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方言研究综述

2017-03-10 22:23王吉春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2期
关键词:海城方言语音

摘 要:从方言分区、语音、词汇三个方面对辽宁省海城市近年来方言研究状况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和评述,旨在为深入系统地研究海城方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建立一个宏观的知识框架,经过对相关文献的认真梳理,笔者发现海城方言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地方。

关键词:海城 方言 语音 词汇

一、引言

海城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辽东半岛腹地,是县级市建制,隶属于鞍山市,总面积2700多平方公里,114万人口,下辖4个街道,23个镇,海城地理位置优越,北靠钢都鞍山和省会沈阳,南临港口城市营口,东接边城丹东,西接油城盘锦。

海城市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秦朝时就开始置县,被称为“辽左重地”,古镇牛庄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海城市是东北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县级市之一,其所管辖的西柳镇被称誉为“关东第一镇”。

二、海城方言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鞍山方言是东北官话方言代表之一,海城方言是鞍山方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城方言的研究有助于促进鞍山地区方言的研究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可以为东北官话的描写和研究提供以县为方言点的个案参照。当前,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和研究中心正在大力推进旨在保护、抢救方言的“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海城方言的调查、记录、描写和研究能为“语保工程”提供最直接的、实际的方言资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辽宁库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尝试、探索和推动。

研究海城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进行对比,能够发现其中的差异,找出区别特征,这样可以为海城人学好普通话提供指导,有利于做好向海城人民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有利于保护有本地特色的方言,并且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海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方言学术界对海城方言的研究少之又少,积淀薄弱,缺乏新的研究成果,需要增进调查和研究。全面、细致、深入地研究海城方言可以为辽宁省方言的研究提供科研成果,填补海城县志中的方言志的不足,为增进海城方言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供帮助,还可以促进有海城地方特色的乡土作品的创作,更好地服务于海城市人民群众学好普通话的语言实践。

三、海城方言归属方言区的研究

海城方言属于东北官话中的一种方言,有其自身的特点,60年代,学者宋学在辽宁方言地图中把辽宁方言分为四区,海城被划分为第三区;80年代,学者贺巍在《东北官话的分区》中把东北官话分为三片:吉沈、哈阜、黑松,然后根据各片内部的方言点特征的异同,又将吉沈片细分为蛟宁、通溪、延吉三个小片,海城方言被划分到通溪小片;当今,长期从事东北方言研究的楊春宇教授在《东北亚语言发展与辽宁文化战略对策》一文中将辽宁方言分为五区,分别是:辽西片、辽东片、盖桓片、登连片、朝峰片,将海城方言划归到辽东片。

这些方言学术界的前辈们对海城方言归属的分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海城方言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范围,奠定了基础。

四、海城方言语音的研究

关于研究海城方言语音的文献不多,笔者搜索到了这几篇论文,分别是:徐可馨的硕士论文《海城方言音系》,甘雨的论文《海城市方言浅析》,赵彩虹的《鞍山方言的语音特征》,孟祥宇的《辽宁通溪片语音研究》。

其中最为专业、全面、系统、科学地论述海城方言语音特征的是徐可馨的硕士论文《海城方言音系》,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海城方言语音研究的领衔之作,作者通过实地的田野调查,找到海城当地五位老年男性,精心录制他们的发音,仔细听音辨音,该文归纳和描写了海城方言音系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细致地描述了声、韵、调的特点,分析了声、韵的拼合情况,并分别就海城方言中的声母、韵母、声调以及声韵拼合情况与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声韵拼合作细致地比较,找出海城话和普通话之间的共同特征和区别特征,从而帮助海城人在语音方面克服区别特征的干扰,更好地学说普通话。

依笔者之见,这篇论文仅仅是停留在对海城方言音系的描写和归纳上,只是以共时的静态的描写为主,没有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来考察海城音系的历时演变规律和特点,没有研究海城音系存在的理据性以及演变出的新现象,主要研究的是语音表层的东西,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探索。

该文归纳的音系只是以60岁以上的老人的发音为研究对象,而海城方言有老派和新派之别,老派以老年人的发音特点为主,他们几乎没有受到普通话的同化和迁移影响,是地道的老式方言;而新派是指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从小受到来自影视传媒和学校教育的普通话的影响,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普通话的逆向同化,他们的发音中往往不自觉地带有普通话的发音色彩。比如,海城老派方言不区分舌尖前音(又叫平舌音)和舌尖后音(又叫翘舌音),通俗地讲就是不分平翘舌音,而是用普通话中所没有的舌叶音来代替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而新派的海城方言舌叶音有出现分化的现象,受普通话的逆同化影响,舌叶音逐渐分化出一个不够标准的舌尖后音,舌头上翘的趋势日渐明显,逐渐趋向于上腭。

甘雨的《海城市方言浅析》大致地归纳了海城方言的形成方式,并举出了一些实例,将海城方言与鞍山市方言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基本一致,只是在个别词的使用上有差异,作者发现海城方言较普通话有更频繁的儿化音,描写了老派方言中留存的一些词语,比如“金溜子”“胰子”,海城的年轻人已不使用这些词语,受普通话词语的迁移影响,分别念作“金戒指”“肥皂”,对于中年人,老式词语和新式词语经常混用。

赵彩虹的《鞍山方言语音特征》虽然描写和分析的是鞍山市内的方言,但正如作者所说“鞍山市内的方言与海城方言很相近”。本文对鞍山方言语音的几个显著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列举了大量的发音实例,发现鞍山方言的声调调值和普通话不尽相同,调值比普通话低,音感上听起来低沉,音节的声调在连读的语流中的变化与普通话之间存在差异,并且描写了语流音变中的这些差异。

孟祥宇的硕士论文《辽宁通溪片语音研究》在对通溪片语音的研究中略微地描写了海城方言的一些语音特点,年轻人的舌叶音有向舌尖后音和舌尖前音分流的趋势,所谓通溪片的方言,据贺巍先生的《东北官话的分区》所述,是指东北官话中吉沈片中的一个分支,包括海城方言、沈阳方言、本溪方言和铁岭方言。孟祥宇详细地描写了通溪片方言的语音面貌和特点,从共时、历时、语言接触三个方面来研究该区方言的语音问题,他通过对比该区的新老派方言,提出了该片方言有逐渐向普通话语音演变的趋势,研究海城方言语音可以借鉴其研究思路,汲取其研究成果。

五、海城方言词汇的研究

对海城方言词汇研究的相关文献屈指可数,目前能检索到的是赵彩虹的论文《鞍山方言中的特殊词汇》和甘雨的《海城市方言浅析》,第一篇文章举例说明、描写了鞍山方言中一些独有的特殊词汇,考察、分析了它们的语素、词义和句法功能,与普通话作比较,并绘制了特殊词汇表,这些特殊词汇有很多跟海城方言词语是一致的,该文对研究海城方言中的特殊词汇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第二篇论文描写了一些含有多个意义的方言词,考察并对比了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对海城地区特有的程度副词“诚”进行描写和释义,还描写、解释了一些特殊的方言词语。

六、结语

本文大致地梳理、分析了涉及海城方言研究的相关文献,逐一地概括了每篇文献的内容,归纳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自己的评述,以期为笔者今后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海城方言做好前期铺垫。

参考文献:

[1]徐可馨.海城方言音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甘雨.海城市方言浅析[J].考试周刊,2009,(40).

[3]赵彩虹.鞍山方言的语音特征[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2).

[4]孟祥宇.辽宁通溪片语音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赵彩虹.鞍山方言中的特殊词汇[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6).

(王吉春 辽宁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116081)

猜你喜欢
海城方言语音
微信语音恐惧症
海城非遗的数字化国际传播实践研究
魔力语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对方正在输入……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冬至做汤圆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浅谈海城喇叭戏的表演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