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

2017-03-08 16:32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者袍小学韦毅胜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期
关键词:桑娜天堂美的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者袍小学 韦毅胜

一、朗读是发展学生语言的基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语调、速度、节奏、力度的训练,这对于提高表达能力有直接作用。例如,一个演讲者只要善于把握正确的语音,掌握好平直、升昂、降抑、曲折四个基本语调,处理好速度快慢、停顿、节拍、轻重音力度,就会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俗语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的朗读,使学生在积极心理状态下去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去感受课文的艺术感染力。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大多是文采优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丰富语言、诗文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靠日积月累、勤读、多思、反思实践、不断提高的结果,所以语文教师还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多训练的前提下求得质量。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鸟的天堂》一文,巴金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鸟的天堂》游玩时看得到情景,“鸟的天堂”“大榕树’干、枝、根、叶。“鸟的天堂”的静态美。“鸟的天堂”的群鸟多而欢。“鸟的天堂”的动态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那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写的是“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大榕树里全是鸟声鸟影,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小鸟多得不可计数,有的停着,有点飞起,有的唱歌……真是热闹非凡。与作者前一次看到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真正的鸟的天堂。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犹如身临其境。又如,教学《索溪峪的“野”》,通过朗读描写《索溪峪的“野”》的句子,“几十丈高的断臂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峽”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堵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亲热的镜头难以言状。”“城里戴眼镜的姑娘,一边攀缘,一边大嚼着煮熟玉米棒;年过花甲的老人,在石块间蹦来跳去,温习着二十大功课。”山“野”,水“野”,物“野”,游人“野”。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读,学生也同时获得了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体会感情中掌握。

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能帮助学生审美情趣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课文,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桂林山水》《鸟的天堂》《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在课堂上加强朗读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走出课堂,同学们可以用眼睛去发现;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语文课堂在美的氛围中展开,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展开。抓住丰富多变的语调,优美流畅的文字,让美的形象、美的生活、美的人性、美的思想占据学生的精神空间,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从而以美的眼睛去发现美,以美的心灵去领悟美,以美的行动去创造美。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朗读是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前提条件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又如,《穷人》一课中“桑娜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揍我一顿也好!”体现桑娜心情很复杂,有惊恐,有同情,有忧伤,有自责。朗读这段话时要读出担心、自责的语感,表达出桑娜由犹豫不定到下定决心的思想变化,挖掘出桑娜同情穷孩子的美好心灵。深切了解桑娜自觉承担抚养两个小孩品质;对桑娜的敬佩,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学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因此各年级的训练的要求也相同,则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方法上来说,不论哪个年级,都应该突出读的训练。此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是不可少。灵验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到感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也能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欢
桑娜天堂美的
穷人
《穷人》梗概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天堂湿地
鸟天堂
续写《穷人》
穷人的心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天堂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