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为导向课外阅读延伸

2017-03-09 09:00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第八小学张秀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1期
关键词:西沙群岛课外课外阅读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第八小学 张秀红

新的课程标准和新大纲明确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然而,目前小学六年来读的课文才三、四百篇,几十万字。如何组织学生拓展阅读,让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里,沐浴在古今中外的趣事奇谈中;如何让学生有趣味地“攻下”这天文数字般的阅读堡垒,培养好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呢? 我们认为立足语文课本,进行课内拓展,课外延伸的阅读,不失为一项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我们学校正开展《以文本为导向课外阅读延伸》课题,学校语文科组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认真落实课题研究的工作。下面来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课前收集资料,引导课外阅读

教学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预习时让学生搜集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能激发阅读兴趣,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如上《富饶的西沙群岛》前,让学生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学生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包括网上阅读),有的做摘记,有的制作PPT课件介绍西沙群岛,还有的画出了西沙群岛的地理方位图。

上课时根据各自准备的材料交流、汇报。这样让学生获得关于西沙群岛的全面的信息,调动各种感官,激发了阅读欲望,更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扩展教材内涵,激活课外阅读

(一)利用多元化信息,激发阅读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务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小学生对读书对阅读不可能瞬间就“如饥似渴”,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我们根据文章的内容、体裁、作者等情况在揭题时提供多元信息,增加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播下课外阅读的种子,可谓一举多得。

(二)渗透课外内容,拨动阅读心弦

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感悟,在感悟时渗透多种内容,扩大阅读含量,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更深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上播放出精彩的小插曲,有利于阅读感悟。

1.突破难点,自觉感悟

教学的难点老师并不需要讲深讲透,要尝试着让学生自己阅读与教学难点相关的补充材料,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一夜的工作》最后一段:“……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作者只看见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怎么说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的?理解了这一难点,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周总理工作多么劳苦。为突破这一难点,一位老师出示了一份阅读材料(周总理的工作表),孩子们阅读后,知道周总理每天都是这样辛勤地工作。学生再读“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工作的”这一句时,他们脑海中浮现的便不再是一个夜晚的情景,他们“看”到的是一位工作始终繁忙的总理,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2.填补空白,深化理解

法国作家梅里美曾说作诗只能作到七分,其余的三分应该由读者去补充。写文章也是如此。课本中有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读者去感悟。如果我们的老师有激活学生课外储存作补充,恰到好处地填补“空白”,就能促进学生感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鱼游到纸上》,教师问:课文中讲到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到底还有哪些呢?这是一次检验课外阅读的好机会,往往能拨动起阅读的心弦。有的学生介绍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有的介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还有的介绍百岁名医--孙思邈的事迹……这次的阅读分享使学生更懂得才能出自勤奋的道理。

(三)巧妙运用,课内外衔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是为了运用,运用是拓展阅读的目的,课堂上设计形式多样的开放题,学生把自己的课内外积累尽情表达,让课内外知识自然衔接,又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1.设计开方式问题,汇百川以成江海

学习完《题西林壁》后,我们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庐山。学生跨越时空,有的引用古诗“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的仿写诗词“日照庐山云雾,妙趣之横生,山水配飞云,则妙不可言也。仙人指路变蹲猴望信海;天女飞花转彩蝶翩翩,人间绝妙!”有的用图片新闻的形式,有的模仿导游介绍……方法众多,各具特色。成了学生拓展阅读,综合能力的展示课。这样使学生的课内阅读,课外积累,自我感悟来了一个最彻底的检验。加上预习时收集的各种图片、古诗、地理知识,孩子们的“庐山专集”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2.设计迁移性练习,让学生活学活用

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紧迫任务,大量的课外阅读就是学生技能训练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在传授语文技能和知识之后,应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蕴含这些语文技能的文章,使学生能在充裕的时间内通过阅读分析来熟练掌握语文技能。

如上了《赵州桥》一课,在课上学了抓住过渡句归纳段意的方法,在《花钟》里抽出相似的课文段落进行课内阅读,通过找出过渡句,概括前后部分的主要内容,举一反三,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拓展课堂内涵,课外阅读延伸

在课堂收尾处做好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其意义十分深远。

第一,我们可以在结尾处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广阔的空间。如学了《草船借箭》后可以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将相和》后可以让学生阅读《东周列国故事选》。

第二,可针对阅读过程中不能解决的某些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如在阅读《冬眠》这篇文章时,有个同学提出动物冬眠时在野外这么找吃的呢?我就鼓励他们收集各种动物冬眠的资料,有条件的还可搞试验写出研究报告。

第三,举行读书漂流活动、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

第四,写读后感、编《我读书,我快乐》主题手抄报、制作网页等。

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有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有多广阔。因此,语文教学要以文本为导向,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内和课外的学习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西沙群岛课外课外阅读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小满课外班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一株西沙群岛野生诺尼种子内生细菌CICC 10707的分离与多相鉴定
海峡两岸对南沙和西沙群岛主权的共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