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2017-03-09 14:24湖南省衡南县三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中华教学法教学方法

湖南省衡南县三中 阳 建

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改革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也价值体系教育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内容都蕴涵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地理学科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但在实际地理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教学是相分离的。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地理育人目标,本文研究了在中学地理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地理教学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注重结果,更应注重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组成要素是地理课程标准、专业化地理教师、地理教学资源、学生、教学环境等。地理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过程,是学生地理知识与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在地理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提离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地理育人目标,养成地理核心素养。

一、挖掘地理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地理教材是地理课程实施的载体。地理教材系统由地理课文、地理图像和地理活动部分组成。地理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得地理教材蕴含丰富的人文内容和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恰当的地理知识点中引入相应的传统文化。教师可通过分析和整理地理课文、地理图表和地理活动,深入分析地理知识系统里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想,活化和延伸地理教材,找出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

二、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

地理课程目标是地理课程对学生在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期望达到的程度或水平。地理教学活动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而地理教学目标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地理教学过程,影响地理教学活动效果。地理教学目标作为学生行为变化的预期结果,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引导轨迹、规定结果的重要作用。整个地理教学过程都是为了实现地理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教师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地理教学目标,可以导出有效教学。若教师制定的地理教学目标不合理、不正确,就会产生无效教学。

地理教师只有把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放入地理教学目标中,指示方向、引导教学行为,才会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地理教学目标被认为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所以,地理教师应该树立传统文化教育目标,从地理教学内容、地理知识与地理规律、地理思想中挖掘传统文化内容,从而制定合理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引导地理教学过程。如水循环与洋流"为例,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教材分析、学生学情、教师教学特点和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制定传统文化教育目标: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洋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习水的品质,培养学生"上善若水"的髙尚情操;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在长期的地理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地理教学方法。依照不同的参照,可分为不同的地理教学方法。一般包括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演示法、地图法、板书笔记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谈话法等。但在实际地理教学过程中,部分地理教师使用方法单一,较多的灌输地理知识。学生是发展变化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是完整的人,有自己思维与想法。而填鸭式的教学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地理教学目标。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单一的讲授法或说教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故事法或者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欣赏法与激励法、情景教学法等,适当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使得学生愉悦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综合运用多媒体演示法、感知型、活动型、自主学习型等教学方法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者引入具有特定情绪色彩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也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和崇尚道德、审美倩感的培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榜样法

榜样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人物或者事件来积极影响学生,激励学生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地理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地理教师以身作则,通过地理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文化涵养感染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

3.欣赏教学法

欣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真善美的教学方法。地理课程蕴涵有大量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因素,其中,时空节律美(空间上地理景观的演替)、和谐美,尤其是层次较高的人地协调美是地理学科所特有的。在地理课堂中可以通过欣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特殊的审美意识与品格。如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可以在多媒体中展示不同讳度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环境的时空节律美,体验自然美,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品性。欣赏中国的名景,使得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中华大地上秀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自然而然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増强民族自豪感。

(本文系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价值教育的校本化研究》衡南三中子课题核心成果)

猜你喜欢
中华教学法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