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使生本教育如虎添翼

2017-03-08 16:32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关第四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期
关键词:先学信息技术语文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关第四小学 梁 梅

生本教育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育。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特点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信息技术走进语文生本课堂,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深入发展,使生本课堂更精彩。

一、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先学更充分

生本教育是使学生事先有准备的教育。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只是实现“学”的一种服务手段,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主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最后实现“不教而教”的目标。无论是“前置性作业”还是“前置性思考”,如果没有教师对学生事前的要求和准备,没有学生事前的“准备性学习”,在课堂上以生为本就成了一句空话。信息技术使学生先学更充分。如要学习《论语四则》,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查资料,了解论语四则的意思。读有关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故事,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充分的先学。生本课堂高度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而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先学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途径,既能有实践学习又能掌握扎实而丰富的语文知识,语文学习变成一件有趣味的活动。如我在教成语活动时,让学生小组合作做ppt,每个小组做不同类型的成语,有的小组做看图猜成语;有的小组做近义词成语……学生通过先学活动,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学生在课堂上自信地、自主地学习,大大地扩大了课堂学习的容量,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学习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信息技术使教学难点更容易突破

语文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信息技术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教《捞铁牛》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声形并茂的效果,在屏幕上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捞铁牛这一过程。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很快理解了怀丙和尚是靠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再比如,我在教《吃虫的植物》时,我在课堂上先用电脑播放了精心制作的猪笼草和捕蝇草吃虫的过程,并链接植物网站,搜索并了解植物的生长史。只需方便快捷的几个操作,就让学生了解了植物怎样吃虫。信息化教育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教学难点为此变得简单。

三、信息技术使学生语文素养大大提高

近几年来,随着“大语文教学观”的建立,语文试题多元化、开放性,学生要学好语文,再如,过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单纯依赖语文课堂是绝对不够的。生本的教学方法是“以读引说,以读引读,以读引写”,任何一篇课文都有“以读引读”的突破口,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挖掘,让学生不仅仅学到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引到课外,接触更多的课外知识。也就是通过阅读带动阅读,带动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善于借助网络丰富的资源,加强学生阅读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自主学习,从而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新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多积累好词好句,待到写作时才能妙笔生花。我每教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课外书读一读,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如学了《二十一世纪的发明》推荐学生读《发明家的故事》,查资料了解当代的发明。学《向命运挑战》,让学生查资料了解霍金,推荐学生读海伦凯勒和张海迪的故事。学了《吃虫的植物》让学生查植物吃虫的原因和其他吃虫的植物。教师要善于借助网络丰富的资源,提高语文能力。生本的语文是以大阅读为中心,带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语文整体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进入21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网络时代,如何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研究的课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网络下的语文教学有着独特的魅力。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了解语文科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生本语文教育如虎添翼。

猜你喜欢
先学信息技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