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诸景备,逝水浮生幻梦归
——浅析《红楼梦》中的花园意象

2017-03-11 14:40乔玉珠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太原030619
名作欣赏 2017年9期
关键词:大观园花园红楼梦

⊙乔玉珠[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太原 030619]

天上人间诸景备,逝水浮生幻梦归

——浅析《红楼梦》中的花园意象

⊙乔玉珠[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太原 030619]

花园是元明以来的戏曲和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场所。本文从花园意象的象征隐喻功能、反讽警示功能、空间叙事功能及文化意蕴作为研究角度,分析《红楼梦》中的花园意象在叙事模式中的革新、寓意揭示上的深化和意象交织上的创造等功能,并肯定其在文化意义上的超越。

《红楼梦》 花园意象 功能

一、引言

意象,是承载着创作主体情感活动的客观物象,作为艺术形象而存在,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康德讲:“精神在审美的意义里,就是心意赋予那对象以生命的原理。”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一种特别的审美复合体,这样的美学范畴对作品有着重要的整体性意义。

作为一个整体意象,经常出现在园中的有花草、山石、水流、短墙园门、亭台楼阁等,这些都是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园意象所拥有的各种象征意义,都离不开这些植根于各自的文化土壤中蕴涵着深厚文化能量的具体意象。作为审美范畴的花园意象,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不断演变充实并且不断更新,这种传承丰富了花园意象的文化内涵,进而使作品增添了更多感觉和韵味。

《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在展开描述现实层面的生活画卷时,以花园为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并且其中的花园意象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其建成代表家庭成员的组建和定格,人物在其中的宴会游赏代表着家庭的昌盛繁荣,其落败则意味着物是人非、人去楼空的家庭败落。在作品中,花园不仅是日常活动的载体,更是一种有生命和灵性的存在,关联着一个家庭的气运和众多成员的命运。这是《红楼梦》所具有的一种带有隐喻性质的构架结构。

二、《红楼梦》中花园意象的空间叙事功能

在《红楼梦》中,作者对花园意象有着完整的塑造和描写。在大的层面上,文中主要有会芳园、大观园、大荒山、太虚幻境等几个花园场景,以“意”连接诸“象”。在大观园内部又有一个完整的花园群落,省亲别墅作为主要建筑且立于正位,统照全园;园里有大主山连亘曲折,沁芳溪穿园流过,有众石散见诸方,又有花草松竹应时而生,形成了神贯体联的幽静与恢弘。通过花园之“象”的完整建构,为红楼之梦中至真人物、至善情节、至高境界提供了至佳环境。《红楼梦》中在园内工程初告竣题对时,间接描写了大观园各处景观。后宝黛等人入住,赏玩宴游于其内,日常起居在其中,青春男女与花月木石、山水风雨交相辉映。而黛玉死后,大观园花木枯萎,墙色斑驳,满目凄凉。

《红楼梦》中的花园意象是完整的,随着人物游踪所至,叙事中的空间有一定的连续性和流动性。如第七回中周瑞家的给各位小姐派送宫花,她进出的脚步勾勒出园中各处的布局;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抄检队伍在园中的各处楼台里行走,从怡红院到潇湘馆、秋爽斋,再到蓼风轩、缀锦楼,每个场地的转换都是在讲述同一个事件的进展,也使得每处人物的性格特点显而易见。

讲到融情入景,通过人物感受及个性、心绪的渲染,使人物形象与环境互相映衬浑然一体,进而构成诗画一般的浓郁的诗境,《红楼梦》在这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堪称典范,“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尤为出色。作者借用对大观园中各处优美景致的描写,创设出了许多优美的红楼意境。如第三十回“龄官画蔷”一段描写,把初夏刚临时的阴晴变化、骄阳、风声、绿树、云影、雨声、花荫全融合在大观园的美景之中,使景色与人情互借互生,浑然一体,堪称化境。

三、花园意象的反讽警示功能

第十七回中提到大观园是以会芳园和旧花园的废墟为基础所建立,又从荣府旧园移来竹、树、山石等,作者创设大观园的真实目的却是为展示美好青春、共演红楼悲剧设置空间。大观园不仅是宝黛爱情产生的场所,同时也是真挚感情和美妙世界的象征。然而,随着它的破败,宝黛爱情也虚化成镜花水月,大观园最终归于虚无缥缈的太虚幻境。

《红楼梦》以花园组织结构全书的框架,把人物集中在花园里加以刻画展示,使花园具有明显的寓意。大观园的基础是秦可卿的会芳园和贾赦的一座旧花园的废墟,由此看,会芳园和大观园是花园的过去和现在的承继与结合。这两座园子的共性就是骄奢淫逸和自我放纵。会芳园是贾宝玉被诱惑的开始,也是贾瑞对凤姐产生欲望的地方,其中的天香楼还是秦可卿和贾珍乱伦及后来因此事自缢身亡之处。所以,从一开始这座花园就因肉思淫欲而污浊不堪,充斥着乱伦和死亡的气息。作者通过对大观园的描绘所暗示的这点极其简明扼要。

大观园中的生活显示了荣宁两府烈火烹油般的末世繁华,展现了贾家奢靡浪费的生活场景。为了金钱和权力,贾府内部展开了或公开或隐蔽或正面或迂回的斗争。这个钟鸣鼎食之家,嫡庶明争,妯娌暗斗,父子成仇,婆媳不和,兄弟反目,夫妇相悖,种种原因致使贾家一步步走向败落。曹雪芹正是运用了这种在封闭的花园中描写一个家庭盛衰的以小见大的创作方式,从而发人深省,令人震撼。

四、《红楼梦》中花园意象的象征隐喻功能

《红楼梦》中的花园,反映了人类对大地的敬畏与对女性的尊重和崇拜。依照弗莱提出的“原型”理论,花园隐喻了女子的身体,同时又代表着大地和自然。开篇以女娲造人的神话引出,本质上将女娲作为审美原型,到绛珠仙子、警幻仙子,又贯穿到林黛玉、薛宝钗及大观园中众女儿之上,形成一个“大母神崇拜”的完整谱系。园中绝大部分都是女性,贾宝玉对她们的好感象征着他对自然、大地的敬畏和膜拜。女性崇拜也是一种自然崇拜,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故而成为花园意象象征隐喻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

《红楼梦》中的花园可以看作是一个象征符号体系,因为花园意象是作为整体出现的,其中不乏花、鸟、水、柳等具体意象。这些意象不仅在环境中作为具体意象发挥作用,而且也出现在园中儿女们的诗词中作为描写对象来寄托创作者的情思及性格命运。文中作者曾多次用花来比喻众女子,这个美丽的意象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同样也被赋予了悲剧性的内涵,是女子性格命运与尘世人生无常的意象。第五回中构建了一个以“花”为中心的人物群体形象,也定下了苍茫而凄凉的基调。而水意象同样连接着人物的命运,绛珠草是在神瑛侍者甘露浇灌下成长的精魂,故而林黛玉便只能有还尽血泪而亡的结局。“落花”与“流水”这对人文意象向人们揭示了园中众女儿不可避免的悲剧性命运,这样的组合借助其中承载的情爱与泪水、灵魂与死亡的意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观照。

五、《红楼梦》中花园意象在文化意蕴上的超越

《红楼梦》中的花园浸润着丰富的儒家思想观念,其中的花园体现着儒家这一封建正统思想的纲常要求和礼制规定。修建大观园的初因是迎接元妃省亲,为宣扬皇恩,故大观园有如皇家花园,主要建筑省亲别墅富丽庄严。另外,园林建造必须遵循礼制,反映了儒家的伦理本位和序别之分,体现着对儒家基本法度的遵循,对行为内敛原则的遵守。元春省亲之时,不仅花园被赐“大观园”,帝妃地位赫然居上,而且在其指导下创作的诗句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儒风儒魂,充分展现了花园的儒教意义。加之《红楼梦》中的花园常常被用来感悟人生世事,儒家的思想价值印迹很深。

另外,《红楼梦》中的花园还有老庄哲学的展现。开篇就以女娲补天的神话连接《山海经》,对于大荒山的描述更是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原生态。《红楼梦》里大观园模山范水的布局,是以老庄的“道法自然”思想为重要理论基础,讲究诗情画意的构思,遵循天人合一。园中人物重性情而轻功名,体现着老庄“返回”的主题思想,不仅是返回自然,更是返回质朴的本心。

《红楼梦》里花园的设定还蕴含着佛家意蕴。佛教中将苦谛视为四谛说中最关键的一谛,认为它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点,宣扬人生唯苦的人生观。不管是实际存在的大观园还是梦幻中的太虚幻境,都不是无忧无愁的地方。作者在表现四大皆空的同时,却把在大观园中发生的宝黛爱情写得那么缠绵悱恻,令人动容,其中的佛教文化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显而易见,《红楼梦》中的花园意象完美地完成了在文化意蕴上的超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植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又有所突破,呈现出独特的“意”与“象”。

六、结语

花园是人间的仙境,是自然派往人间的代表,是隐逸的情怀,是人性的复归。花园意象的内涵就像花园本身,丰富而有吸引力。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把握了花园背后所蕴涵的特殊审美价值,也从中窥探到了意象使用对于小说的重要意义,它与小说中的其他要素结合,共同构筑了叙事文本,成为小说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之一。花园意象也因其独特的情致与魅力得以反复挖掘,从而成为小说中具体可观的叙事手段。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59-160页。

[1]李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5:33.

[2] 俞晓红.《红楼梦》花园意象解读[J].红楼梦学刊,1997(S1).

[3]冯文楼.从桃花源、后花园到大观园——一个文学类型的文化透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5).

作 者:乔玉珠,太原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猜你喜欢
大观园花园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神话》
对《红楼梦》中“不好死了”与“……好的”的历时考察
《红楼梦续书考辨》
续红楼梦
大观园
大观园
大观园
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