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市场需要,打造适应形势需要的课程体系
——金桥中专计算机组关于调整课程设置与配伍的探讨

2017-03-08 16:32河北省唐山市金桥中等专业学校张国荣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科信息技术内容

河北省唐山市金桥中等专业学校 张国荣

课程整合是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双向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根据这一特点,以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课程的调整呢?

第一,由于知识在不同领域内的应用。根据我们学校的学生现状和专业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还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对于书本上的内容,一些学生对每一学科领域的知识,承担着知识增长的沉重负荷,对一些知识很难接受。因此,我组教师对于学科教学的内容应添加哪些内容,从课本内容中删除哪些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学校教学的时间不可能有大的改变,知识的增长不可能停止,因此我们就要重新考虑如何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知识的飞速增长,使得教学的内容不会滞后于知识的更新,又要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将来的就业抉择。

第二,是学科互相的孤立。不同学科由不同的专业教师负责教学,彼此分裂,使得学生将不同的学科理解为互不相关的独立体系,这和真实世界是相背离的。这样,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就会造成一定障碍,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兴趣的培养。

第三,是课程缺乏弹性和活力。对学生来说,学校的学习和学校以外的生活是不相关的,教科书上的内容常常是和它的应用相脱离,学生日程的分裂,更进一步增加了学习和应用之间的脱离,学生很难有机会对某一学科进行深入的探索。尤其我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于课本中的一些内容理解会有一定难度,从而会失去原有兴趣,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将来的就业产生影响。

第四,是学习以记忆为主导。以单一学科形式开展的教学,往往是以记忆为主导的,而不是实际生活中所特别强调问题的解决。面对学生将来的就业的广泛,仅仅以单科学习记忆是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

课程是实体,而技术是载体,课程内容需要通过恰当的技术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形成有序的、系统性的课程体系。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由此带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计算机组课程的整合,目的是为了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往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自然也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我们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视为课程整合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

我们计算机组课程的调整教学,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课程的发展,并与其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这样的论述:“未来的教育=人脑+电脑+网络”。课程的调整与配置作为课程改革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它的飞速发展,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更是一场学习的革命,使教师要有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完善教学模式,变革课程评价方法等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学会学习的目标,从而让课堂充满活力并更加精彩。

因此,我们首先对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平面设计基础、3DMax,FLASH,平面技术,AI等)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特点和将来就业选择删减课本内容,并且增加了社会市场需求的内容,把课堂上知识和社会需求相融合。其次,其它课程与这些信息技术又进行了整合,比如与美术、园艺设计的整合,与会计专业的整合,与文化课的整合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又得心应手。因此,课程整合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信息技术作为媒体工具作用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习质量;课程内容也通过恰当的技术手段,把课程系统组织成为一个整体。

因此,通过课程整合,并利用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来创设情境,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课程整合,我们做到了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不仅是教师用来演示,还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

计算机组教师们观念的转变和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体现出了人性化、交互性、自主性、综合性等特点。教师们将课程整合的理念转化为行动,做到了“软硬兼施”。尤其是几位专业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结合学生将来就业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如影视后期制作、淘宝网店装修、室内设计等,做到了建设与应用并重。其他教师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演示文稿,以文字、图形、图片、图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学科知识,同时又掌握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都得到了提高,学生通过网络等信息手段获取信息,并与同学协作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计算机组课程的整合,我们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更新,做到既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经验,又能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对教材的处理、学生的特点、教法的变革要求教师能准确把握,同时,还要积极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学科信息技术内容
【学科新书导览】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超学科”来啦
主要内容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