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家长素质,促进家风建设

2017-03-08 16:32四川省德阳市高新区通威中学曾省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家风子女

四川省德阳市高新区通威中学 曾省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人对自身的追求放弃了底线,把中国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和古训抛之脑后,家风的衰败,家庭对子女教育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也造就了一批类似于马家爵、药家鑫、林森浩等社会的败类,震惊全国的复旦大学林森浩脱毒案就是家庭教育缺失的一个宿影,一个还在医院见习的高材生,竟然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杀害自己的室友,而从整过案件中,一审、二审、终审判处死刑时,父亲的多次上述折射出父母溺爱,家风的衰败。目前,目无长者、自私自利、心理不健全、不求上进等不良风气在青少年一代盛行,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哀、社会的悲哀、国家的悲哀。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激励着无数中国少年;他家的九个子女中,有三个院士,九子都是国家的人才,梁启超先生也被誉为中国最牛的父亲,这与梁启超先生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密不可分。众所周知,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风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环境。古往今来,无数教育子女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无一不与家风有关。注重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素质,促进家风建设,创建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是当今教育的重要职责。

一、注重家长学校的创建,完善家长培训机构

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环境和家风建设,由于家长的观念和家长的意识普遍落后,中国传统的许多优良习惯已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忤逆不孝、唯利是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劣习和观念;家风也每况日下,家庭教育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教育,损害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危及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家长的素质,开展好家长学校建设已经成了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如何对家长培训?也成了许多学校的困惑,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家长素质的提升,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的关心和指导下,“全国规划化家长学校创建实践活动”已开始启动,为学校开展好家长培训提供了指导。

学校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家长学校的组织机构,完善家长学校的管理制度,落实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注重班主任的培训和管理,让班主任成为家长学校最得力的辅导教师,制定好家长学校的工作方案,结合工作方案,并借助家长学校的平台,扎实开展好家长的培训工作。

二、加强对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素质

目前大部分家长的文化程度都是初中文化,还有一部分没有达到初中文化程度,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在一些家长心目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家长的素质普遍较低,学校必须从多方面加强对家长培训。

(一)拓宽家长培训方式

丰富家长培训内涵做到“六结合”,家长委员培训和全校家长培训相结合;学校培训与班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培训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家长交流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家长自学相结合;家长素养替身培训与家风建设培训相结合。

(二)让家长认识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子女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行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因此,家长不行自觉参加各类家长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三)注重对家长进行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家庭文化,如尊老、敬老、爱老的孝文化;吃苦耐劳的勤文化、诚信、以礼待人、好学上进等;学校要对家长进行传统家庭文化教育,教育家长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要传承中华优秀的家庭文化,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四)引领家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家长必须领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此作为创建良好家庭环境的标杆。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良好家风形成的前提,家庭环境必须保持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杜绝脏、乱、差;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庭和睦,相互关心,杜绝吵架打架,自私自利。

三、凝聚全家之力 建设良好家风

(一)尊敬长辈,以孝为先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良好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要用感恩的心去孝敬自己的长辈,让家庭上下和睦。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不仅要时刻关心自己父母的身心健康,也要关心父母的父母的身心健康,还有所有的老者的身心健康,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觉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到晚年的幸福。

(二)修身养德、以礼待人

我们的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家庭成员要相互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仅家庭成员之间要以礼相待,与周边的人相处也要以礼待人。做到相互尊重、相互谦让。

(三)奉献爱心、构建和谐

整个家庭的建立都是以爱为基础,没有爱无法建立美满的家庭,爱是成家的第一条件。父母要爱长辈、爱子女,家庭成员之间要做到真爱、博爱;要相互体贴、相互理解,杜绝相互指责、相互埋怨。

(四)勤劳持家、节俭兴家

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的美德,勤劳是穷人的财富、致富的法宝;父母要辛勤的劳作,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克服好逸恶劳,贪生怕死,铺张浪费的陋习,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影响子女,引领子女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勤俭节约。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良好的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几代人不懈的的熏陶与积淀;父母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要有意识的去培育。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财富,更重要的是把老一辈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风传承下去,造福子孙,让良好家风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要在家庭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气氛。让大家都来关注家风建设,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家风子女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家风伴我成长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