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2017-03-09 14:08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姬堂小学朱伟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
关键词:黄埔区诗意德育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姬堂小学 朱伟华

我校,广州市黄埔区姬堂小学,坐落于姬堂村旁边,“姬堂”的名字源于周姓,周姓是宋代大理学家周敦颐第10传裔孙周康养族人后人,因为周姓源自姬姓,所以村名定为姬堂。学校自2006年提出了“诗意栖息校园”的办学理念后,一直致力于诗意校园文化背景的德育课程的实践和探索,以传承宋朝大儒周敦颐的“莲花”精神为目标,打造“莲润姬小 堂堂立人”的学校德育课程,让“荷品.诗意”的德育课程引领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课程的品质就是学校的品质,课程体系的设置对整个学校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课程建设的特色和维度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因此,我校的德育课程就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方人文资源,统整有形和无形的德育资源,在课程建设上积累一点点经验。

一、借助诗意校园,引入诗社资源

学校支持创立“爱莲诗社”,由少先队建设诗社课程,每月一次大型活动,结合传统节日等进行校外采风,进行即兴诗歌创作。隔周进行年级活动,同年部的孩子根据本周学校的才艺展示或者日常的观察,进行诗歌创作,可长可短。活动中的优秀作品,选编成册,印发给孩子,激励孩子的创诗热情。学校师生连续参加广州市举办的“诗润南国”大赛,有多人次获奖。

我校的教学楼大堂长廊中,高挂着美轮美奂而醒目的名言警句,学生每经过这里,都能感受到诗意的洗礼,置身其中,一股热爱生命的热情油然而生。

二、借助文化传承,引进经典资源

每天清晨,走进校园,都会听到朗朗书声。由学校教师编撰的校本教材之《经典润泽生命之荷叶田田》,搜集整理出爱莲说系列、莲的诗词赏析、莲的美文故事传说等篇章,作品中分必修和选修,以适应不同的学生。每天定时诵读:一二年级在语文课堂上抽出10分钟时间,三四年级抽出五分钟时间读经典,除了抽出课堂时间之外,全校利用午读时间进行阅读及背诵经典著作。此外,学校还不定时将师生所创作的诗歌结集成册,印发给学生,进行诵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诵读中,一个个情趣盎然的读书故事,娓娓道来;一份份真挚的读书之情,款款而出,体现了扎实的语言功底,向我们倾诉着畅游书海的无限乐趣,也展示了一个读书少年在学习成长道路上的收获。同时,通过孩子们诵读“莲”的经典古文,让孩子感受花之君子——莲的形象,感悟莲的品质,并且让孩子为古诗文配画,悬挂在校园的文化墙,让莲之形象植根于师生的心中。传统文化因为其独特魅力愈久弥香,让孩子们接触传统文化不仅是有益的继承,更会赢得创造的发展。

三、借助第二课堂,引进特色资源

为了进一步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求知探索意识,展示青少年的想象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少先队员的主人翁意识,我校坚持开展了科技创新系列活动,例如无线电测向小组的学生,多次参加省、市、区级比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两次承办市、区的四驱车拼装赛等。在科艺节上,还有学生撰写的科普小论文,小发明创作,科学小调查,创作绘画等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区等不同层次的奖项。学校现有鼓号队、合唱队成员也活跃了校园的舞台。

学校的兴趣活动课程精彩纷呈,有周五下午的自由选修课程:田径类、足球、科技、美术、合唱、

网格花、语言艺术、书法、鼓号、电影、网络信息等;还有每天一次大课间活动、冬天跑操活动;节日课程即德育课程,有读书节、科艺节、体育节、才艺节、校园心理课本剧展示节等。

四、借助村民插头优势,引进家乡资源

由于姬堂村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经常会在春节等盛大节日展示醒狮队,经姬堂社区协调,姬堂小学与黄埔区大众武术协会合作在四年级开展舞龙舞狮项目的训练。舞龙舞狮这种民族传统文化走进课堂,由于学生亲自参与,零距离接触,所以能够切身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风采,已固定成为了学校校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项目学生每周都有一节课舞龙舞狮。剪窗花、十字绣,孩子们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精彩,二年级两个班在家长资源的支持下,进行软笔书法的练习,并形成班级特色文化。

猜你喜欢
黄埔区诗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诗意地栖居
《中国德育》
黄埔区会元学校:元宵义卖助献爱心
搜城
黄埔区
冬日浪漫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被耽搁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