至德立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学校在校内各橱窗宣传栏展示的德文化系列专栏海报、开展的德文化相关活动等已于潜移默化中将“德”深深印入了学生的内心。

4)创新校园书院文化建设

传承历史上书院文化教育的传统优势资源,承明德尚礼之训、求尽善人格之真,博采传统书院之德业并重的办学精髓、深实雅神的精神追求、自由严谨的治学态度、兼容并蓄的行学机制、知行合一的践履准则,融道德教育、科技实践、国学境界、文化修身于一体,建立校园书院,创新学校文化教育的当代发展。2016年学校成立了“弘毅书院”,与“东林书院”结为了友好书院,并开设了四大讲堂,聘请了校内外专家学者,为全校广大师生奉献了一场场丰盛的人文精神“大餐”。

5)创新学校节日文化建设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思维,培育校园文化关注热点,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遵循校园生活规律,设立并开展校园系列“节”和“日”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精神文化、专业文化和健康文化生活,结合国家和社会传统节日的开展,强化文化育人的针对性、系统性、受众性,打造学校特色节日文化。[4]学校共设立了21个特色“节”和“日”,主题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贯穿了整个学年。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课余校园生活,也充分感受到了节日文化的魅力,更锻炼了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创新学校环境文化建设

深入开展以校园基础文明建设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建设,使校园环境得以净化、美化、香化、教育化;重新命名学校路径、楼馆、景观,纳入学校文化育人体系;统一规划并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学生走在校园里,到处都能感受到学校的历史人文积淀,由此激发出爱国爱校的真挚情怀。

7)创新学校阵地文化建设

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学校广播站和教风墙、学风室、校风廊等阵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发“微党校”、“微信报”等微媒体功能,逐步推进校园电视台、校报、校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阵地建设;多渠道拓展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积极开展校内外共建活动,推进育人阵地建设;突出学生宿舍阵地建设,努力将学生宿舍建设成为思想交流阵地、创客培育阵地、文明养成阵地、文化娱乐阵地。

8)创新学校社团文化建设

大力支持学生社团联合会工作,大力扶持创新型、理论型、研究型师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切实发挥教师社团的文化引领作用,强化学生社团文化建设。重点创建“教师理论宣讲团”和“优秀大学生宣讲团”,一方面强化校内外理论宣讲,另一方面提升社团文化品位,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9)创新学校廉洁文化建设

以干部廉政建设为引领,拓展教育对象和领域,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覆盖,创新构建学校廉洁建设体系,彰显高职教育廉洁育人的新理念,以此构建“三廉建设”教育体系,即“干部廉政、教师廉教、学生廉学”。[5]

总之,高职院校要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和全局高度,统筹校园文化建设,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突出高职特色,精心设计,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创建文化校园,深化办学特色,形成育人体系。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78/A13/s7061/201410/t20141021_180396.htm l,2004-12-13.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e/moe_737/200507/9969.html,2004-4-2.

[3]蒋裕来.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6(2):15-18.

[4]王梓先,杨玲燕,冯薇.探索以“节日”为载体构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新体系[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6(6):191.

[5]课题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之三廉建设体系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88-90.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approach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campus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W ProfessionalCollegeofScienceand Technology asan example

TENGYe
(WuxiProfessionalCollegeofScienceand Technology,Wuxi,Jiangsu,China214028)

The campus culture is a kind of special culture with the importanteducational function.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W Professional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t isaimed to explore how to construct the educational system of the campus culture with higher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concept of culture,moral culture,college culture,festival culture,environmental culture,position culture,community culture,incorruptible culture,etc.,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campus culture in other vocational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construction ofcampusculture;innovativeapproach

10.3969/j.issn.2095-7661.2017.02.015】

G711

A

2095-7661(2017)02-0051-03

2017-02-20

滕叶(1982-),男,江苏无锡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育人特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