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017-03-09 12:44闫玉慧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养老职业专业

闫玉慧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毕节 545007)

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闫玉慧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毕节 545007)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处于主导地位,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论述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思路及原则,并提出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设想和具体内涵,希望能为中医养老服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实现这些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现阶段,我国的中医养老服务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背景下,对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推动养老服务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发挥中医在健康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将对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 构建意义

1.1 理论意义

构建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可为我国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结合人口老龄化对中医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立足我校开展的与中医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养老事业发展经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重点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进行培养的问题。

1.2 现实意义

构建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是探讨解决中国发展中医养老服务所需人才的培养标准、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运行机制等问题。通过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可以推动中医养老服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医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中的优势和作用,从而为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2 构建的思路

2.1 明确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目标

中医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求掌握开展中医养老服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其中,知识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医养老服务专业知识等;能力包括基本业务能力、社会工作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基本业务素质、人文修养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等。要根据中医养老服务岗位对中医养老服务人才的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就业创业能力,并能够在中医养老服务岗位上充分发挥才能。

2.2 课程体系中突出中医养老服务特色

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是构建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任务之一。要以中医养老服务岗位能力分析和职业准入标准为依据,以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以突出中医养老服务特色为主线,充分体现中医养老服务的理念。围绕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并与其相关企业(院)联合编写中医养老服务特色校本教材,开发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另外,还要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比例,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并要结合中医养老服务的专业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

2.3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中医养老服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通过开展中医健康体检、健康评估与健康干预以及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中医传统活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的作用,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与生命质量。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要高度重视并强化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学时比例不能低于总学时的50%。实践教学应包括养老服务机构认知见习、学校实训室技能操作训练、养老服务机构教学见习及毕业实习等各个方面,同时要积极开展校企(院)合作、工学结合。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医养老服务是一门新兴的特色职业,一般学校还没有中医养老服务专业教师,应该建立和完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和奖励制度,并在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建立中医养老服务师资培训基地,开展中医养老服务专业教师培训,促进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等方面的交流,培养业务水平高、敬业精神强、创新能力突出的教育教学领军人才,全面提高中医养老服务的教育教学质量。

3 构建原则

3.1 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中医养老服务现实需要

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坚持与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相统一,并立足于我国社会对中医养老服务持续增长的现实需要,着力培养素质高、有能力、有特色的高级中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而医养结合是推进中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中医在把握健康状态、加强健康管理、养生保健以及康复治疗过程中有突出作用,因此,在医养结合方面中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医养结合模式下的中医养老服务人才非常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提出加快人才培养,推动高校设立健康管理等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专业,着力培养中医临床紧缺人才和中医养生保健等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国家中医管理局与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签署《关于推进中医养老服务发展的合作协议》,提出共同推进中医养老服务及相关产业发展,共同支持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共同规范中医养老服务市场等,以充分发挥中医在健康养老中的优势和作用。

3.2 遵循中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自身成长规律

中医养老服务作为服务领域的一项新兴职业和特色职业,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析中医养老服务自身的特点可以发现,中医养老服务教育应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中医教育的有机融合。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又要反映中医养老服务教育的特殊性,还要体现中医职业教育自身的规律。高等教育注重综合性,养老服务教育注重职业性,中医教育注重特色性。因此,在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实施普通高等教育,还要实施中医养老服务职业教育,更要实施体现中医特色的中医教育。

3.3 注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

中医养老服务的对象是老年人,中医养老服务除了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照料外,还需要提供慢病康复、养生保健、精神慰藉、心理干预等诸多服务,这就要求中医养老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专业素质。也就是说,中医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需要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融合发展,既要注重人才当前的适用性,又要关注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中医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素质教育主要通过人文课程的开展来实现,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德术并重,以德为先,文化育人,把传承中医文化的教学理念贯穿于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专业教育主要通过专业课程的设置来完成,专业课教学要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从事中医养老服务工作的业务能力,并要突出中医养老服务专业特色。

4 框架设想

就目前中国知网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看,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能见到的公开论文较少,且多以强调中医养老保健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探索为主,兼论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中医服务机构设置和人才不足问题。鉴于此,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主要按照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中医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设计,将三年制专科作为中医养老服务人才的重点培养层次。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充分尊重中医养老服务人才成长的规律,充分借鉴中医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融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中医教育于一体,着力培养基础知识够用、人文素养较高、专业能力突出的中医养老服务专门人才,并坚持工学结合、校企(院)合作,完善校企(院)协同育人机制,突出学中做、做中学。

5 具体内涵

5.1 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对接

中医养老服务是一门以人作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学科,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立足学生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中医养老服务为特色,构建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敬业守信、求真务实等精神的培养,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学生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把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5.2 将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对接

根据中医养老服务以人为本的专业特点,在开学初大学生入学教育时,即进行中医养老服务专业思想教育,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把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交服务礼仪及人际沟通能力训练等,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展现中医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特质。

5.3 将职业理论与职业技能对接

结合专业特点,按照“行为规范、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特长突出”的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抓好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以满足岗位需要为宗旨。根据中医养老服务以人为本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树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中医养老服务专业技能,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注重教与学的结合、知识与技能的结合、理论与实训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毕业后能够很好地胜任岗位工作。

5.4 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

为使专业发展与行业需求相对接,成立由医院、行业专家和学校领导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立由毕节多家医疗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团队,共同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组织与管理,构建教学标准体系。以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推进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的深度融合。同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严格实行“双证书”毕业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将相关课程的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实现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保证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5 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学校要建立模拟养老院等校内实训基地,营造学生真实就业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边学、边做。另外,要与具有开展中医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中心等,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制订与企业技术要求、工作流程、管理规范同步的实训指导方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要积极推行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

5.6 将考核评价与职业标准对接

学校要制订中医养老服务教学和实训大纲、技能操作流程与考核评价标准,教师要以中医养老服务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理论知识考核要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主,专业技能考核要以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为主,尤其要突出中医养老服务专业特色,并要求在学生毕业实习前完成,以实现与中医养老服务岗位能力需求对接。毕业实习结束后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进行毕业考试,毕业考试的形式、内容与科目也要与中医养老服务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标准对接。对学生的考核评价逐步推行学分制,针对不同的课程性质和特点,选择闭卷、开卷、机考、讨论、答辩、调查报告、实践操作、专业技能测试、课程论文及社会实践等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形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实现考教分离。

5.7 进行“三创”教育

创业教育是引导中医养老服务专业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把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纳入教育教学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推动中医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动力,中医养老服务专业的学生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在对知识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基础上,在学习方法、知识结构和专业领域里不断创新;创造力的激发是职业技术推陈出新的源泉,采用这样一些教育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专业方面有所创新。

综上所述,构建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中医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中医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按照人才规格满足社会需要、职业能力满足岗位需要、教学组织满足就业需要的基本要求进行构建。同时,通过高职高专层次中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可以推动中医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与改革,提高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匹配度,真正实现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目的。■

G40-03

A

1671-1246(2017)10-0007-03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成果(2016ZC010)

猜你喜欢
养老职业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养生不是养老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养老更无忧了
我爱的职业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