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批评学生的艺术

2017-03-09 14:24广东省开平市长沙梁金山小学司徒国松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3期
关键词:老远美丽效果

广东省开平市长沙梁金山小学 司徒国松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的性格、习惯、思想、行为完美无缺的情况是不存在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成人”。对那些学生自己尚未察觉或显而易见的缺点,老师有义务、有责任予以规劝和提醒。若规劝和提醒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该生还未形成正确的内部动机,老师就要使用批评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醒悟和悔过。

批评是对学生不恰当的思想行为给予否定评价的方法。和表扬一样,它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的目的是唤起学生的警觉,引起学生对所犯错误的反思,激起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的愿望。批评的出发点还在于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批评,激发他们承认和改正错误的勇气、信心和决心。

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忠言逆耳”的现象。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师没有了解学生的心理,没有掌握批评学生的诀窍,有时恨铁不成钢,指辞过分激烈,导致学生的情绪对立,出现“药轻则无效,药重则伤人”的后果。因而,老师欲使批评学生的忠言由“逆耳”变成“顺耳”,使批评真正成为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就必须讲究批评艺术。

我从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出以下教育批评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动之以情的批评

古人云:“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日本谚语说:“讲一百条理由比不上一句动人的话更容易改变人心。”人是有感情的,任何批评不用情感去润滑,只是一味硬邦邦的去讲道理,学生往往难以入耳。“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方能动人心。只有动之以情,情理并重的批评语言,才是苦口良药,学生才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语言以情感为载体,会使自己的语言像钥匙,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像火炬,能照亮学生人生的道理;像种子,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育学生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候“硬攻不如软取”。风趣幽默,因势利导、动之以情的批评话语,更能促使学生自我否定,接受批评。这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批评教育方式。

二、带表扬式的批评

这种批评其实也就是“表扬式批评”或“微笑式批评”,它是通过表扬的手段达到批评的目的。这种方式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接受批评,在感受正面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老师的批评信息,在自我领悟中逐步实现自身的转变。美国著名学者夏布说过:“我发现无论如何伟大或尊贵的人,他们和平常人一样,在受认可的情况下,更能奋发工作,效果也更好。”这是告诉我们,批评教育学生以正面肯定为主,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身上的消极因素而把自身的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出来。

这种带表扬式的批评尤其适合于对自尊心强的学生和后进生的批评教育。

三、触发感情的批评

这种批评也可以理解为“暗示”批评。所谓“暗示”批评就是对学生进行批评的时候,不当面直接指出其缺点错误,而用暗示的方式点拨学生,让学生自己察觉到不足与错误,达到教育的目的。

暗示批评的作用在于通过暗示引导学生“内省”,在内省的过程中认识问题,并加以改正,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这样既达到批评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增强了教育的效果。同时,由于尊重和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不会使学生产生抵抗情绪和逆反心理,学生一般都乐于接受。

我担任九年级尖子班的班主任时。刚开学不久,发现班上的女生普遍迷上了化妆打扮。于是,我专门召集女生开班会课。会上,我只字不提,只给她们发了份资料,资料上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两个女孩子在一起争论:花为什么迷人?第一个说:“因为花美丽!”第二个说:“因为花芳香!”第一个说:“美丽迷人,它是一道风景!”第二个反驳说:“可美丽挺无奈,说败就败!”第一个挺生气:“芳香连看都看不到,难道不是更无奈?”第二个坦然:“为什么非要让人看到呢?你想啊!离得老远老远就能闻得到,难道不是更有魅力?”第一个无话可说,沉默了……转眼过了好多年,爱打扮的变老了,当她拥有花的美丽时,她忘了学本事。于是,一旦那魅力凋了,她也就只能无奈地看着脸上的皱纹,深深地叹着气。爱学习的也变老了,尽管她当年没有花的美丽,单她却坚信自己可以拥有花的清香,为了这,她一直在坚持学习,并终于取得辉煌的成就——那意味着成功的花香,传得老远老远。又过了好多年,当第一个听到第二个的消息时,哭了,她挺后悔:当自己是花时,忘记了做一个有香味的女孩子……

聪明的女生们看了这个故事,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并悄悄改正了一心迷恋打扮的毛病。这样的批评不仅不伤害学生的自尊,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真是事半功倍。

这种方式,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思想敏捷、疑虑心重的学生比较适宜。

四、对比式的批评

“对比式批评是借助他人他事的客观形象,运动对比烘托出批评的内容,使被批评者感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而自我调节、改正自己的错误。”这种批评方式,不必指名道姓,直接说出受批评者是谁,避免了尴尬局面的发生,而是通过表扬别的同学,旁敲侧击,依靠外部的动力,达到教育的效果。

如课堂上,某个学生搞小动作,不专心听讲。老师不要急于点名批评他,可先停下来不讲课,把几位认真听课的同学表扬一番,同时,学生们的注意力也会帮你达到教育的目的,搞小动作的学生听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怪不好意思的,从而自觉地专心听讲。这种寓贬于褒的对比式的批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易于接受,效果也挺好。

这种方式适用于经历浅、自我觉悟和自我意识稍差,理智感较弱,易感化的学生。

诚然,教育教学工作不是一味的教育批评学生,而是一门育人的生活艺术。所以,教育批评学生的方式绝不止以上几种,以上方法只是个人的一点体会。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性格各不相同,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多想一想,因人而异采取恰当的方法,使受教育者如沐春风,如饮甘霖,使灵与感都得到升华,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老远美丽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梦话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路口
娘都不认识了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美丽的春天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