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2017-03-08 16:32吉林省和龙市文化小学程淑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期
关键词:梁思成书香国学

吉林省和龙市文化小学 程淑红

一、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他除了自身取得的成就之外,还通过言传身教和悉心培养,使九个儿女各有所成。他的教育秘诀就在于对孩子进行深厚的人文底蕴熏陶。为了充实子女们的国学、史学知识,梁启超聘请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谢国桢来做家庭教师,补习国学知识。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主持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创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当他把梁思成送到美国读书的时候,他专门告诫梁思成:“要分出点光阴学习文学,稍微多用点功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科学用来做事,人文用来修身。”直到今天,梁启超的见解依然对人们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像梁思成、钱学森、杨振宁等这些书香门第的孩子,他们都是在“童蒙养正”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父母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最优秀的经典著作给孩子做了启蒙教育。

我们的学生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书香门第的背景,也不是贵族出身,我们作为教师,有责任帮学生们弥补,而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营造书香氛围,让这些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也能从人生的起步处,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二、学习传统文化的几点做法

(一)合理制定计划,统筹安排

每一届新接一年级的时候,我都要对学生的读书做一个小学阶段完整的计划。也就是说,要做一个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六年的读书计划。其中有必读书籍,也有选读的书籍。在这里我想向各位老师推荐一本书《育灵童小学国学经典教材》。这本书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国学研究专家、心理学专家、课程与教学研究专家和众多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编写的。这是目前我国第一套规范化、系统性的小学国学经典教材,堪称我国新时期国学经典教育史上的里程碑。通过此教材的学习,奠定一个中国人必需的国学修养和人文底蕴。这套教材成为我班的必读必背书目。

全套教材涵盖了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历代美文选》。

我发现这套教材后,我自己先购买了一整套进行阅读,之后又和班级的家长委员会成员一同讨论这套教材的可行性,然后把这套教材推荐给了我的家长,没想到得到了全班家长的认可,我们班级的孩子现在人手一本,也就是说,我们班级现在学习语文是两套教材同时进行,一套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一套就是我们自己订购的这套《国学教材》。我从学生一年开始就有步骤有计划地按照《育灵童国学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现在孩子们已经三年级了,按照《国学教材》的内容,我们已经学习到了第六册,本学期末结束《论语》的背诵。

说到这里,也许老师们会问:每天的课程那么紧,学校的活动又多,什么时间让学生背诵国学知识呢?下面,我就谈一谈我是如何安排孩子们学习国学的。

(二)合理利用时间,坚持“一诵三读”

我们班级一直坚持“一诵三读”活动。“一诵”即每课前三分钟的古诗文、名人名言、成语积累、美文的背诵活动。“三读”即早读、午读、晚读。早读和晚读基本是学生自由读书时间,午间“悦”读是必背国学知识的时间。为了不给学生增加太多的负担,我要求孩子们严格按照《国学教材》的内容,每天中午只背一句经典语句即可。可不要小瞧这每天一句,一年下来就是三百多句。这样我们的背诵不再会流于形式。

(三)以身作则,师生共读

我充分利用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特点,重视师生共读,每天中午学生的读书时间也是我读书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大大激发了她们的阅读兴趣。渐渐的阅读成了孩子们离不开的一个生活内容。

每次学生们看到我又捧起一本新书的时候,他们都会围拢过来看看老师又买什么书了,问问老师为什么要读这本书。除了师生共读,我还每月按时向学生推荐书籍,而每一本向学生推荐的书籍基本上都是我先阅读过的。从不盲目地向学生推荐。

为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独立友爱,高度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我又向学生推荐阅读姜戎的《狼图腾,小狼 小狼》、沈石溪的《狼王梦》《鲁滨逊漂流记》等书籍。循序渐进是课外阅读中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些书籍在我看来是引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阅读空间的打底文学,是学生成长阶段的必读书籍,只有先读好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学生们真正有兴趣去读书,再去阅读中外名著,这样阅读起来才能真正学会欣赏名著,学会感悟名著的内涵。

(四)精心组织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我精心策划每月一次的班级读书交流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一次都有明确的主题。如“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演讲比赛,“经典诵读展示”“读书笔记评选”等,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读书乐趣;确定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为“图书交换日”,学生互相交换自己的藏书,共同分享书中的乐趣;每学期末都要评选出本学期的“读书小明星”。

三、硕果累累,卓见成效

国学经典都是古文,有许多生字和多音字,这些字词的音义掌握清楚,既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还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从目前看,我们班级孩子的识字量远远超出了其他同龄孩子。同时,通过和古代圣贤对话,在经典里遨游,学生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触摸着文言的精彩。

读书赋予了学生良好的气质风貌,在我们班级里同学们都礼貌待人,同学之间有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友爱团结;读书可以益智,学生能够运用书本知识恰当的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他们成熟智慧起来。读书更能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们班级历年来各科成绩都名列同年级前茅。2010年,我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延边州优秀书香班级”。

真正的美丽是洋溢着书香的自信。走进清泉,心灵便会滋润;捧起书籍,生命才会精彩。我相信伴着一路书香,学生会真正健康地成长。智慧的人生从读书开始,且读且思,且思且行,教书是享受,育人是享受,工作是享受,读书更是享受,充满激情快乐地工作让我一路前行,一路收获!这一路必将书香四溢,笑语满怀。

猜你喜欢
梁思成书香国学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垂”改成“掉”,好不好?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彭真:我支持他们的婚姻
彭真:我支持他们的婚姻
最是书香能致远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书香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