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期的烟草商业企业员工心理关怀探析

2017-03-10 09:02袁智玲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企业员工烟草行业

【摘 要】 本文从烟草商业企业蜕变期特征入手,分析员工在行业拐点出现后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对员工在特定时期实施心理关怀的可行性途径:以人为本,顺势而为,凝聚共识;对象细化,手段实化,分类指导;建立健全企业员工心理关怀监测和干预机制。

【关键词】 烟草行业;蜕变期;企业员工;心理关怀

烟草行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成立起,历经起步、改革、整合的风雨磨砺,经过两代烟草人的不懈努力,行业已经从生存阶段的初创期,经过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快速发展壮大,从而在很长一段时间,行业稳定发展,员工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此时的企业管理已经基本实现规范化,同时也从“朝阳产业”渐渐步入“夕阳产业”行列,这就必须要解决规范与创造并存的问题了,这个阶段被称之为“持续发展阶段”或者“蜕变阶段”。

一、烟草商业企业蜕变期现状

烟草行业头顶“专卖体制”桂冠,肩负为国增税为民创益的崇高使命,上自国家局下至基层单位,一直奉行“潜心做事,低调做人”的行为信条,加之这是一个备受争议、褒贬不一的行业,所以长久以来被业外人士认为“非常富有神秘色彩”。

从2014年起,随着外围大经济环境的持续低迷,以卷烟营销为主业的烟草行业不可避免地遭遇销量触顶、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市场趋于饱和、销量增长乏力、结构增幅回落已经成为必须适应的经济新常态。如何抓住当前机遇、顶住压力,在新常态下积极迎接挑战、破解发展难题,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蜕变期的员工心理现状分析

1、存在的问题

(1)市场信心不足,负面情绪增长。在遭受提税顺价动荡、社会库存巨大、整体经济下滑、补税风波影响等多重冲击后,使得市场疲软、供求双方信心不足、销售业绩大幅下滑,行业拐点已然出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员工的难免出现思想波动和对前后落差的强烈不适应感,自然会产生一些不利于工作推进的消极悲观情绪,更有甚者认为,行业已经茕茕孑立、昔日辉煌不再。

(2)主人翁意识淡薄、危机感缺失。行业振兴的生力军,尤其是“90后”的“烟二代”,无论是子弟承袭还是自主招聘,一概未曾经历或目睹过老一辈创业者的艰辛和专卖市场占领的硝烟。这部分人群家境优越,不为生计愁,进入行业,只求工作稳定,少有为企业发展长远计的危机和忧患意识。

(3)主客观动力不足,心理阻抗加大。一方面,当前行业正处于提税顺价后的市场适应期,正处于史上最严控烟与“保状态、促销量”相制衡的敏感期,如何在“吸烟有害健康”的氛围下实现销量、结构双提升、顺利完成目标任务,成为关计民生、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绩效考核与工资收入挂钩,绩效不佳必然收入骤减,歌舞升平与收入低谷对比后的心理反差,使得大多数员工产生对企业、对单位、对工作的消极抵抗、悲观倦怠感,慢作为甚至不作为。

(4)心理调适内容渠道匮乏。长久以来,行业内对员工思想动态调研的常规方式基本上是“员工谈话——基层单位收集信息——上级单位集中汇总——呈报相关领导”的传统模式,亦或仅限于填写调研问卷、撰写调研报告等。由于这种与领导直接“面对面”或者“背靠背”填写问卷的交流方式,員工要么不敢畅所欲言、实话实说,要么随意填写、敷衍了事,调研结果缺乏应有的信度和效度。员工的情感交流、压力排解、情绪释放、破解难题的内容窄屏,渠道单一,容易造成心理堵塞、矛盾积压、形成合力爆发。

2、成因探究

(1)主观原因:员工思想缺位。形势研判不清,认识不足。国内乃至全球经济回落,已经进入休养生息、理性消费阶段,在这种外围大环境下,想要烟草行业“一枝独秀”基本难以实现。很多员工还沉浸在行业高歌猛进的“快速发展期”,无视或者不愿面对行业已经进入需要持续性发展阶段,在困境中如何破茧成蝶,成功完成蜕变,才会好景常在、好事常存;经济新常态下的自适应力不强。面对行业拐点和形势变化,员工内心无所适从,不能坦然面对,摸不清方向、看不清前路,虽有政策引导、积极应对措施,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员工内心困惑仍在,迷茫不减,应激反应强烈,无力自我适应;调适治愈能力差。面对变化,不能快速调整心态,理顺思路,放下过去,放眼未来,自我调适和治愈能力不强。

(2)客观因素:心理关怀机制不健全。据统计,全国世界500强企业几乎无一例外都正在或者已经进行心理关怀机制建设,有的已经做了好多年并且比较完善,一直在对员工进行后续心理健康监测和适时干预。而这一对推动企业发展非常有利有效的机制建设,在本行业基本处于真空状态,虽然长久以来做了一些工作,但构不成系统、形不成气候,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实施心理关怀干预方面,关注度不是很高,所起作用也必然有限。

三、实施心理关怀的有效途径

面对社会库存小、毗邻城市价格倒挂、外烟入侵、动销不足、零售户资金短缺、自主销售的能动性不强的市场新阶段,行业要保税增收,企业要破冰突围,挖掘内生动力至关重要。员工的思想问题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内因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而对员工实施必要的心理关怀,则是解决问题症结的一剂良药。

1、以人为本,顺势而为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凡事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同样适用。在企业这种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的境况下,敏锐地发现矛盾,果断地解决矛盾,做好二“为”:

(1)以人为本,充分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注重员工人格发展,通过定期、定人的交谈、心理关怀相关活动,认真倾听,换位思考,了解员工人际交往障碍、生活困难、情感困惑、成才需要及基本诉求;对员工给予最大的尊重和爱护,让员工感受到组织对自己的真切关怀及自身于企业存在的价值所在;在员工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员工度过思想、工作、生活难关,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2)顺势而为,凝聚共识,引导员工正确理性对待新经济形势下的行业新常态,以一颗平常心积极适应、主动作为,既要积极应对行业发展的压力和挑战,更要抓住企业转型阵痛期带来的生机和机遇,根据市场变化,依时而动,顺势而为,必有所成。

2、对象细化,手段实化

(1)细分对象,分类指导。依据学历、年龄、职位、岗位、区域,根据员工特点、症结所在、帮扶内容,将员工细化归类,采取“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灵活交流方式,突出重点、区分阶段、个别对待,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加强了解,沟通思想,增进团结。

(2)找准焦点,于实处着力,避免“雨过地皮湿”。把握最敏感、员工最关心的问题,抓住与员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利益诉求,譬如住房问题、工作环境、绩效收入、职业规划成长需求、晋升通道拓宽、人才交流诉求等。搜集整理后重在解决矛盾,无论是个人思想走偏还是客观现实问题,都必须得到有效解决才算心理关怀机制有信度,心理疏导成果有效度,否则就是假大空。

(3)革新话语,小切口融入大视野。与员工谈心时,切忌官僚用语和去情感化交流,力求生动、有趣,多鼓励、少批评,多帮助、少指责,善用百姓语,精心讲故事。大道理生动讲、小道理趣味讲,举一反三、小中见大,把思想引导融入到讲故事当中,用员工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达到心理疏通、转变思想、提升效能的效果。

3、建立健全企业员工心理关怀监测和干预机制

(1)广开言路,拓宽心理调适内容。压力是一种毒,宜疏不宜堵,而诉说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情感宣泄。定期开展“交流沙龙”活动,组建QQ、微信交流群,建立领导、员工单线帮扶制度,让员工去说去谈、畅所欲言,谈工作、谈理想、谈感情,诉说现实不满、宣泄不良情绪,清理思想垃圾,彼此之间互通感受、寻求共鸣,在情感宣泄中释放压力。

(2)广建平台,丰富情感交流形式。以工会为依托,完善“职工之家”建设,不断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建立健全探访制度和关怀制度,做到“五关怀五必访”:员工生病住院必访、思想波动必访、生活遇到重大困难必访、重大疾病必访、红白喜事必访,让员工充分感受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企业归属感和“企兴我荣”的自豪感。以活动为载体,定期举办单位之间的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增进情感沟通;组织劳动竞赛,树立先进标杆,用先进典型的力量激励人;进行外景拓展训练,增强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系统活动的开展,潜移默化地引导员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断坚定企业向好的决心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信心。

(3)组建专家团队,适时进行心理疏导。由经验丰富的心理专家组成资深专家团队,深入企業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讲座,进行“面对面”和“背靠背”的心理咨询,不但有利于保守员工秘密,尤其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适度关注、适时关怀、及时干预,尽早解决,从而帮助员工内心达到一种相对和谐的境界,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去工作和生活。

四、结语

总之,烟草商业企业无论是摆脱当前困境,完成“保税增收”的艰巨任务,还是推动行业长远发展,员工思想问题都是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建立科学、合理和可行性的心理关怀机制更是势在必行,将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起到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鄢海辉.注重人文关怀强化心理疏导不断创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法[J].思想政治研究,2010.285-286.

[2] 张永波.注重心理疏导破解心理困惑[J].鄕镇论坛,2010.22.

【作者简介】

袁智玲(1981-)女,汉族,任职于渭南市烟草公司韩城分公司,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代传播,政工师.

猜你喜欢
企业员工烟草行业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烟草行业降本增效的途径探索
烟草行业中精益专卖的探索与应用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员工行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如何提高烟草行业财务精益管理,降本增效
新形势下企业员工思想状况调查研究
发挥网络优势 做好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新时期企业员工执行力培训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