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要闻 Economy News

2017-03-09 18:33
绿色包装 2017年9期
关键词:印刷绿色

经济要闻 Economy News

五部委联合发布《进口废物管理目录》(2017年)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纺织原料等纷纷入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对现行的《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和《非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进行了调整和修订:

将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8个品种)、未经分拣的废纸(1个品种)、废纺织原料(11个品种)、钒渣(4个品种)等4类24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整列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

本公告自2017年12月31日起执行。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2014年第80号公告,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2017年第3号公告同时废止。

环保部发布关于《造纸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完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指导污染防治,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引导造纸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环境保护部组织制定了《造纸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政策提出,造纸工业应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清洁生产,注重节能减排,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开展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综合防治,构建全防全控污染防治体系。

环保部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近日,环境保护部发布《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环规财函[2017]172号),明文要求排污者担负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并根据污染物种类、数量和浓度,承担污染治理费用。

第三方治理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排污单位的委托要求,承担合同约定的污染治理责任。排污者与第三方治理单位通过合同约定,建立相互督促、共同负责的市场运行机制。

环境保护部在实施意见中明确了第三方治理责任。在责任界定方面:排污单位承担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第三方治理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合同约定的责任。

第三方治理单位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政府或排污单位可委托各方共同认可的环境检测机构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作为合同约定的治理费用的支付依据。

排污单位与第三方治理单位应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不得无故停运。因改造、更新、维护、维修环保设施或其他特殊情况需暂停环保设施运行的,第三方治理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向排污单位报告。

第三方治理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建立台账记录,记录环保设施运行和维护情况、在线监测数据等能够反映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必要材料。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鼓励第三方治理信息公开,构建第三方治理信息平台。鼓励第三方治理单位在平台公开本单位基本情况、第三方治理项目内容、项目验收情况等内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及时公开随机抽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和投诉受理机制。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可委托专业机构对第三方治理单位的污染治理效果进行评估,依法依规公布治理效果不达标、技术服务能力弱、运营管理水平低、综合信用差的第三方治理单位名单。研究将第三方治理单位违法违规信息纳入相关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在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试点实施限期第三方治理,对因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要求,被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且拒不自行治理污染的排污单位,环境保护部门在依法处罚的同时,可督促其实施限期第三方治理。

培育企业污染治理新模式。积极推行资源化处置方式,探索效益共享型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模式。鼓励第三方治理单位提供包括环境污染问题诊断、污染治理方案编制、污染物排放监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营及维护等活动在内的环境综合服务。

以工业园区等工业集聚区为突破口,鼓励引入第三方治理单位,对区内企业污水、固体废弃物等进行一体化集中治理。

支持第三方治理单位参与排污权交易。第三方治理取得的污染物减排量,计入排污单位的排污权账户,由排污单位作为排污权的交易和收益主体。支持第三方治理单位通过合同约定,合理分享排污单位排污权交易收益。

实施意见提出,鼓励绿色金融创新。鼓励地方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为第三方治理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探索引入第三方支付机制,依环境绩效付费,保障排污单位和第三方治理单位权益。依法依规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鼓励保险机构发挥在环境风险防范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企业开展“环保体检”。

政府下紧急通知,叫停环保整改一刀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第682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备案环境影响登记表,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自10月1日起,全国所有企业环评相关的申请、审核、报表等费用全免。

而且企业上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10日内,政府必须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逾期未通知的,视为审核同意。

今年环保的下半年也将是洗牌最残酷的半年,一刀切现象极为严重,厂家被关停整治,原材料价格暴涨,即使连续多轮涨价,也未必能买到货,地区间价格差距太大,从“比低价”正式转向“比没货”“比高价”!

环保督查来了,小厂关闭,大厂检修。国家从未规定“一刀切”环保,却为什么引来大片地区的怨声载道?据了解,8月17日义乌各大饰品群连续爆料,传言商贸城下午将有环保局检查,还在市场内抓人。此消息经市场内部一传,大家都很恐慌,纷纷关门。后来经过证实,检查是真,但抓人是假。

环境保护部日前举行8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别涛就有的地方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表示,环保部从来没有要求环保部门在实行管控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相反环保部有两个态度是明确的:

一个是反对部分地方,在平时疏于监管,使违法企业长期存在,污染环境。这种现象环保部是坚决反对的,因为它表现为不作为。

第二个反对地方部门平时不作为,到了环保督查检查巡查的时候,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片面处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这是严重的不负责任,也是滥作为。

我们反对平时不作为,也反对检查时的滥作为。

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进驻完成,标志着全国各省(区、市)督察全覆盖目标的实现。

然而在这次环保风暴中,四川、山东和海南等地区却相继发布通知,叫停环保整改一刀切,将动辄约谈、问责、罚款、取缔和关停等措施轮番轰炸的环保督查撕开一道口子。

事实上,早在几个月前,就有人撰文质疑环保风暴“一刀切”,同时,也有人细数环保执法“七宗罪”,认为环保督查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整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但也因简单粗暴、过于绝对,产生了较大的民生问题。

四川、山东、海南紧急叫停整改一刀切。

日前,成都市委办公厅、成都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扎实做好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的紧急通知》,要求对涉及污染的企业要分类处理,决不能简单一关了之。

通知指出,当前,个别区(市、县)、市级有关部门在问题整改中,存在认识不到位、方法简单片面、措施不细不实现象。对此,成都市要求,各区(市、县)、市级相关部门既不能矫枉过正,也不能以偏概全,决不能简单一关了之。

通知主要强调了三个“决不允许”:

决不允许通过“发通知、打招呼”等临时性关停方式应付环保督察;

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命令主义敷衍环保督察;

决不允许借环保督察名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群众正常生活。

对该类行为,一经查实,要依法问责。成都要求各区(市、县)、市级相关部门要对照各自工作措施、群众诉求立即开展自查自纠,而且迅速传达落实到村、社区和每一家企业;对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误解误读、仍不纠正的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工信部开展绿色设计产品市场化推广机制研究

为贯彻“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工信部开展了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提出要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大力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以点带面,加快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低耗、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设计产品,到2020年要力争开发推广万种绿色设计产品。

推广和应用绿色设计产品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和企业绿色化发展,实现经济绿色增长,构建绿色经济新常态的有效手段,是营造绿色生活方式,为公众消费提供安全保障,提升生活品质的主要途径。但就目前来看,绿色设计产品还未真正实现有效的市场销售模式,一方面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较大压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绿色设计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很难形成良性循环。

受工信部委托,促进会将对绿色设计产品在市场化推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绿色产品转换为绿色消费的多种推广渠道,打通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连通环节,并在工信部指导下,组织有关专家充分讨论政府、企业、消费者、媒体等在绿色设计产品的推广中的作用,对电商平台、绿色金融、宣传、政府招标等方面的机制进行研究,探索绿色设计产品的市场化推广的多种途径和创新模式,建立绿色设计产品市场化推广机制,倡导并推动形成绿色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国家邮政局审议通过两项标准

国家邮政局局长审议和原则通过《邮政业封装用胶带第1部分:普通胶带》和《邮政业封装用胶带第2部分:生物降解胶带》两项标准、《国家邮政局关于深入开展违法寄递危险化学品整治工作的通知》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寄递渠道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

会议指出,环境问题是全社会面临的共性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国家邮政局提出加快建设“绿色邮政”的战略思路以来,全行业在推进邮件快件绿色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两项标准的制订是邮政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可以有效提高邮件快件包装领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包装耗用量,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要积极引导企业使用环保包材,履行社会责任,着力推动行业绿色健康发展;要加强源头治理,引导企业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耗材;要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邮快件包装的使用与回收,共同促进邮快件包装的绿色化进程。

我国拟禁用不符合标准的农用薄膜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进行初审。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草案第27条增加了一款“禁止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农用薄膜”,在草案第28条“国家支持农业生产者采取下列生态农业和土壤改良措施”中又增加一项:“使用生物可降解农膜”。

两个新内容均源于陈舒等13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 《土壤污染防治法(征求意见稿草案)》的修改建议。代表们针对农业投入品包装物的回收处理问题,建议国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支持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推广使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农用地膜污染是中国的三大耕地面源污染之一,中国也是全球使用地膜面积最大,农业种植最依赖地膜的国家。最初向中国输出地膜技术的日本,一般地膜的厚度在15微米至20微米,而中国大规模使用的地膜为4微米至6微米,更新前的国标为8微米,现在改为10微米,但仍无法杜绝地膜残留在土壤中。

推行地膜残膜回收技术,目前就全国范围来看,每亩的行政成本在80元左右,经过残膜回收后,地膜残留率仍普遍在20%以上。令代表们担心的是,目前尚缺少普遍适用于各种农耕方式的地膜残膜回收机械;对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小,耕地较少连接成片的地区,如中部和东部地区,在务农的劳动力逐渐缺失和老年化的大趋势下,更难以推行使用人工或机械回收地膜的模式;而对于多山或丘陵地区,如云贵川等西南地区,更是基本上不存在实现地膜回收的可能性。因此,陈舒等代表提出:“大力推广生物降解地膜,才是根治中国残膜污染的根本途径。”

陈舒收到全国人大环资委办公室发来的代表建议办理回复。她欣喜地看到代表们的建议被采纳。同时,草案还设专章规定土壤污染的预防,专门条款规定对投入品污染土壤的预防措施。

《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发布

近日,在《塑料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基础上,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编制了《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塑料加工业呈现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和微成型发展趋势。功能化既是塑料制品具有明显优势的特有属性,更是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是塑料加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性产业的重要标志。轻量化伴随低碳经济同步到来,飞机、汽车和轨道交通等的轻量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材料和工艺已不能满足要求,新的环境友好、轻质高强材料加工成型技术成为实现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生态化是充分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生产生物质降解塑料和生物基塑料,促进塑料加工业向环保、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微成型作为聚合物微纳尺度制造科学的前沿技术,在光电通讯、影像传输、信息储备、医疗器械和高端复杂结构零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是塑料加工业精密智能装备、模具和先进成型工艺的集中体现。

主要目标包括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加科技资源总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节能减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任务有加快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和技术储备,努力缩小差距;组织突破共性关键技术,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示范;加快重点塑料加工装备研发,提高装备自主化水平;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加快新型工艺研发,加大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推动安全工程体系建设,保障食品和环境安全;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提高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推进塑料加工业智能转型。

印刷复制业坚挺新闻出版支柱地位2016年实现营收12711.6亿元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新闻出版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3595.8亿元,较2015年增加1939.9亿元,增长9%。

其中,印刷复制业2016年实现营收12711.6亿元,增长3.81%。从占比来看,印刷复制占全行业营收的53.87%,仍是新闻出版业的支柱产业;从增速来看,与2015年的4.3%相比,增速趋缓,印刷复制业的内生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从印刷复制内部构成来看,出版物印刷实现营收1605.46亿元,增长3.28%,占比12.63%;包装装潢印刷营收9712.74亿元,增长4.99%,占比76.41%;其他印刷品印刷1084.49亿元,下降0.82%,占比8.53%。

在12711.6亿元的大盘子中,包装装潢印刷优势明显。包装装潢印刷所占比重还稳定上升,增长0.86%,出版物印刷和其他印刷品印刷则略微下降。其中,就出版物印刷来说,图书出版总印数和总印张继2015年回升后继续增长4.3%和4.6%,达到90.4亿册(张)和777.2亿印张,令图书印刷企业信心倍增。而期刊和报纸印刷企业则相对困难,期刊出版总印数和总印张分别下降6.3%和9.4%,报纸出版总印数和总印张降幅则达到9.3%和18.5%。

而在营收与利润的指标中,包装装潢印刷也是唯一“双升”的类别,其营收和利润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4.99%和4.85%,达到9712.74亿元和629.35亿元。

在印刷复制企业中,民营企业营收占全部营收的89.5%,较2015年提高0.9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占89.3%,提高0.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占90.3%,提高0.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占比继续提高,说明社会资本参与印刷复制活动更趋活跃。

相比较来说,国有全资企业则表现欠佳,其营收占行业营收的3.6%,较2015年减少0.6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占行业资产总额的3.6%,减少0.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占行业利润总额的2.7%,减少0.3个百分点,均呈现下降趋势。

报告显示,2016年,12家印刷集团拥有资产总额108.6亿元,增加3.4亿元,资产规模有所扩大。但营收和利润总额双降,12家印刷集团实现营收54.0亿元,较2015年减少3.6亿元,降低6.2%;实现利润总额1.0亿元,减少1.7亿元,降低63.0%。与2016年40家图书出版集团实现两位数增长、27家发行集团快速增长相比,印刷集团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稍显动力不足。

在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排名前十的印刷集团中,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仍位居前三名的位置不变。值得一提的是,广西正泰彩印包装有限责任公司跻身前十,位列第十名。

除了印刷产业集团化经营,上市公司的业绩亦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在中国内地上市的10家印刷公司2016年股市总市值、资产总额、营收、利润总额分别为1390.4亿元、600.7亿元、298.0亿元、34.9亿元。其中,市值674.35亿元的康得新不仅位列10家印刷上市公司之首,亦夺得33家内地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市值榜首。紫江企业、劲嘉股份、东港股份也荣登出版传媒公司以其他经济指标排名的前十名榜单。

印刷上市公司产出和利润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毛利率稳固提升。究其原因,转型升级成为业绩增长的关键。比如康得新投入5.4亿元研发经费用于高分子材料产品改良和调整,光学膜销售收入75.2亿元,大幅提高27.2%,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80%,成为拉动公司业绩的主要动力。鸿博股份则在提升主营业务产业链的同时推进智能IC卡、物联网、电子彩票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公司票证产品业务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39.5%。

塑料废品回收潜力巨大

我国2015年塑料制品产量共7560.9万吨,2016年是7717.19万吨,呈上升趋势。但进口的废塑料是2014年825万吨,2015年和2016年均为735万吨,其中PE和PET所占比例最大,均为34.5%。所以进口废塑料转换成原料,在塑料制品所需原料中占的比例不足10%,不算很大。

我们国家每年产生的塑料废弃物已接近3000万吨,恐怖的是回收率不到10%,绝大部分被填埋、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在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方面,其实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回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潜力也是巨大的。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我国废塑料行业由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等共同管理。因为行业归口不明确,致使缺乏行业指导、技术规范。塑料回收没有明确的回收体系,企业回收难度加大。

第二,我国在宏观层面还没有对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的综合规划,缺乏具体政策扶持,缺乏废塑料分类技术规范,缺乏对采购使用废塑料和达到产品安全要求企业的认定和鼓励。相关制度不健全,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废旧塑料回收行业长期以来呈低水平徘徊状况。

第三,我国塑料回收主要以物理再生为主,和国际上的物理再生、能量回收、化学还原和用作固体燃料等方法相差甚远,绝大多数废塑料回收在处理工艺落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持续加强,和这次塑料固废物进口的全面叫停,国内塑料回收行业会不会得到发展机遇,这个行业的春天会不会来临?我们拭目以待。

“绿色包裹”国内正式落地包装行业一年恐丢失几百亿订单

2016年6月13日,马云旗下的菜鸟网络宣布联合32家中国和全球合作伙伴启动菜鸟绿色联盟“绿动计划”,承诺到2020年替换50%的包装材料。如果计划完全执行,快递行业将失百亿订单,不少业内人士都觉得此言危言耸听,然而狼真的来了。从8月1日起,在上海和南京使用菜鸟包裹寄件的用户,都有机会享受到完全可降解的绿色包裹,为环保尽一份力。

绿色物流已经成为行业共识。7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国家将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这是物流绿色行动首次写入国务院文件,上升到国家高度。菜鸟已开启“绿动计划”,5年内更换一半包装材料。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3年的菜鸟网络,是由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和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金50亿元,马云任董事长,于计划第一期投资1000亿元,第二期投资2000亿元,立志要打造一个“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

作为阿里巴巴集团中与淘宝电商系、蚂蚁金服并重的三大战略之一,菜鸟网络的战略是“打造像水电煤一样的智能物流网络”。菜鸟网络通过接入快递公司、仓配服务商、日日顺、苏宁物流和落地配公司等,已经实现全国超过70%的快递包裹、数千家国内外物流、仓储公司和170万物流还有配送人员都在菜鸟数据平台上的运转。

计划若完全执行,塑料薄膜行业一年恐丢失几百亿订单!“菜鸟就是要联合行业合作伙伴一起,做大家过去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尽管制定行业绿色标准和推广环保包材会使成本上升,但还是要去做。”菜鸟网络CEO童文红在内部强调。她也呼吁全行业包括消费者一起努力,促使整个物流行业绿色起来。此前有专家称,按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206亿件核算,初步估算去年消耗了编织袋29.6亿条、塑料袋82.6亿个、包装箱99亿个、胶带169.5亿米和缓冲物29.7亿个。

近几年,随着电商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递包装业务养活了全国不计其数的包装厂,如果新的快递包装标准弃用塑料袋,意味着塑料薄膜行业一年要丢失几百亿塑料袋订单!

猜你喜欢
印刷绿色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环保
印刷:让书籍更普及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出版物印刷将是喷墨印刷应用新的爆发领域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绿色印刷
全数字化无版印刷——印刷工业颠覆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