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在思品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

2017-03-09 14:08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龙坡中学岑健生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
关键词:班集体思想品德生活化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龙坡中学 岑健生

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而《思想品德》教材是围绕初中学生的生活来组织编写的,教材内容体现了生活化的课程理念。教材通过生活主题去组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淡化学科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我们把思想品德融入生活,紧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自我教育,内化自己的道德情感,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把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

一、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

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但由于地域、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等的差异,有的故事仍然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一方面将学生自己身边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经验作为最鲜活的教育资源,对教材的部分内容重新整合,注重以“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实现积极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我们注意通过多媒体课件、课本剧等形式,使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努力活化教学内容。

如在教学《融入新集体》一课,我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感,单靠说教很难让学生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班级成员的共同努力。所以,在课前我将学生军训时的图片资料配上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让学生观看,一遍遍的喊口号、踏步齐走、摆军姿……烈日下,同学们汗流浃背,但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坚持训练,以自己良好的表现来为班级争荣誉。从而引导学生从“我”“我的感受”说起,让学生亲身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然后以学生的周考,文明班的评比作为线索,通过活动“你说我说”“我的班我做主”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出:建设良好的班集体需要共同的奋斗目标、严明的纪律和班级成员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课堂上学生说的,老师讲的,无不是学生自己身边经历的的生活,这样将教学内容紧贴学生的实际,回归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从体验中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思品教材体例编排上活动内容化、内容生活化的特点设计一些生活话题,将学生融入到生活情境之中,通过生活引路,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探究生活。

二、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其思想开放、思维会较为的活跃,容易产生联想和灵感,容易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这时的学生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可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

同样以《融入新集体》一课为例,在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师生之间就以讨论的形式,围绕“我喜欢什么样的班集体”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并把讨论结果作为我班在文明班评比时的目标和达标要求,让学生对良好的班集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在“你说我说”这一环节中,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列举影响文明班评比的正反事例,导入活动“我的班我做主”,教师参与到整个讨论过程,边提示边提出意见,再由学生自己总结,通过创设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也就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变得有血有肉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三、拓展延伸生活化

中国有句古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充分说明实践体验的重要性。学生只有经过丰富的生活体验,不断积累,才能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也就是说,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所学得的知识,明白道理,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开放课堂,开展实践型的体验学习,打破传统教学在时空方面的限制,把课堂向野外、社会延伸,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合一,发挥其整体功能,让学生“回归生活”,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学校展示活动;家庭联系活动;社区实践活动等。

总而言之,品德课不再是传统的枯燥无味的“说教课”,“生活化”的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一个个来自“生活”的真实事例感动着他们幼小的心灵;一个个来自“生活”的真实情境唤醒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个个来自“生活”的疑难问题激起了他们思维的碰撞……“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享受了具体、丰富的道德训练,发展了他们的道德智慧,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触动了情弦,激活了思维,唤醒了他们生命深处沉睡的自我意识,促进了学生品德的自主构建,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卢梭说过:现实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唯一动力。生活赋予了教学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生活也使教学精彩纷呈,生机盎然,生活同时也成了教学最大的动力。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让充满生活味的教学给思想品德课涂上“七色彩虹”。

猜你喜欢
班集体思想品德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我爱我的班集体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