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官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2017-03-09 09:00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1期
关键词:弦乐乐器感官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 韩 旭

初中音乐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课程。音乐教学与其它艺术形式相交融,动用听觉体验(音乐)、视觉冲击(美术)、肢体动作刺激(表演)等感官艺术,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即多感官教学模式。通过多感官教学模式,引发学生更好的进行音乐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在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上的审美能力。

一、听觉语言与肢体反射——音乐与指挥

将班级教学的传统欣赏形式转化为由听觉感官与肢体主导——管弦乐队模拟演奏的形式,是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方法,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学生在整堂欣赏课中的参与度和初级鉴赏能力。以管弦乐各乐器组为单位,将全班分为:弦乐1组,弦乐2组,木管组,铜管1组,铜管2组,打击乐组。

以七年级为例,首先,教师需要向整个管弦乐队(班级)介绍各个乐器组的乐器,以及他们所属乐器组。成员需要从视频中了解本组乐器的外观、音色特点和演奏方式,而这些都在整曲分段欣赏的过程中渗透进行。

当出现本组乐器时,本组演奏者需要立即做出判断,胸有成竹的举起手,学生作为独立的音响个体出现时,组内各个“乐器”在进行比学赶争超,谁是第一个灵敏的耳朵很重要;学生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时,本组所有“乐器”迅速抱团,不离不弃,一个举手就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信念只有一个:本组乐器一个都不能落下。

其次,在乐段欣赏中,要充分发挥指挥的引导性。在音乐进行时,指挥要把自己对乐曲的内心感受传达给每一位同学,不仅用语言,更是通过手臂、手指、眼睛、脸部表情和一切可以表现的指挥技术,与每个乐器组成员保持一种感情上的交流。例如,欣赏【林中狩猎】音乐时,作为乐队指挥,教师的表情和动作引领着弦乐组,当弦乐组的同学举手高度低于铜管组,他们意识到此部分的弦乐组在演奏中的地位作用为背景铺垫;在欣赏【乡村婚礼】音乐时,弦乐组举手的高度逐渐高于铜管组,学生感知到弦乐组作为主奏,在进行引领。在整个乐队模拟演奏中,学生时刻感受到强有力的视听冲击,流露出无比喜悦的神态。

可见利用听觉感官——模拟演奏的欣赏教学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增强自信心,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学生自我听觉能力,提高初步的鉴赏能力,同时巩固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升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二、肢体语言——音乐与表演

在音乐教学中,“表现”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它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将音乐与肢体感官语言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八年级上学期的一节《茉莉花》教学中,我在课中加入了音乐表演环节。这是一首河北版的《茉莉花》,叙述了《西厢记》中张生私会崔莺莺的故事。旋律情绪优美动听,音乐线条脱口而出,为了避免学生对民间小调的不屑一顾,我请了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张生,茉莉花(代表崔莺莺),看花的人(代表封建礼教的维护者老夫人)。其他同学也不闲着,他们进行齐唱表演,起到音乐烘托的作用。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看台上同学的表演,同时,自己也卖力的融入到音乐烘托的角色当中,当采花的“张生”来到“茉莉花”前,银铃般的笑声响彻整个音乐教室……就这样,随着同学们情绪高涨时进行歌曲教唱,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及情绪,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

三、画面语言——音乐与美术、文字

教师语言引导: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主题旋律优美宽广,作者斯美塔那(捷克作曲家)在创作中,双耳逐渐发展到全聋,但他凭着对祖国对民族的满腔挚爱,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毅然完成了这部感人肺腑、气壮山河的伟大音诗。我们欣赏到的《沃尔塔瓦河》是其中的第二标题作品。本首作品《沃尔塔瓦河》共分为8个标题。作者在每一标题都运用了不同种类、音色的管弦乐器。对乐器表现力的合理挖掘,不同音乐要素的细腻渗透,使得捷克母亲河——沃尔塔瓦河的娇媚和壮阔,全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面对一次美丽的交响盛宴,你又迸发出哪些想象力呢?(用画面与文字,进而锻炼联想力和创造力)

四、多感官教学效果与反思

(一)通过多感官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师生关系得到强化和巩固

初中的学生开始从儿童期步入青春期,了解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性,在音乐教学中添加多感官教学环节,使学生充分融入到音乐学习中,必将事半功倍。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气氛开始变得愉快而热烈。

在课堂上教师应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艺术活动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其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从综合感官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看到学生因不断成功而取得的自信火苗时,教师需要不断地支持与鼓励,以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以自然、亲切的鼓励性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大胆释放学生的艺术欲望。

多感官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存在感,逐渐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自然而然的,音乐课的课堂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二)通过多感官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得到改变

多感官教学,经历“刺激-接收-学习”这样一个过程,彼此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多感官教学方式,为其自身的学习方法提供了有效途径。比如学生在小组互助中,运用学会的听觉、视觉、肢体语言等感官相结合的方法,对音乐作品进行初步分析与讨论,展开自我联想,在主动活泼、愉快的氛围中全身心地参与,由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同时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迁移能力也有促进作用。

(三)通过多感官教学,进行音乐情感体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在欣赏大型交响曲、民族管弦乐曲时,学生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对抽象的音乐有一个直观的情感体验。通过多感官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浓郁的求知欲,对于教材上的演唱曲目和欣赏曲目,能够保持学习的热情及好奇心,在设计环节中进行自我艺术处理和艺术表演,进而提高音乐感知能力,突出培养其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和理解能力。这一切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源于使学生的艺术细胞得到培养及艺术内在得到升华,即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审美情操。

猜你喜欢
弦乐乐器感官
学乐器
乐器
感官训练纸模
走西口弦乐四重奏
感官训练纸膜
肖斯塔科维奇密码(八)——第八弦乐四重奏oP. 110
肖斯塔科维奇密码(七)—— 第七弦乐四重奏 op.108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