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益生防在大田作物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2017-03-10 12:49王艳明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农药残留

摘要: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化学农药已成为近些年控制生物害虫的主要手段,但长期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后果。如何有效避免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是农业种植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在本文研究过程中,对增益生防大田作物害虫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相关实例进行详细论证,希望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为有效的防治作物害虫提供建议。

关键词:增益生防;物种多样性;农药残留;大田作物;害虫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4.024

增益生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农业科学研究人员曾利用柞蚕卵和蓖麻蚕卵等大卵繁殖赤眼蜂,并研制了赤眼蜂人工卵卡全自动机械化生产线,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为赤眼蜂的规模化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人工卵繁殖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蚜茧蜂防治麦无网蚜,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使得增益生防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病虫防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

1增益生防的优势及不足

1.1优势:利用天敌防治害虫

增益生防是通过培养害虫的天敌,将害虫控制在一定的水平范围内,害虫与其天敌保持相对平衡,使其不能够对农业作物造成较大危害。运用增益生防对人、农作物、牲畜更加安全,基本不会造成中毒等现象,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害虫在天敌的制约下,一般不会大规模增长,这种技术能够长期有效的防治害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进行扩大传播范围,使得农作物种植的收益面积增大。例如利用欧洲瓢虫防治吹绵介壳虫,经过一次释放后建立种群,基本能够使得农作物长期受益。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于美国白蛾为害的林间,在5年后其寄生率仍达92%,林间有虫株率控制在0.1%以下的低水平。

1.2局限性:控制技术要求很高

增益生防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田间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保证其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对控制技术的要求很高。害虫天敌的培养、存储、释放、传播等步骤,在实际田间作物种植生产中,推广还比较困难。天敌的专一性较强,不能有效防治多种害虫,如果计算失误,或者对害虫的災情预估不足,会导致释放的天敌数量过多或者过少,不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使用不当会导致防治成本的提高。

2大田作物利用增益生防的案例

2.1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是一种对玉米为害性较大的害虫,经过实验发现,赤眼蜂能够对玉米螟进行有效的防治。相关专业学者曾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例如,2015年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利用工厂化生产的玉米螟赤眼蜂卡,作为玉米绿色增产综合技术模式“绿色防控四结合”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在武城开展了1万亩次的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示范。在武城示范区玉米螟卵寄生率达94.25%,是迄今为止有关大面积释放赤眼蜂报道中最高的,玉米被害株率8.1%,低于化学防治对照区50%,明显降低玉米产量损失。防治直接成本方面,示范区与对照区基本相当,但由于释放赤眼蜂可完全替代化学杀虫剂的施用,平均每亩可减少农药使用1公斤左右。此外,示范区的物种多样性要显著提高,天敌数量显著增加,对害虫的控害能力显著增强,结果证明其效果非常显著,兼具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在运用赤眼蜂进行防治时,需要选用优质的赤眼蜂卡,工作人员要做好测报工作,科学合理的确定最佳放蜂期,用这种技术方法进行防治,在较大面积的玉米螟防治中成效显著。

2.2应用瓢虫、草蛉、胡蜂等防治蚜虫、棉铃虫

蚜虫、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在棉花的生长期对棉花的威胁较大。鲁南一些棉花种植区域,在应用瓢虫、草蛉、胡蜂等防治蚜虫、棉铃虫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效果明显。棉花在种植过程中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等害虫十分普遍,尤其是在棉铃期,蚜虫为害特别严重,使用化学农药又极易导致产品农残超标。蚜虫处于低密度时,种植技术人员在田间释放瓢虫,利用瓢虫取食蚜虫的特点,消灭棉花上的蚜虫,从而减少农药使用。另外,种植户在棉花间隙种植苜蓿等植物,不仅覆盖裸露的地表,起到保水节水作用,也为天然和人工释放的各种天敌昆虫提供了便利的生存场所,形成了以天敌防治害虫减少农药用量的良性循环。

3分析讨论

通过以上两个增益生防的实例,可以了解到要想保证防治效果,还需要掌握好实施环境、释放时间、天敌测报等多方面的内容。增益生防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生物防治手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要保持好害虫和天敌的平衡关系,防止出现投放过多或过少,造成防治效果不佳。在进行较大面积推广时,一定要做好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工作,若受到外界环境的各种影响,可能干扰增益生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金丹娟,薛仁风,张河庆,曾凡荣,董双林.伯氏嗜线虫致病杆菌蛋白酶抑制剂Xbpi-1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生物活性的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2,(04).

[2]王恩东,李超,姜晓环,徐学农.伽马射线辐照拟长毛钝绥螨雄螨对雌螨产卵量和后代雌性比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2,(03).

[3]黄建华,秦文婧,罗任华,黄水金,秦厚国,付志飞.温度对取食芦笋蓟马的巴氏钝绥螨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12,(03).

作者简介:王艳明,大专学历,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粮油作物栽培育种研究、推广工作、作物品种改良与生物技术研究作物品种改良,种子生产、加工、销售及其配套技术。

猜你喜欢
物种多样性农药残留
江西大岗山木荷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纳板河保护区不同林分群落乔木物种多样性研究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困境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烟叶中的农药残留
桂南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