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遗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曲艺术

2017-03-11 11:36郝永群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530023
大众文艺 2017年13期
关键词:程式戏曲舞台

郝永群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530023)

浅析非遗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曲艺术

郝永群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530023)

本文从戏曲的基本概念和保护现状及其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传统戏曲的保护设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传统戏曲 ;表演形式;非遗保护

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何让戏曲艺术传承下去是摆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的严肃课题,在此正本清源,浅析一下戏曲艺术的现状及传承原则,为探寻中国戏曲传承、发展道路,奠定相应的研究基础。

一、传统戏曲艺术的概念及现状

戏剧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以语言、文学、动作、舞蹈、音乐、武术、杂技、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主要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中国戏曲(以下简称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曲文化,它的成熟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现代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

戏曲表演的程式规范化,音乐节奏板式韵律化,舞台美术、人物化妆造型的图案装饰化,连同剧本文学的诗词格律化,共同构成了戏曲和谐严谨、气韵生动、富于高度美感的文化品格。

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区地方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多数为传统剧目,比较著名的有昆曲、京剧、粤剧、豫剧、川剧、秦腔等。广西的传统戏曲主要剧种有桂剧、邕剧 、粤剧、彩调、采茶戏、壮剧等。前几年,随着广西各地艺术院团改制以及老一辈艺术家的逐渐减少,各个院团均出现了艺术人才断层现象,加上受近年来浮躁现象的影响,专业剧团重项目演出轻基本功训练现象普遍,一些传统的戏曲经典片段已失传。有的剧团受利益驱动,只讲效益,不讲剧目的主题思想和传统模式。

二、戏曲艺术的表演形式

1.戏曲表演的“四功”—唱念做打

戏曲舞台上的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展示手法,也是戏曲演员必备的四种表演基本功。

唱 指的是唱腔技法,主要有“曲牌体”和“板腔体”两个结构方式。

念 指的是念白。念白是朗诵技法,“白”即“道白”。歌体为唱,朗诵体为白,是戏曲台词两种基本形式。戏曲的道白具有一定的音乐和节奏感,是我国戏曲中一种特有的、最能表达人物的内心独白,体现人物思想的艺术表现手法。念白常与唱腔部分互相衔接、陪衬、对比。

做 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即身段和表情技法,是戏曲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区别之一。演员在舞台上利用角色行当的程式和舞蹈语汇打造角色的性格特点。

打 是舞台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指武术和翻跌的技艺。这项基本功分为把子功和毯子功两类。这项基本功不但要有深厚的功底,而且技巧难度很高。

戏曲基本功是戏曲舞台上的最基本表演手段,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有的行当以做功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但演员必须把这四种基本功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戏曲艺术表演功能,才能更好的表现剧中的角色。

2.戏曲表演的“五法”

戏曲表现人物的手、眼、身、法(发)、步叫做戏曲表演“五法”。

手,指表演上的手势,演员利用手臂协调动作,形成舞蹈姿态,以表现不同角色的性格。

眼,即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演员利用眼神把角色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是角色最重要的表现器官。

身,指身段。舞台上演员表演的各种舞蹈动作以及各种虚拟的表演。如上坡下坡、亮相、甩袖等。

法,在学术上有几种说法,一种是指其他四种技术的规格和方法。另一种说法是指“发”,指甩发的技术,也有指演员在表演时的戏法。目前通常采用第一种说法即“法”。

步,指步法,舞台上演员随着剧情的发展、角色的性格变化,利用身段虚拟展示移动的种种步法,比如快速行进的蹉步、醉汉的醉步等等。

3.戏曲表演的行当与脸谱

戏曲行当分生、旦、净、末、丑。近代以来,“末”行已渐渐划归“生”行范畴,所以,一般只说生、旦、净、丑四种行当。

生 扮演男性人物。剧中男主角,多为小生。一般以假声为主,或真假声结合。划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分支,表演上各有特点。

旦 女角色的统称。一般分为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净 俗称花脸,粗犷豪迈,或刚烈耿直,或阴险毒辣。演唱声音洪亮宽阔,动作比较大。

丑 面部化妆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小块脸谱,又叫小花脸。如屈膝、蹲裆、踮脚、耸肩等都是丑的基本动作。多有喜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文丑和武丑。

由于古代戏曲是在露天大舞台上或寺庙里演出,为了能让观众看见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通过化妆扩大眼睛等部位的表情,所以出现了脸谱。戏曲中脸谱的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同,比如表示忠勇耿直的红脸、铁面无私,正直忠耿的黑脸,奸诈狡猾、善用计谋的白脸等等。

4.戏曲表演艺术的写意

戏曲具有鲜明的艺术性格。其中最有性格的非虚拟性莫属了,艺术家们把生活中的一招一式通过选择提高,夸张美化,艺术化的程式动作不用说唱也使观众一看便知,这就是戏曲艺术的意境。

传统戏曲塑造形象的一大特点就是演员必须运用行当程式来演绎角色。

戏曲程式来源于生活,是艺术家们经过对生活动作的多次实践利用舞蹈语言修饰、概括的结果,并把一些常用的动作形成固定的格式,比如上马、关门、绣花等等。戏曲程式不仅在表演上,在剧本、行当、唱腔、服装等方面也固定了格式,这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奠定了规范的标准。

戏曲身韵也是表演的重要元素,身韵涵盖的不仅是简单地肢体语汇,它是角色人物内心深处的情绪外化,能触及观众的心灵。

戏曲艺术的身韵包括戏曲舞蹈和武打艺术。主要有“水袖功”“翅子功”“把子功”等十几种。

写意性最能代表戏曲表演艺术的特征,也叫戏曲表演虚拟性。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戏曲演员在没有(或很少的)布景、道具情况下,凭借着他(她)细腻的程式表演,让观众了解他(她)扮演的角色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以桨示船、以鞭示马,不表船,不表马,特写行船、骑马的人;不表风、不表雨,凸显风雨中的人;还有牵马的马鞭,绣花的膨圈,喂鸡的食篮以及扇子等辅助虚拟表演的道具。这些点缀的道具编剧创作和演员表演留下了极大空间,也为观众的想象力提供了艺术源泉,这也是中国戏曲的高明之处。

5.戏曲艺术的假定性

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很大区别是舞台艺术手段完全相反,西方戏剧讲究的是身临其境,舞台上的布景道具与生活环境相似,时间空间相对固定,艺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而中国戏曲则十分讲究舞台艺术的“逢场做戏”,用很少的布景(有时甚至不用)就能展示剧中角色的情感,舞台空间基本上是假定的,这种假定时间和空间的设定 让演员们尽情演绎角色所需要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条件。

三、传统戏曲艺术的非遗保护

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现在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如何保护和传承这块瑰宝是摆在当下的一个严峻课题,目前,随着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互联网冲击着传统文化,给依靠言传身教方式传承的传统戏曲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许多剧种频临消失,保留的剧种也改变了原有的面貌和内涵,例如一些新排演的戏曲剧目,舞台上用的是写实的布景,大屏幕出现的是写实的投影,华丽的现代音乐,蹩脚的台词发音以及奔放的舞蹈及人海战术,完全看不出这是在演出传统戏曲,戏曲程式、舞台的虚拟性、假定性等艺术手段更是不见踪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公约》指出:“‘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资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和振兴。”公约同时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应当遵循的四个原则:即本真性、整体性、可解读性、可持续性。

从字面看上不难理解保护原则的本意,但是,如何理解、执行就看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领导们的认识和觉悟了。本人认为,要做好对传统戏曲等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做好如下工作:

首先,保护传统戏曲艺术要从上层建筑着眼,从普惠基础百姓入手,目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都规范了自己的职责和分工,作为文化主管部门更应该广开思路,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的落实工作,对传统戏曲的落实保护更要逐项安排,落实到人,并列入工作人员的政绩考核中。同时,要建立对非遗传承剧目的审查制度,杜绝以非遗传承为目的拉项目盈利的行为。

其次,要具备紧迫感。文化,特别是传统戏曲艺术是一棵树,是需要精心呵护的,老的传统戏曲程式是举世无双的文化资源,且一些艺术技艺,特别是戏曲写意方面的技艺是靠人与人传授的,文字无法记载,当下,一些老艺人已经到了耄耋之年,有些民间传统戏曲艺术和技艺处在濒危状态中,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再次,要切实改变工作作风,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者要深入基层,贴近生活,在尊重民间习俗和做法的基础上,发现更多的传统戏曲元素。尊重传统戏曲的首创精神,不能急功近利或采取移花接木的方法。戏曲艺术工作者更应该深入民间进行采风调研,总结提高,在保护的基础上发现更有利于传承的方法,而不是受西方戏剧的影响改变甚至扭曲传统戏曲舞台艺术。

总之,传统戏曲艺术的主人是广大人民群众,政府应该做的是从政治的角度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保护好传统的戏曲艺术,为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在政策和财力上给予扶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改革开放的经济硕果时更好的享受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1]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0.

[2]胡芝风.戏曲艺术二度创作论[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00.

[3]梁伯龙等.戏曲表演基础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程式戏曲舞台
军迷大舞台
增程式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军迷大舞台
增程式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延长优化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英语程式语可学性的语言模因论解读
基于Motor-CAD的增程式电动车发电机设计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