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基础运球的培养与研究

2017-03-10 19:26谌琳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运球战术篮球运动

□ 谌琳

(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少儿业余体校 北京 100025)

篮球基础运球的培养与研究

□ 谌琳

(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少儿业余体校 北京 100025)

本文主要分析青少年基础运球技术对其竞赛中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及对技战术执行力的影响。目的:提出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发展中如何培养与提高青少年基础运球技术的建议。方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老教练访谈法对青少年基础运球技术的培养与提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代篮球运动正沿着主体空间和高难度技战术方向发展,比赛双方进行高水平的全面对抗,比赛过程复杂多变,特别是势均力敌的比赛,扎实的运球基本功就显得尤其重要。要想提高篮球运动水平,就要求每一位青少年都掌握扎实的运球技术。

篮球 运球技术 重要性

1、前言

当今世界篮球运动日益发展,对篮球技战术要求越来越高,战术的完成都是高速度,强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运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始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在比赛中可以变换进攻速度,掌握比赛节奏,在对方密集防守时,可以运用运球技术摆脱对手,强行突破,上篮得分或造成对方防守犯规。扎实的运球技术在双方比赛进行的关键时刻,可以帮助本方更好的控制场上形势,并决定比赛走势。篮球比赛时,每一位运动员都会接触篮球,只有运球技术娴熟,才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从而把教练的战术思想进行充分的贯彻。青少年时期,运动员身体生长快,篮球技术尚未成型。这个时候最适宜对青少年进行基础运球练习,这对其今后篮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掌握扎实的篮球运球技术,就需要运动员经过长期科学系统地训练,不断的积累运动知识。注意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使他们从小接受科学理论的指导,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不怕苦,不怕累,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做好身体与技术的协调发展。教练员一方面在训练中要按实战对运动员进行要求训练,并要有计划组织运动员进行教学比赛,使其在比赛中锻炼巩固运球技术。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在阅读有关青少年篮球运球技术培养文献资料的基础,获得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信息,为本课题提供翔实的资料来源和理论依据。

2.2、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和梳理,找出研究对象内在的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3、青少年良好的运球技术在比赛中的意义和作用

篮球比赛的特点是素质、技术、战术、智慧、心理、意志、谋略的全面较量,在消耗之中拼搏求胜,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双方相互对抗,攻守相互转换。对一个运动队来说,在比赛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变化往往在瞬间,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因此,每一位运动员不但要有精湛而全面的技术能力,而且要有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和经验,在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判断,并通过思维活动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而合理运用身体、技术和战术的能力,是由意识和技术动作能力组合而成的。可见,对运动员的技能、体能的训练和培养,尤其是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板运球技术培养,在篮球训练和比赛中显得尤为重要。

运球技术是篮球运动员的一项重要基本技术,通过对运球技术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充分了解篮球运动的本质和特点,达到动作的高度自动化水平,并且对运动员自我认识,客观分析比赛实际,迅速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运球技术是创造性完成技术、战术配合的保证。它对提高比赛质量、执行教练员意图、争取比赛的主动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青少年运球技术的形成过程

运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的基础,更是篮球运动“美”的所在,是比赛能顺畅进行与比赛可观性的保障。运球技术的形成有它必定的规律,需要经过长期的科学系统训练。一般运球技术的形成都是经过球性熟悉,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熟悉球性练习,主要是单一的训练运动员身体对篮球的感觉,使其双手适应篮球的软硬,大小。原地运球是运动员在熟悉篮球适应篮球后进行的单一技术动作,组合动作练习,使运动员能够初步掌控篮球。行进间运球是运动员熟练掌控原地运球技术后的又一技术。是要求运动员与篮球协调运动的最后技术。运球技术的培养的是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的发展。一步一步扎实从基础做起。人们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可以培养出扎实的篮球运球技术,才能在比赛中经得住考验。运动员从掌握单一的技术动作,到熟练进行复杂的运球技术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得到充分提高。

5、培养青少年基础运球技术的必要性

篮球运球技术的形成具有其特定的规律性,是一个较为复杂、细腻,需要长期训练和培养的连续性过程,是通过反复训练和比赛而逐渐形成的。运球技术的能力,不论熟练,还是创新学习,都是在日常训练中获得和发展起来的,只有从小对运动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加速培养,才能使运动员的运球技术与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得到有效的发展。

因为青少年运动员的特点是: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但争强好胜;上进心强,但急于求成、盲目性大;实践经验的缺乏,认识事物的把握不准,有时偏差很大。但是,青少年运动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所以,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讲,篮球运球技术的培养应及早进行。应贯穿于技术、战术训练的全过程。如若不能对青少年进行及时的要求监督,就会出现虽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但是最终因缺乏较好的运球基本功而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发展青少年篮球必须从基础做起,为青少年的未来着想。

6、培养青少年运球技术的途径和方法

6.1、培养青少年运球技术的途径

(1)通过训练课培养运球技术。

通过训练课培养篮球运球技术,在训练课的教学比赛中渗透运球技术训练,是培养、强化运球技术的重要途径。实践告诉我们,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和规范化训练,应从青少年抓起,这是一条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运球技术训练,应采取各种途径和手段加强对其技术迅速掌握的培养和深化,并结合动作示范和教学录像,精讲、多讲技术动作细节及要求,使运动员比较完整地了解技术、战术配合的内在联系及应用时机,更好地掌握动作的关键环节和细节。在战术练习中,必须加强各个位置局部配合的训练,通过训练培养提高队员的运球技术。并利用教学比赛中特定的强制应用和思考,在训练中不断强化其应用时机,使其技术得以巩固和提高。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不限制青少年运动员创造性发挥技战术能力的基础上,在战术上比赛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运动员遵守技术动作要求。

(2)通过记录训练日记总结运球技术。

每次训练课结束后,应要求运动员写训练日记,记录教练讲解的理论、训练、方法训练要求和队员在训练中的体会这样,不仅可以加强队员对运球技术动作的理解,还能够提高训练质量。每场教学赛之前都要召开准备会,明确教学赛赛的目的、任务,提出要求,把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队员,使队员更了解自己锻炼目的。每场教学赛结束后,不论胜负,都要开总结会,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

在总结会前,教练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临场观察进行粗略的分析研究,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引导队员总结。在总结会上,要发挥队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队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及时反馈,在以后的训练中纠正缺点,发挥优势。

6.2、培养青少年基础运球的方法

(1)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方法,在互联网上搜索国内一流篮球学校运球教学视频,选出符合教学形式的多种技术组合供教练员参考。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可以把它用做青少年运球技术训练的很好教材。

(2)训练课的不同训练内容手段。

青少年时期,运动员身心发展迅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易厌恶一件事物。而篮球的运球技术的训练及其枯燥,单一,这一特性也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使其不能坚持下来扎实练习基本功,易让那些先天优势明显的青少年好高骛远。所以教练员应从训练内容下手,学习国内外一流先进的教学方法,总结经验。并吸取先进方法技术加以改良,丰富队员的训练方法与内容。增强队员的学习兴趣,从而使青少年能够重视运球技术的训练。在乏味的训练期间可加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让运动员得以放松。

(3)建立评价和评价体系。

在教学训练中,经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运动员的运球技术做出及时的评价,尽可能建立比较完整和客观的量化指标。这样,可以强化和修正运动员头脑内的评价体系,使正确的篮球运球技术得到加强。不正确的篮球运球技术得到改进。据此以为,采用评价的方法是培养运动员篮球运动技术的有效途径。

7、结论

篮球运球技术是运动员根据篮球运动而产生的基础技能,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必须的基础技术训练。优秀运球技术的培养必须把篮球理论知识和球场上的技、战术的教学训练结合起来经常不断地进行运球技术训练,良好的运球技术是不断从训练中产生,再在比赛中有意地培养而逐渐形成的。极其扎实的篮球运球技术应是当前篮球界提高篮球训练水平的首要课题。

8、建议

(1)在队员平时训练中加入游戏提高运动员对运球技术的兴趣,这个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增强了队员的兴趣,提高了篮球运球技、战术教学训练质量。篮球运球技术的培养对比赛节奏和队员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训练方法上加入适当的游戏及新奇的训练内容对培养队员百利而无一害。鉴于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我们认为以上训练方法是提高运球技术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2)球员进攻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是以良好的运球技术作为保证。篮球水平的提高是以娴熟的控球技术为基础的。进攻技术是以控球,移动、接球技术为基础,投篮得分为目的的强对抗组合技术;

(3)在青少年的篮球运球教学与训练中,应加强移动技术、接球技术、运球技术各个方面的训练,既要重视他们基本功的训练,又要提高他们在激烈对抗情况下的比赛能力;

(4)在训练中针对青少年的掌握技术程度不同进行相应级别的分组对抗。经过长期的训练观察对队员进行评价总结;

(5)对于那些训练不自信的队员应当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在训练时进行相应的特别指导。

[1]张本春,聂连福.“篮球意识”理论研究与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2(04).

[2]贾义政,李影.对普通高校篮球选修课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15(01).

[3]雷继红.篮球运动员无形技术的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科版),2005,14(02).

[4]程红义.论如何培养篮球运动的战术意识[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8(06).

[5]康康.性格不同健身方式大不同[J].山东农机化,2006,13(01).

G808

A

1006-8902-(2017)-09-SY

猜你喜欢
运球战术篮球运动
犬用战术头盔
幼儿篮球运动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国际篮球运动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化内容分析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