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寻梦统万城》的民俗性(一)

2017-03-10 12:20王万斌王亚林武修萍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陕北

王万斌?王亚林?武修萍

【摘 要】 文章探讨陕北作家武国强创作的长篇小说《寻梦统万城》中关于民俗的描述。认为作者忠实地描绘了物质生产民俗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从那勾起乡愁的马帮铜铃声走向机械运输时代,并继续迈向商业交通现代化的通途;物质生活民俗体现着地方特色,丰富美味的饮食、古老质朴的服饰、蕴含人类走向文明的那些古典建筑,真实地再现了二十世纪前半叶陕北人的生活风貌。

【关键词】 寻梦统万城;陕北;民俗性

《寻梦统万城》是以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五六年期间重大历史事件下的陕北真实生活为背景,以主人公刘四牛的几次经商成败为线索展开详细叙述的,其中涵盖大量的民俗文化。有关民俗性的探讨是《寻梦统万城》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有2篇论文以《寻梦统万城》为研究对象,分别是王万斌的《试论<梦断统万城>的宗教观》(学理论,2015年第9期),郝美莉的《关于<梦断统万城>的主题探讨》(新西部理论版,2015年第5期)。

目前关于《寻梦统万城》民俗性的研究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部分研究论著对其民俗性的研究不够全面;对一些重要问题点到为止,不够深入;研究方法单一,多局限于对文本的描述性研究。因此,对《寻梦统万城》民俗性的进一步研究就很有必要。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轨迹,其特点是约定俗成的。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民俗文化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寻梦统万城》所讲述的陕北大地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之上,与宁夏、内蒙相邻,千百年来蒙、回、汉三族往来密切,继而形成了半耕半牧的生产方式,人们养成了邻里和睦、长幼有序、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本文从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討。

一、物质生产民俗

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文化的主体。人类依赖物质生产得以生存,物质生产依靠人类的劳动得以实现。商业交通是物质生产的重要媒介,体现着经济活动的发展过程。商业交通的变化传递着时代的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陕北运输方式极为落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落后的商业模式,赶牲灵是陕北主要的商业活动,乡里、县城之间往来的只有骡马队,物资的交换、购买全仰仗骡马队。《寻梦统万城》之第一部《赶牲灵》中刘四牛赶牲灵经商的商业活动贯穿始终,如第十七回中所述:“此地周边几百里地再无如此盛产食盐的大矿;盐又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贵如白金。运到保安,一斤盐可换五斤米。运盐到保安的目的也不是换粮食,而是换柏木。[1]”当地商贩将盐运往各地换取各地特产,赚取差价。再如第十八回中记录:“易马城占地近百亩,供蒙汉民间自由贸易使用。互市期间,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马,驮着各种皮毛,汉族商人携带布匹、绸缎、盐茶、烟酒,齐集易马城。这里牛羊成群,万骑辐辏,帐包鳞次,驼叫马嘶,人声鼎沸,一派热闹景象。”[2]俨然集市贸易往来已成为当时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交易方式,各地商贩都将货物不远百里运达于此进行交易,以获取丰厚的利泽。二十世纪中叶,在“一五”计划的推动下,自行车、摩托车,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且引起了运输业的变革。如第四十回中:“十四黄昏,绥德邮局有人骑摩托车前来呜咽泉村告诉我刘二爷去世了,十六出殡。”[3]今晨天刚麻麻亮,大豹就骑自行车带我赶路了。一九五六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刘四牛跟随着白城子村的商队给县供销合作社送货,正好赶上靖边汽车站刚建成,六辆汽车一字长蛇阵开进县城,四面八方的百姓蜂拥而来,争先恐后,挤着围观。街道上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年底,榆定公路全线通车。自此,货物的长途运输进入了汽车时代[4]。

二、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主要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建筑民俗这三方面,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在这几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也是最容易辨识的民族标志。

1、陕北饮食特色

(1)菜肴丰富多彩。《寻梦统万城》详实记录了好多种地方菜肴的味道和做法。作者如数家珍地介绍了陕北地方菜、风味小吃和面点。如酥油、烙丹子、冷肉、熟米、炒面、麻麸饭、鸡肉煎饼、洋芋檫檫、羊杂碎、拼三鲜、粉浆饭、八大碗、钱钱饭、炒鸡蛋、烙饼、煮瓜、调苦菜,干炉、月饼、果馅等等。小说第十八回里,详细介绍了榆林羊杂碎、拼三鲜、粉浆饭的做法。特别是将拼三鲜的来龙去脉和工艺流程备细说明。又如,孟湘云依次端来了钱钱饭、炒鸡蛋、烙饼、煮瓜、调苦菜。[5]《寻梦统万城》向世界展示了丰富的陕北菜肴,同时可见陕北人对饮食的热衷,对美食的追捧。

(2)豪放的饮食方式。《寻梦统万城》不无夸张地凸显了三边人吃饭的豪爽劲:客商们也不需要招待,一口气喝完满碗的老茶,争先恐后地抓起大块羊肉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刘四牛一看这个样子,也学着操起一根羊腿大口啃着。[6]大碗喝茶,大块吃肉是《寻梦统万城》饭桌上的常态,与身份尊卑无关。如:崔二爷狼吞虎咽地一会儿吃肉,一会儿喝奶,样样吃了个遍!去了一趟厕所,腆着肚子坐在椅子上。[7]陕北人入席就坐,不拘小节,无需再三相让。如:刘四牛顾不得坐,抓起筷子,从盘子里夹起豆腐大口吃将起来。张小狗自舀了一碗榆林大烩菜,王大山自盛了一碗西湖豆腐羹狼吞虎咽。[8]从以上三点我们不难看出陕北人豪放的饮食方式下透露着洒脱和气度。

(3)独特的酒文化。读过《寻梦统万城》的人都会感受到陕北酒文化的无限魅力。小说随处可见喝酒的场面,下酒菜从不离席。男人见面寒暄过后,酒局便成为议事、交友的重要途径。文中张先生和贺保长见面首当其冲的就是摆酒场;逢年过节就更得喝酒,单喝酒也没啥意思,定要有划拳、对歌、摇骰子一系列活动才能玩得开心、尽兴。交友、游戏时尚且如此,重大场合或宴会时更不例外。比如婚娶,从定娃娃亲到看家再到商话无不喝酒,娶亲自不必说。在陕北人的生活中,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酒叙话是陕北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商话形式,重大决议大都是在酒局上敲定。刘四牛赶着商队到处奔走,路上要背着酒壶,到了商家店里更是和五湖四海的人们喝得酩酊大醉,在内蒙古城川骡马大店和定边不仅喝酒,还要唱曲来劝酒。文中描写抗战胜利的时候,光酒桌子就摆了二十桌,刘定乾请来邻居、亲戚和伙计,一起庆祝和平日子的到来,有的喝得烂醉,出尽洋相,有的仗着酒劲高谈阔论,更有甚者醉酒后载歌载舞欢愉众人。以刘四牛和贺夏兰结婚商话这段为例:张先生三碗酒过去,刘大牛眼睛里和嘴唇上浮着笑意走到张先生的面前,端起一碗酒,唱道:“正月里来正月正,孔明先生借东风……”边唱边将酒碗递到了张先生的面前。紧接着刘家子弟包括女眷依次唱着三边酒曲,逐一给张先生、刘定乾敬酒。统万城毗邻内蒙,民性耿直,嗜酒。客人不劝自饮,划拳行令,好不热闹。如第四回中:同村同族的本家相互拜年,借着满天星光和喜气洋洋的红灯笼,走东家进西家,折腾了整整一夜,敬酒、划拳之声不绝于耳。[9]再如第九回中划拳的场面更是热闹非凡:贺主任如释重负,轻松地端起一杯酒提议:“大家再喝一杯酒,咱们开始划拳,指头上见高低。”在座的人都端起了酒杯,碰了,一饮而尽。贺老二神气十足:“三拳两胜一杯酒,三杯过。”“五魁首。”“六六大顺……”一场“大战”就此开始。[10]酒是世界文化中所共有的文化元素,但每一个地区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并不相同,陕北自古乃边关重镇,民风淳朴而粗犷,饮酒蔚然成风。独特的历史、地理与气候环境造就了陕北人特有的粗犷、豪放的酒文化。

2、二十世纪三边人的服饰再现

(1)群体、地位对服饰的影响。服饰文化因地域差异而不同,同时服饰也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在《寻梦统万城》中,作者在群体服饰描述方面狠下了功夫,真实地记录了当代人的着装特点。如第十五回中,作者描写到刘家太太们的衣着:贺夏兰再次打量嫂嫂姐姐们,都是棉衣棉裤,或红,或绿、或蓝的各色外套,一样的是人人都戴一对八棱银手镯,头饰各有不同,有戴银耳环的,也有别银簪子的,还有银耳环银簪子都有的,刘彩云戴着金凤钗。她们个个衣服整洁,珠光宝气,精神饱满,笑逐颜开,高贵优雅,举手投足无不流露出大家闺秀和乡村贵妇人的风范。相比之下,同村的妇女显然黯然失色了不少,如第二十五回村妇们个个一张高原红脸,还夹杂着不同密度的雀斑,虽说衣裳破旧,但都洗得干干净净。她们见了刘家细皮嫩肉,衣饰簇新的三个太太连连陪笑,太太长、太太短的问候个不停。[11]再如贺保长、刘镇长与老崔之间的对比,老崔穿着旧得发黑的白羊皮皮袄和黑山羊皮皮裤,嘴唇皲裂,黑手布满老茧,就连草鞋都是破旧不堪的。而贺保长和刘镇长却是仪表堂堂,满面红光,粗布的白衫黑裤,显现着甚大的身份卑微差别。再如第三十六回中,关于马化成同老农们的描写:“马化成下身穿着簇新的蓝布裤子,裤腿挽得很高,露出了沾满泥污的黑腿,一双草鞋丢在旁边,光着两个炭黑的脚丫子。同坐的老农们也都改变了穿着,却一样的不修边幅,老头儿们在沙地里或躺、或卧、或盘腿、或趷蹴。” [12]新衣服与黑腿、黑脚丫子搭配极不和谐,映衬出老农民这一阶层那种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惯,塑造出老农那种自然、质朴的形象。群体服饰的描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形象,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也向人们展示了服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季节对服饰的影响。《寻梦统万城》真实记录和描述了陕北人的服装特点。陕北人的淳朴不仅仅表现在他们的性格,而且在服装方面也不遗余力地表现了出来。如小说第一回里介绍,生活在那块古老高原的人们的夏季服装多是粗布衣服,冬季,人们的穿着则以皮袄皮裤为主。如第七回中所述:一个个子颇高的男人,一身没面皮裘,头戴白兔皮帽,帽扇子耷拉着,露出白茸茸的毛,衬托得那张老脸越发粗黑。绵羊皮袄敞着,一簇簇白羊毛趴在黑粗布对襟袄上显得格外亮眼。黑山羊皮裤被岁月打磨得油黑发亮,一双大脚被毡窝子严严实实裹住。[13]再如同章里的另外一对夫妇:男的穿一件大皮袄,狐狸皮帽和一对狼皮手套放在炕沿上,头上挽着白羊肚子手巾,脚蹬毡窝子。女人头戴羊毛线编织的红色头巾,脖子围着狐狸尾巴,身披缎面绵羊皮二毛筒子,扣子敞开着,露出了红色的绸布棉袄,蓝色细布棉裤,脚蹬猩红棉布鞋。从另一层面也可以证明服饰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羊皮、狐狸皮等当地盛产的皮毛俨然已被广泛运用于生活之中。春秋季作为过渡季节,人们普遍以粗布衣为主,如小说第一回:中等身材的中年男人,身着半新不旧的白衫蓝裤,脚踏一双八成新白底蓝帮布鞋。再如第十回中,杨大鹤高个子,偏瘦,水蛇腰,脸色紫红紫红的,头戴羊肚子手巾,身穿粗布衣衫。[14]可见粗布衣为当时陕北春秋季最盛行的衣着。如今的年轻人生活习俗大为改观,但本文作者那一代人依然难脱窠臼,处处藏有昔日的影子。《寻梦统万城》真实的给上世纪前半叶的陕北人衣着打扮进行了录像和拍照,以文字的形式向人们再现了二十世纪中期陕北独特的着装风貌。

3、别样的建筑形式

(1)经济影响民居建筑形式。《寻梦统万城》简直是三边乃至陕北的建筑史。作者从最早移民的柳笆庵子、到木椽草棚、土木结构的房子、硬山式塞瓦房,窑洞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和工笔描写,我们按照作者的记录可以领略到各种建筑物独特风貌。如第三回的详细叙述,贺保长赞叹道:“我们住的土窑洞昏暗狭小,你们这瓦房多敞亮!”刘定乾边走边说:“前年才修的,土木结构,墙体是白粘土筑成,木料和茅草都是就地取材。盖房先筑墙,在墙体里筑进几根圆木柱子,為了受力均匀在墙体中横嵌一根六寸方木,大梁搭在墙体上边,梁和柱榫卯连接;在大梁上边直角摆放直径六寸圆木檩子,檩子上边又是直角摆放的二至三寸口径的椽子,椽子上边覆盖木材劈成的栈材,再铺一层麦草,麦草之上则是白粘土和麦草或草根切碎或麻草屑和成的泥。这种泥经过搅拌捶打,密度极强,防雨性能极好。为防止风雨剥蚀漏水,房顶一两年就加盖一次粘土泥,并要认真的踏压。烧砖、烧瓦特别费木料,青瓦太贵。穷人家,在屋顶用泥做一个个弧形凸棱将水集中,在屋檐留几个集水口,出水口垂一把麦草减少水的冲刷力,或者放一块青瓦做为引水口;光景好的人家,屋檐边摆一排青瓦防止流水的侵蚀;全瓦房,只有特别的大户才能盖起,我们家光景还算可以,也只能在屋檐摆一排灰瓦,还常常博得亲友们夸奖。”[15]几句简单的对话便将陕北居民建筑的功用、规格以及与经济的关系清晰明了的展现在读者眼前。柳笆庵子、木椽草棚、木结构房子、塞瓦房以及窑洞的选择与人们经济能力成正比,经济与民居建筑格局的关系深刻地影响着陕北这一方土地上人们的居住条件。清光绪年间王培棻的《七笔勾》,“窑洞茅屋,省去砖木措上土,烈日晒难透,阴雨更肯漏,土块砌墙头,油灯壁上流,掩藏臭气马屎与牛溲,因此上把雕梁画栋一笔勾。”这虽有些夸张,但也差不多是当时黄土高原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2)气势恢宏的庙宇建筑及精美的雕塑。古典、宏大、庄严、肃穆的庙宇建筑是陕北建筑的另一大亮点。《寻梦统万城》通过对庙宇、道观、石窟、敖包、教堂等宗教建筑的描写,反映了陕北宗教建筑的多样性、艺术性和宗教文化的繁荣。《寻梦统万城》艺术摹写了庙宇、道观、石窟、敖包、教堂等宗教建筑,反映了陕北宗教文化的昌盛,宗教建筑的宏伟与精美。作者关于宗教建筑的描写很多,对祭山梁庙宇、白云山道观、红石峡石窟、香炉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如第二十回中对白云山的描述:山门为牌坊结构,四根朱红色木柱擎着遍身彩绘、雕镂的门楼。琉璃瓦覆顶,光彩夺目。游龙昂首楼脊似欲飞行,众多栩栩如生的石雕鸟兽落脚飞檐似动非动,“白云山”三个大字跃然门楼正中,对称的太极图在两侧门楼下玄变,两只守门石狮蹲守在中间两根柱子前石杌子上威风凛凛,成对大红灯笼悬飘在三个门洞飞檐下随风摇曳。一路行来,崇阁巍峨,层楼高起,琳宫合抱,复道萦回,青松扶檐,石栏绕砌,旗飞螭龙,浮雕走兽。众多的木牌坊兀然独立,飞檐出挑,翼角高翘,[16]一幅气势恢宏的庙宇建筑群图跃然眼前。在描述气势恢宏的庙宇建筑群时作者不忘介绍陕北精美的雕塑艺术。作者将白云山大门、祭山梁真武祖师大殿,以及真武祖师等塑像刻画的栩栩如生,将白云山石牌坊大门刻画的十分形象逼真。如第七回中:四米多高的真武大帝塑像顶罩圆光,身着龙袍,金甲玉带,面色红润,须髯飘逸,双目平视,祥和安逸;右手扶剑,左手执皂雕旗,足踏龟蛇,端坐在紫色台基的赤色背椅中。神采飘逸的金童玉女两侧服侍,威风凛凛的神将各执兵器分列两边;栩栩如生的泥塑彩绘神仙挤满两壁。[17]再如第三十三回中,作者用简短的篇幅将祭山梁庙前庙后建筑描述的一清二楚,仿佛一幅水墨写意画。鸽子、树木的点缀,更加丰富了画面内容,增强了画面动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画中,呼吸着祭山梁雪原清新的空气。作者通过这些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来反映了陕北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读了《寻梦统万城》关于宗教场所的描写,笔者仿佛看见陕北地图上闪烁着几个宗教圣地的亮点,给这块古老的大地新添了神秘。作者关于陕北宗教建筑的描写恰如其分地为其大美陕北添写了必要的宗教元素,大小不一的庙宇、洞窟构成了大美陕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结语

《寻梦统万城》中物质生产民俗的变化是当时时代发展的客观写照,商业交通工具的更替再现着时代的脚步;饮食、服饰、建筑的独特体现着当地物质生活民俗的地方特色。陕北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无论过去和现在,它都以大气雄宏的艺术特色而深受世人喜爱。

【注 释】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武国强:《寻梦统万城》,作家出版社,2016.10.126. 141.333.304.216.127.145.11.21.68.196.287.51.76.20.152.49.

【参考文献】

[1] 王万斌.试论《梦断统万城》的宗教观[J].学理论,2015.9.

[2] 郝美莉.关于《梦断统万城》的主题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5.5.

[3] 冯孝元.三边风俗[M].陕西:陕内资图批字,2009.

[4] 王永胜.陕北民间文化广记[M].陕西: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

[5]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6] 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史[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7] 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08-31.

[8] 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发展史[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08.

[9]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10]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8.1.

【作者简介】

王万斌(1975-)男,陕西靖边人,本科,二级演员,从事音乐、戏曲、群文研究.

王亚林(1990-)女,陕西靖边人,本科,任职于靖边县杨米涧中心小学,研究文学.

武修萍(1993-)女,陕西靖边人,本科,图书馆实习、研究文学.

猜你喜欢
陕北
陕北民歌文化的继承、保护及发展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陕北:黄土地上的生命热力
陕北方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现状研究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八月的陕北
《乐三边》角逐群星奖
余音袅袅的陕北民歌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