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驿地区长6储层特征研究

2017-03-08 05:11董雨洋王婉君
地下水 2017年1期
关键词:甘谷单峰区长

董雨洋,王婉君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甘谷驿地区长6储层特征研究

董雨洋,王婉君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地区长6储层为该区的的主要产油层之一。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等实验对研究区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1)本区长6储层为长石砂岩;(2)储层总体上属于低孔、特低渗,孔隙度和渗透率存在正相关关系;(3)储层储集空间有剩余粒间孔、溶蚀粒内孔和溶蚀粒间孔等,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孔喉有四种类型:单峰细孔喉型、单峰微-细孔喉型、多峰型和单峰微孔喉型。

甘谷驿地区;长6;孔隙结构;物性特征

研究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东部的甘谷驿镇。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研究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储层为一西倾单斜,局部存在鼻状隆起,储集体为分流河道砂体[1]。

长6地层沉积后,受成岩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当前低渗、特低渗的储层特性,储层的物性进一步控制了研究区储集能力及产能的大小。弄清研究区长6储层特征,对甘谷驿地区的稳产增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岩石学特征

根据本区T71、T81井等岩石薄片鉴定结果表明,长石含量为45.31%~49.20%,平均为47.17%,石英含量17.44%~28.67%,平均为22.75%,少量的黑云母、岩屑。根据本区砂岩三角图投影结果显示,本区长6储层砂岩为长石砂岩(见图1)。

统计长6储层砂岩的粒度,结果显示主要为细粒砂岩,占储层的53.46%~67.32%;次为粉砂岩,占10.36%~35.68%;中粒砂岩,占6.06%~18.14%,粗砂岩极少。

图1 研究区砂岩分类三角图

2 物性特征

从物性统计结果来看(见表1),长6储层中物性最好的是长613小层,其次为长611、长612和长622,较差的为长632(见图2、图3)。长6储层孔隙度最大达到13.28%,最小达到8.53%,平均为10.71%,渗透率最大值为2.864 mD,最小值为0.112 mD,平均值为0.925 mD。研究区长6储层属低孔-特低渗。并且储层渗透率与孔隙度线性相关,但相关性较差(见图4)。

表1 沙家沟区长6储层物性统计

图2 沙家沟地区长6储层孔隙度直方图

3 孔隙结构特征

薄片鉴定、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等实验的分析结果表明本区长6储层的孔隙类型有剩余粒间孔、溶蚀粒间孔、溶蚀粒内孔(长石、岩屑)等(见表2、图5)。面孔率介于5.12%~8.26%之间,平均为6.78%。剩余粒间孔占31.23%~49.89%,均值为40.86%。溶蚀孔隙(溶蚀粒间孔和溶蚀粒内孔)占21.04%~34.96%,均值为28.33%。这两类孔隙占总孔隙的71.56%。微孔隙平均在25.21%,最高可达32.11%,粘土矿物胶结物中的晶间孔为主要的微孔隙。

图3 沙家沟地区长6储层渗透率直方图

图4 长6孔隙度和渗透率交汇图

井号含量(%)粒间孔溶蚀孔裂隙孔其它孔面孔率(%)T8140.628.12.026.66.9T8242.029.331.76.7T8340.725.73.022.97.3T8643.327.92.023.77.0T8739.330.026.77.0

图5 研究区孔隙结构特征

压汞实验分析得出,本区长6储层的孔喉分布主要有四种类型(见图6):

图6 甘谷驿地区长6储层孔喉分布直方图

(1)单峰细孔喉型:孔喉分布在粗孔喉侧有一单峰,孔喉半径主体介于1.5~2.5微米。在溶蚀作用较强的细砂岩和中-细砂岩中多见,渗透率大于1.0 mD,物性较好。

(2)单峰微-细孔喉型:孔喉分布在较大孔喉侧有一单峰,孔喉半径主体介于0.5~1.0微米之间。在剩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粒间溶孔)较发育的细砂岩中多见,渗透率介于0.5~1.0 mD之间,物性中等。

(3)多峰型:孔喉分布不规律。溶蚀作用不是很强的细砂岩中多见,渗透率介于0.15~0.5 mD之间,物性较差。

(4)单峰微孔喉型:孔喉分布在较小孔喉处有一单峰,孔喉半径主体介于0.02~0.06微米之间,渗透率小于0.15 mD,物性极差,为非储层。

4 结语

(1) 研究区长6储层长石含量较高,其次为石英,云母和屑含量少,为长石砂岩。

(2) 研究区长6储层属低孔、特低渗,长61、长62储层物性较好。砂岩渗透率与孔隙度线性相关,但相关性较差。

(3) 研究区长6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有剩余粒间孔、溶蚀孔(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等,剩余粒间孔为本区最主要储集空间。孔喉分布有四种类型:单峰细孔喉型、单峰微-细孔喉型、多峰型和单峰微孔喉型。

[1]庞雯,郭德运,赵靖舟,等.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东区长6油层储层特征及储层评价[J]. 兰州大学学报.2004,05:96-99.

[2]李园园,李得成. 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80-84.

[3]魏钦廉,郑荣才,肖玲,等. 鄂尔多斯盆地吴旗地区长6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岩性油气藏.2007,04:45-50.

[4]肖晓光,李群. 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J]. 中国地质.2014,01:187-196.

[5]张娟,王建民,张新春. 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4+5、长6储层物性及其影响因素[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06:126-128.

[6]许星,李智超. 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地下水.2013,01:134-137.

[7]高淑梅,陈娟,胡剑,等.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特种油气藏.2013,02:34-37+152.

[8]白薷,张金功,李渭,等. 直罗油田长6储层孔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466-472.

[9]耳闯,赵靖舟,白玉彬,等.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储层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05:708-716.

[10]王云,董浩,樊文静,等. 鄂尔多斯盆地吴定地区长6储层特征研究[J]. 地下水.2015,01:238-240.

[11]党犇,赵虹,向连格,等. 靖边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J]. 西北地质.2010,03:127-131.

[12]侯瑞云. 大牛地气田盒一段低孔渗砂岩储层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03:467-478.

2016-10-17

董雨洋(1992-),男,江苏武进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攻方向:油气成藏地质学。

P618.130.2+1

A

1004-1184(2017)01-0167-03

猜你喜欢
甘谷单峰区长
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沟西墓地2012~2014年发掘简报
吴起油田CJN油区长4+5油藏分布特征
寨子河油区长8油藏注水开发研究
拉丁美洲音乐
Kirchhoff方程单峰解的局部唯一性
关于单峰偏好的注记
甘谷大象山石窟文物的化学保护及展望
一类平顶单峰映射的迭代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及其在甘谷驿采油厂的应用
姬塬油田黄39区长8油藏开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