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2017-03-09 18:56孟婧婧
祖国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价值

孟婧婧

摘要:石川祯浩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出版于中共创立80周年之际,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正值第一手文献资料缺乏、中共党史创建研究困难重重、大量不同时代的相关回忆录资料出现之际,又因为国内的有关资料在1980年逐步公开,却不足以解决党史创建的有关谜团,随着九十年代前苏联档案的开放,对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有了对中、日、俄等国家大量文献档案的细致分析研究,才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这部著作。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价值

石川祯浩所写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这本书,它的论证方法和研究成果,给了我们一个新的研究中共党史的角度,并且对进一步研究中共创建史有一定的促进和启迪作用,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本书主要是将新文化运动到中共成立这一段的历史置于国际大环境下进行认真探究,对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马克思主义传进中国的途径、中共发起组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共成立的时间、出席代表人数等问题,都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见解。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是序章。这一部分文中介绍了日本著名的文学家芥川龙之介访问上海,并与上海共产主义组织的领导人李汉俊进行了接触,谈到了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还存着许多阻碍发展社会革命从而彻底改造中国的因素,虽然不断发生工人运动,但是其实际性质仍然属于同乡意识、同业公会的范畴。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就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和曲折。本书重新审视中共的成立,作者得出那是“天时、地利、人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同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日本恰好重新复苏并传向中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基础(天时);来自苏俄的积极推动由于陆地相接而成为可能(地利);五四运动后信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的集结(人和)”。

第二部分是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五四运动前后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渠道。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商业出版社也因此得到空前发展,以“渊泉”陈浦贤为首的《晨报副刊》也出版了许多日本社会主义刊物的翻译版,李大钊、国民党系等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也都受到了日本社会主义的影响。这时许多“国际化了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也都涌向中国,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封面的变化就是很好地体现,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刊物《共产党》也在介绍欧美社会主义文献。

第三部分是第二章 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俄国“使者”布尔特曼、波波夫等在中国较早的接触了李大钊等社会主义者们,随后俄共远东州委又派魏金斯基来华,以上海为基地开展活动。同时也概述了黄介民、姚作宾组织的“大同党”等“伪”共产党发展的始末,以及作者对“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一说法的考究。在中共成立的这段时期,由于苏联本身组织系统上的混乱,部门之间没有相互协商就加入对华工作,也就使得这段时间苏联在中国活动的“使者”情况更加混乱。

第四部分是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三章研究了中共发起组的形成以及广州、北京等全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发展状况,对《中国共产党宣言》、《致共产国际的报告》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文章还叙述了无政府主义与以陈独秀为首的“真正的共产党”展开了论战,,这场论战也促使无政府主义者在这一过程中脱离了党。

第五部分是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分别受共产国际和远东书记处派选的马林、尼科尔斯基在1921年来到中国,督促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改变了《新青年》《共产党》发行陷于停顿、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暂时解散的困难局面,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于7月胜利召开。本章就大会出席的代表人数、会期等也进行了考证。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价值与缺陷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价值所在:

石川祯浩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这本书,在搜集了大量的当时的报刊、当事人的回忆录、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章以及许多的文献档案资料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尽量还原当时历史发展情况,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发展脉络与日本、苏联等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同时澄清了许多的谜团,比如揭示了《晨报副刊》“渊泉”实际为记者陈浦贤的笔名;黄介民、姚作宾组织的“共产党”大同党的发展始末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出席人数、日期的研究以及张太雷向共产国际提交的报告、“三月会议”到底存不存等进行详细的论证。推动了中国国内对中共创建史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同时这本书还为我们提供了扎實的考证和分析手段以及作者在这本书中通过大量的史料资料的研究、分析,得出的许多结论,都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还存在的缺陷:

虽然本书从更为宽广的视野、通过对大量第一手文献档案资料的考证,来论证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一历史阶段,但是,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许多不足。

首先,作者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背景下来分析研究,并归结于苏俄和共产国际在远东的活动以及日、俄等国家马克思主义思潮传播的国际契机,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忽视了国内的内在发展需要,其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国内社会革命发展的需要,正如北大教授萧超然所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国际契机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中国共产党是近现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发展结果。

其次,本书认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说法是不可靠的。萧教授则认为相约建党的事件是有原始根据的,这是经过他的不断研究分析,考察当时的报刊等资料得出的结论。

再次,作者认为国内对中共成立史的研究,过于重视回忆录,不重视收集散布于世界各地的第一手资料。对这种观点,作者忽视了在文献资料缺乏的时代,口述史的重要性,当事人对事件的回忆对我们还原历史过程是有很大帮助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这本书,确实是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书,读过之后,会引起我们对一些固有历史看法的思考。书中的一些争议,也会促使我们去继续学习,继续搜集资料来完善。由这本书引起的继续思考,也会加深我们队中共成立这一段历史的了解与认识。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