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的心理定位和调整

2017-03-09 09:00广东省罗定市龙湾中学李华海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后进生定位

广东省罗定市龙湾中学 李华海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他经常迟到,逃课,在课堂上 不是说话、睡觉,就是搞恶作剧,顶撞老师,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我找他谈话,他却非常神气,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就是这样,看你老师能把我怎样?

很明显,这个学生已经是“老油条”了,他早已把自己定位在“差”“坏”学生的行列。他明知道自己后进而毫无羞耻之心,相反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还故作神气。为啥如此?其实他的推理很简单:我是一个坏学生 坏学生就不怕做坏事。所以他故意做坏事,搞恶作剧,破罐破摔。这样,如果老师还是一味地批评他,必然会进一步强化他是“坏学生”的心理定位,使他越来越差,难于转化。

这种心理定位错误的学生,极为需要我们老师帮助其纠正心理偏差,重新定位。我问他:“那么,你是坏学生了?”他瞪大眼睛:“我还不够坏?”我轻描淡写:“你杀过人?”“没有。”“你放过火?”“没有。”“你被公安局抓过?”“没有”。他一一否定,我抓紧时间反问:“那你怎称得上是坏学生?”显然,他一下子还真的没法转过弯来。我继续帮他分析其优缺点,让他知道自己并非一无是处。结束谈话是,他带着深思的神情走了。后来,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才第一次听到,我不是坏学生,其实我本来就不是坏学生,我过去的所作所为也太傻了。后来,这个学生转变得很好,还成了班的宣传委员呢。

这个事例给我们一个启示:心理定位正确与否,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取向构成极大的影响。心理定位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自我心理评价,是综合了自己的言行特征以及外界的评价后形成的稳固的位置认定。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就是因为他们从心理上认定自己是后进生,用后进生的行为标准来衡量自己,不求上进而造成的。

后进生形成错误心理定位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学生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他们总是生活在一个社会的大环境、大气候之中,社会中的许多因素尤其是社会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当前社会对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评价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人们评价一个学生往往仅从其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判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在班的排名靠后,考不上公认的好学校,就是差生,而不管你有什么特长和爱好。结果导致有许多学生一旦学习上不去,被拉下来,也就全盘否定自己,把自己定位在后进生的行列,长期按后进生的行为模式来要求自己,放任自己的言行,结果成了真正的后进生。有调查显示,所谓后进生有85%是从学习成绩差开始的。

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心理定位影响极大。有些家长不能全面地分析孩子的心理特征,不能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经常随意地对孩子做出一些不适当的评价。也有些家长总是将孩子以前的学习成绩和他现在的成绩作比较,只要孩子考少了几个分数,就责骂孩子退步了,而与此同时却对他的过去津津乐道,结果也使学生认为自己真的不行了。这样经常反复的错误评价,导致了学生错误心理定位的形成。

学校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心理定位的形成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如果学校教育失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准确、中肯,老师对不同学生的评价标准不一,老师的偏爱和成见等,都容易人为地造成有些学生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另外老师经常考试排队,使那些常处于后列的学生也会认会自己很无能,是后进生。在集体生活中,后进生因为经常违反纪律而被老师批评,加上学生群体舆论的评价导向,更使他们错误的心理定位进一步得到强化。

个人因素。后进生一般来说都是意志较为薄弱,耐性不足,注意力和兴趣不够集中,往往是一方面学习成绩一般,难以在集体中取得有利的地位,难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不能获得足够的鼓励而建立心理优势;另一方面还经常因好动、违纪而遭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所以,无论在学校或家庭,他们受到的总是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长此以往,他们就认定自己已无药可救,前途暗淡,进而破罐破摔,形成 “我是后进生” 的心理定位。

转化后进生,这在班主任工作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和体会更多的是从做法上加以总结,未能从心理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彻底转化后进生,一定要彻底改变后进生的心理定位。

那么,如何帮助后进生矫正错误的心理定位呢?

首先,矫正后进生的心理定位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紧密配合。学生心理定位的改变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的工程,一定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全面合作。后进生比一般学生更需要表扬和鼓励,他们对评价非常敏感。如果他们在家里和在学校里受到评价不同,就很容易产生怀疑,这会扰乱他们的自我认识,妨碍他们的自我评价,因而老师和家长必须要注意评价的统一性。同时,老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群体的舆论,使学生的评价尽量和老师保持一致。

其次,老师和家长必须全面系统地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对他们各方面的情况要全方位地了解,对他们的评价要准确而中肯。一般来说,学生对老师和家长较为信服,甚至可以说是崇拜,有时老师和家长一句随口而出的语言,一个不经意的评价,甚至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等,都容易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心理定位造成重大的影响。因而,注意寻找和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经常给后进生进行积极的暗示,经常鼓励表扬后进生,经常帮助后进生分析他们长处和短处,后进生就容易形成新自我认识,重新进行正确的心理定位。

再次,心理定位是学生在长期、反复的评价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要重新定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解决问题不能急躁,应当遵循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要坚信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要有恒心和耐心,循序渐进,不怕反复。在不同时期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全方位地指导后进生,长期不懈地给予后进生和风细雨式的鼓励。

后进生不认为自己后进了,就会按新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逐步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愉快地接受老师与同学的帮助和教育,这时我们再把心理教育和其他教育方式融为一体,做细致的工作,就能彻底转化后进生。所以说,矫正学生的心理定位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后进生定位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名落孙山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如何对待后进生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