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

2017-03-10 08:46陈英浩郭雨辰
环球市场 2017年5期
关键词:普惠性金融体系金融业

1.陈英浩 2.郭雨辰

1.中央财经大学 2.南京市国税局第二稽查局

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

1.陈英浩 2.郭雨辰

1.中央财经大学 2.南京市国税局第二稽查局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和整体经济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受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视。然而,在我国整体金融体系的发展进程当中,农村金融业一直是一个跟不上现代经济发展新常态脚步的后进者;农村金融业中存在的显著不足也成为羁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本文从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建设策略等方面对怎样构建一个合谐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阐述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普惠金融;农村金融体系;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

引言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数量约为7.5亿,约占全国人口数量的57%,而农村人的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人均经济占有量却远低于城市人口。同时,我国规模愈发庞大的金融产业却长期畸形的占据着城市地区,金融服务工作城乡严重不均,这形成了我国目前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金融分布不科学现象。虽然以农村信用社等金融业近年间对农村金融业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总感到杯水车薪,特别是对中低档次的农村组织和个人,很难能得到国家金融政策的有效倾斜和帮扶。因此,如何让普惠性金融体系在我国广大农村生根发芽,让农村中低收入者受到更多的金融帮扶,以及为更多的农村人士所服务成为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点和主要目的。

一、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我国自三十多年前其实就已经开始了初级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的相关活动,形成了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的最初形式,当时的金融合作形式主要是以集资或入股的方式来拢聚资金,进行金融合作。当时的信贷对象也附近农户为主,且一般金额都不会太大。随着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农村金融业也采取吸收个人或集体的短期存款来丰富资金来源,并逐渐向具有一定规模的单位、商业集体发放贷款,由此,农村商业性质的金融合作形式基本形成。

一九九三年十月,我国首次以国外农村银行信贷为样板,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始在部分中下经济乡村成立以帮扶为主要目的的金融机构,进行普惠性农村金融信贷,旨在为贫困农户提供创业资金。当时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成立也标志着我国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开端。随着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这种形式的金融业务已经逐渐成为农村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为我国农村经济环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让许多农村较低经济水平的农户可以像城市里的人们一样享受到大金融环境的服务,同时也为我国农村的整体经济跨越注入了关键的金融力量。目前农村普惠性金融贷款业务机构已有数百家之多,主要由各大银行、农村合作信用联社、民间小额信贷等金融机构组成。

二、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遇到的问题

1、配套法律机制还需不断健全和完善

最近几年,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速度势如破竹,标榜不同特色和品牌性能的经济服务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目前我国仍未真正出台一部针对性强、涵盖面广、综合性的农村金融行业规范,这对农村普惠性金融业的长远发展和规范行政监管工作都不能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2、我国金融建设力量向农村倾斜的明显不够

由于效益最大化的思潮影响,我国成规模、较完善的金融体系机构目前仍然是以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业务为主,农村地区普遍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人们的经济理论水平也跟不上同时代的城市人口,农村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信贷创业理念、投资理财观念也相对滞后,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基础长年以来没有得到实质上、跨越性的发展。这些问题也是我国长年以来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政策引导不足造成的,使农村金融体系一直以来发展速度缓慢或者停滞不前。

3、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成长前景令人堪忧

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质量步伐的缓慢,这些金融机构仍属于规模较小、金融风险防控能力较弱的机构,它们一般经济能力不足、金融底子较薄,很多都承接不了大规模的金融信贷,并且长期保持现有水平并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使农村金融体系整体发展和成长前景不容乐观。

三、完善我国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路径与对策

1、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给予足够的政策指引和法治督导

首先要不断健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长效机制,这是进一步推动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次是要不断完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监管职能部门从政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让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业务更加专业,更能得到农村用户的青睐。最后是要充分发挥国家、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普惠帮扶作用,通过方向性的指导和政策上的支持让农村金融体系得到更加快速稳步的发展。

2、加大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的建设力度,大力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首先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事务的基础建设和服务能力的提高,不断拓展新型服务举措,优化服务环境和用户体验。其次是要对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使农村金融多头发展,多管齐下。最后是要以满足农民基本需求为出发点,提供适合不同地区农民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同时要增强创新能力,尽量简化业务流程,提高金融服务的亲民性和便利性。

3、持续提升农村金融业自身风险防控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要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确定风险点,评定风险等级,指定风险责任人,科学划定法人责任,确保责任担在肩上,板子打下身上,保障农村金融机构健康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和科学的引导,同时,农村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和自我修复完善功能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相信,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环境下,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成长起来的。

[1]梁明丽.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J]. 经济与法,2010

[2]何广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体制创新的探讨发展,2010

猜你喜欢
普惠性金融体系金融业
近十年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处 小微企业发展添活力
让科技成果更具普惠性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The Great Unbanked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