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佛古镇开发与保护

2017-03-10 09:20李静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开发古镇保护

李静

摘 要:四川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铁佛镇,是内江客家人聚居最多的乡镇,有客家文化、古建筑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经济发展,时代进步,古镇逐渐被开发、利用,古镇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是古镇旅游的根本,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何处理好古镇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古镇;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1

一、古镇名字由来

铁佛古镇坐落于资中县与威远县交界处的景尼山上,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原名老店子,因建有铁佛寺而得名。相传,清康熙39年(1701年),僧人融亮因迎一尊铁佛,途中在老店子歇脚后,铁佛却再也抬不动了,融亮只好在此圈地建庙,取名铁佛寺,铁佛一名由此而来。

二、古镇特色

1.客家文化中心。铁佛镇是资中县客家人聚居最多最集中的乡镇,现在还保存着独特的客家方言和民俗风情(占70%人能说客家方言,部分年长者还能唱客家山歌),同时也保留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建筑群体,主要是民居四合院和祠堂、宫、庙等。

2.青石板街道。铁佛古镇由上街、中街、下街、庙宇街、猪槽街、新街组成,其中下街保存较好。老街依山势而建,形似镰刀,线状延伸,呈三层布局。九处石梯,拾级而上,层次分明。古镇街道全部用青石板砌成“牛背式”。街道宽5米,街沿宽3米,远远望去犹如“一线天”。小街共有1085米,休闲漫步在小街上,犹如走进深幽的历史通道,有一种超脱凡尘的隔世之感。

3.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栅子门、四合院。这些四合院分布在小街两旁,互相连接,小街与小街之间为了安全,修建了28道栅子门,把古镇凝结成一个整体,建成一座城堡式的大院。从远处看古镇是大院,走近看街是中院,入户看各家各户是小院,独具民俗风情。现仍保存着7道基本完好的栅子门。木柱与横梁间镂空透雕的花、叶,楼阁上灵动柔美的“美人靠”,式样各异的木格花窗构成了四合院多姿多彩的特色。

4.丰富的历史建筑群体——王家祠、南华宫、禹王宫、普贤禅林石坊等。古镇历史文物保护点众多,共有历史文物保护点113处,其中省级保护1处(王家祠),市级保护1处(南华宫),县级保护1处(普贤禅林石坊)。

三、古建筑简介

南华宫 始建于清初,乾隆、嘉庆、咸丰年间维修,四合院布局,建筑面积918平方米,占地面积1980平方米。现存正殿、后殿、戏台、厢房及800平方米宽的青石院坝。1988年,该建筑被确定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祠 建于嘉庆12年(1807年),坐南朝北,环山绕水面屏。整座祠堂十分完整地保存着飞檐、脊饰、封火墙、石刻、木刻。建筑面积990平方米。现存有正厅、戏台、左右厅、东西厢房30余间以及250平方米的青石院坝。其山门建筑为我国较罕见的大型“六柱五间”式的“四滴水”牌坊式门罩建筑,最具特色的是大廳屋顶的脊饰,两条长30米、直径0.3米的巨龙昂首嘶鸣,相向对峙,沿屋脊蜿蜒缠绕,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造型表面全部用青花瓷镶嵌,两龙之间是一座高约2米的六角型宝塔,其基座形似莲花,造型精巧。2006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普贤禅林石坊 建于明正德12年(1517年),高5.2米,宽4.7米,为“三间四柱”、“三滴水”式建筑,檐下有如意斗拱9朵,左右墙栏呈八字形,镂空雕刻有牛、河马、牡丹、莲花等图案。坊前有一对怒视的圆雕石狮。坊中立柱上刻有清朝末代状元骆成骧和川中名书画家恩科进士杨春梯所书写的联语。此坊雕刻精美,古朴庄重,石坊西面0.5公里处为寺僧归葬地,有一“无量宝塔”,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该石坊1988年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古镇开发利用及保护

铁佛古镇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建筑物群体保存较好。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政府非常重视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各级报刊、相关网页也对铁佛古镇旅游做了相关报道和宣传,进一步扩大了铁佛古镇的知名度。2001年,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带领学生做《国家建设基础研究课题》时,对铁佛镇进行了《历史城镇》调查。2008年8月,四川省社科院教授带领相关专业人士对铁佛古镇旅游资源进行了调研。2012年8月,台湾国立大学教授带领学生对铁佛古镇客家方言做了专业调查。从上世纪80年代起,有不少的电影、电视剧、记录片都在铁佛古镇拍摄、取景。如《草莽英雄》《绝杀密令》《黑匣子之谜》《变脸》等。

科学规划古镇保护。在2005—2050年铁佛小城镇建设规划中,把铁佛上街、中街、下街、庙宇街、猪槽街、新街等一并纳入古镇保护区,以南华宫、禹王宫为点,以上、中、下小街等为线,以各保护点为景点,以街为连接,形成铁佛古镇的一片古建筑群,四周规划为绿化带。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古镇,铁佛镇政府对保护区域内房屋的改建和新建进行了严格控制,严禁私自乱搭乱建;对确需修建的危房必须按照相关程序办理,并且全部实行仿古建筑,层数在3层以下。建立古镇保护长效机制,重点是防火、防盗,防损。积极争取资金,维修保护现有古镇。1997年维修南华宫正殿,2010年维修南华宫后殿,2013年维修南华宫戏台、左右厢房,2014年再次维修南华宫正殿,共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2010年,投入资金10余万元,维修王家祠大门及屋顶补漏;2015年,争取资金抢险、维修王家祠倒塌的厢房及严重的漏雨屋面。

三百多年过去了,铁佛镇深处的古老建筑依然矗立,但靠近交通要道的地方,已经看不到古镇的痕迹。现代经济的发展与古代建筑物的保护一直是人们要面对的课题,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让古老的遗迹永放光芒,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资中县志》

[2]《资中县文体局志》

猜你喜欢
开发古镇保护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