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休闲的健康价值

2017-03-10 19:26洪凌波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身体运动活动

□ 洪凌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运动休闲的健康价值

□ 洪凌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升,人类休闲活动项目日益繁多,民众可以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活动,但也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造成人类身体活动机会减少,健康受到威胁,民众开始重视休闲时间与健康问题,因此国民健康与休闲意识逐渐提升,使得从事有益身心灵健康的休闲活动开始受到国人的重视与认同,而运动在休闲与健康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也是国人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途径,运动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活动的重要的一部分,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以推行运动休闲来提升生活品质。

运动休闲 健康 功能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再加上节假日制度的改革与实施,使得休闲时间增加,人们开始思考与改变日常的生活形态,也开始重视休闲生活的安排,期望能从休闲活动中找寻工作以外真正的生活乐趣。而休闲活动的内容包括:运动、艺术、流行、娱乐、户外休闲、大众媒体、旅行观光等方面,民众可以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活动。

但近年来,健康的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的脉动,而健康的生活与身心,又常与休闲品质息息相关。发展中的社会,藉由科技所带来的便利造成人类身体活动机会减少,健康受到威胁。民众开始重视休闲时间与健康问题,因此国民健康与休闲意识逐渐提升,使得从事有益身心灵健康的休闲活动开始受到国人的重视与认 同。而运动在休闲与健康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其有别于其他的休闲活动,是透过身体运动进行休闲,不仅可以放松身心、改善健康,也兼具娱乐、满足成就感、社交功能等诸多效果,也是国人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就运动休闲对健康的价值展开讨论,期能让国人了解运动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性。

2、运动休闲的定义

休闲是一种广义、大范围的诠释,其内容涵盖休闲活动及运动休闲的内容,都是工作以外闲暇时间自由自在选择喜爱的活动,以达到身心放松,享受乐趣的目的。而彼此的关系相互联系,休闲较为抽象,休闲活动其内容明确。而运动休闲则在身体活动上较为重视。运动休闲是在自由时间内经自由选择,为获得本身乐趣,而参与的体能活动或运动,范围包括体能性运动及娱乐性运动。运动休闲是所有非功利、非职业的活动,通常为工作闲暇及自由时间内,为获得乐趣、健康、追求刺激感觉、社交活动等,而参加的体能活动或运动种类,诸如舞蹈、球类活动、慢跑、爬山、国术等。有学者认为:运动休闲是在休闲时间内,以动态性身体活动为方式,所选择具有健身性、游戏性、娱乐性、消遗性、创造性、放松性,以达身心健康、缓解压力为目的的运动(不包括观赏运动比赛)。也有学者认为:在自由休闲时间内,经自由选择参与的体能性运动或休闲娱乐性运动,运动休闲可以使人获得快乐、趣味与健康。综合上述学者对运动休闲所阐述的定义,笔者将运动休闲定义为,个人在工作外的闲暇时间内,依个人意愿自由选择参与的体能性活动或运动类的休闲活动。

3、运动休闲的参与动机

运动休闲是以休闲式运动带动身心的健康、快乐,讲求运动不过度,没有竞技比赛中的比较心态,但却拥有运动的益处。正因此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满足非功利性的冲动及冒险的乐趣,且同时能带来正向的动力与愉悦感。在运动休闲参与上,动机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心理因素,动机可以说是个体参与运动休闲的动力。有些人是为健康而动,有些人是为兴趣而动,动机会随着时间、空间、环境、人而改变,且每个人选择投入运动休闲可能具有多元不同的需求及参与动机。以 下将参与运动休闲之动机分为五个方面内容,分述如下。

3.1、健康需求

运动休闲是人类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媒介。为了免于疾病缠身及 追求身体健康、维持体态及提升体适能等需求,在休闲时间会选择动态形式的运动休闲,例如慢跑、游泳、羽球、有氧舞蹈等,来获得健康需求的满足。

3.2、心理需求

如获得成就感、挑战自我、休闲娱乐、能力表现、缓解压力、获得刺激、好奇及自我实现的满足。

3.3、社会需求

在运动过程中透过人与人的互动与沟通过程,以获得同好的认 同,藉此增进相互间的友谊、促进人际关系及获得归属感,并取得社会尊重与他人的尊敬。

3.4、成就需求

对挑战身体的极限觉得新鲜刺激、好奇,同时藉由表现的过程中 获得成就感、认同、赞扬及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此外,挑战能力、增进自己运动能力及对自我能力的认知。

3.5、知识追求

个人对于获得有关运动休闲的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等事项,加以组合整合,转化成个人经验及知识,藉此获得学习及成长以扩大生活领域。

4、运动休闲对健康的价值

运动休闲参与者其参与动机不尽然完全相同,有的人希望从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让身体更加健康,有的人是希望可以在运动团体中结识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也有人参与运动的动机却只是希望从运动中获得成就与成绩,不管如何,都有其具体的效用,说明了运动休闲对个人身体的、心灵的以及社会等层面的健康价值。健康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和需求,没有健康,一切生活品质就沦为空谈。什么是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而已,而是一种身体生理上、心理精神上和社会群居上的幸福感状态。故健 康的内容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个层面。因此运动休闲的健康价值就依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分别阐述。

4.1、运动休闲的生理健康价值

运动休闲对人体表现出来的生理价值,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认识:

(1)提升健康体适能。

一般人的心肺耐力(以最大摄氧量为代表)自2 5岁以后,每年约减少1%,到了7 5岁时,心肺耐力可能只有年轻时的一半。而美国运动医学会(A C S M)指出健康成人若维持每週三至五次、每次持续2 0-6 0分钟、强度需达最大心跳率之6 0%-9 0%或最大摄氧量之5 0%-8 5%的有氧运动,就可改善或维持心肺适应。除此,随年龄增长,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能力开始衰退,身体活动不仅可有效减缓骨质流失的速率,更能因提高身体活动而减缓肌肉质量的流失,改善肌力与肌耐力,维持独立完成动态生活的能力。不仅如此,运动休闲还可以促进柔软度及减少体脂肪。

(2)预防及减少疾病发生。

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门提醒身体活动对健康及疾病预防的影响,包括下列十点:①身体活动量愈高,死亡率愈低;②身体活动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降低;③身体活动有助于降低罹患肝癌、肺癌、摄护腺癌、结肠癌、乳癌等癌症的机率;④规律的身体活动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罹患率有降低的效果;⑤身体活动有助于患者;⑥承载身体重量的身体活动,有助于骨骼正常发展,并维持早期成人的骨胳质量的高峰;⑦身体活动所带来肌肉改善效应,可以减少老人跌倒的危险;⑧身体活动对体重控制有所助益;⑨身体活动有助于降低忧鬱与焦虑症状,并改善心情;⑩透过身体活动可以改善心理与生理素质,进而提升生活品质。除此规律运动可以降低慢性疾病的患病机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下背痛、骨质疏松甚至结肠癌等,也可改善睡眠品质及减轻女性经前症候群症状。

(3)延缓衰老。

人口老化对社会所造成的负担日趋增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健康问题。而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逐渐出现各种老化现象,特别是4 0岁以后,各种疾病极易发生。而老化所出现的生理变化包括:皮肤与结缔组织逐渐失去弹性、骨骼流失而造成骨质疏松、血管管壁由于脂肪堆积而变窄等,运动休闲有助于改善上述生理老化现象,提升血流量、心输出量、最大摄氧量与肌肉张力,并能降低骨骼、心脏、血压与血脂等与年龄相关的问题发生率,进而减缓老化速度、维持或促进生理健康、延长寿命,也进而减少医疗资源与费用的支出。

(4)提高身体免疫功能。

从事有计划的运动休闲时会喝大量的水,也排大量的汗,因此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体内排毒,以致免疫功能增进。另身体中的儿荼酚胺等压力荷尔蒙对免疫系统具有负面的影响,长期适度的运动能降低上述荷尔蒙的分泌量,以避免体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此外,运动可增强免疫能力,虽然免疫细胞的数目在运动者与不运动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但长期适度运动者体内免疫细胞的功能优于不运动者。因此,规律的轻度或中度的运动,可以增进免疫能力。

4.2、运动休闲的心理健康价值

社会科技的进步,带给人民极大的便利,但虽然劳力减少却劳心增多,人们诸多心理的压力及负担面临挑战。而运动休闲有助于降低焦虑、沮丧和压力、增加自信心及改善认知功能等效果,对情绪的缓衝及恢复心态的调适也有所助益,规律运动可达到放松心情、改善自我、自我形象及减低忧鬱等多项心理功能。内分泌系统的脑下垂体透过2 0-6 0分钟以上的持续运动,其脑下腺可分泌一种类似吗啡的物质,俗称脑啡,它是疼痛的杀手,可减轻痛苦,使人产生安乐的感觉,且运动时亦分泌度巴明化合物,其被认为具有情绪兴奋剂效果。此外,活动量低者其沮丧症状的情形,显着高于活动量多者,因此在一般的临床心理疾病方面,运动也可以改善轻度及中度沮丧的病患,故运动加上心理治疗对心理症状改善有很大的帮助,渐进式运动疗法介入后,对慢性疲劳患者而言,能有效降低疲劳程度,改善身体机能、睡眠障碍、认知能力、情绪及沮丧,并能藉由身体活动来舒解压力,转移患者对自我症状的关注。慢性疲劳患者若能长期从事适度的身体活动,培养规律的身体活动形态,能有效避免相关病情的恶化,亦可保持心情愉悦,使个人生活品质日益增进。

4.3、运动休闲的社会健康价值

运动休闲不但能提供参与者提升运动技能及身体活动的机会,甚至能提供交朋友、增进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功能。在现代的社会,容易造成人际的疏离,而运动休闲是促进个人与家庭、社会等人际关系的重要媒介,透过活动有助于增进家庭和谐、促进人际互动、建立新的友谊关系,增加彼此融洽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及避免产生孤寂与社会疏离等现象,并与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相融合,预防社会问题。在运动休闲的场域当中,人们因为共同的需要、兴趣、爱好而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依赖、互动,而在活动过程中会自然地共同遵循行为规范或准则,继而增强个人和群体的团队意识,也能在经验团体的合作当中,学习克服逆境及体认运动员的互助精神。

5、结语

运动休闲不仅是为了健康,更注重在运动休闲过程中所带来的效益,我国运动休闲的起步发展较欧美先进国家要晚,主要以促进全民健康为大方向,让民众全面的参与并且推展全民运动习惯。鉴于此,国人应正视运动休闲对个人身心的功能,培养规律的运动习惯,才是追求良好的生活品质所必须拥有的观念与实践方向,而运动休闲中所能获得的益处,也让休闲运动领域的发展潜力无穷。

[1]张伟.马克思休闲思想与西方运动休闲之价值取向——兼谈中国传统休闲价值观与西方休闲价值观的融合[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

[2]黄璐.体育学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概述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

[3]徐世巍.简析运动休闲的价值转变的力量[J].运动,2013,(15).

[4]王昌鼎.浅析大众健美操运动休闲价值[J].知识经济,2013,(21).

[5]文蔡雄.论新时期我国运动休闲理论体系的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2).

[6]郭叶.解析运动休闲的娱乐内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4).

G80

A

1006-8902-(2017)-09-ZQ

猜你喜欢
身体运动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不正经运动范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