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对日本设计的影响
——禅宗思想

2017-03-11 12:52徐静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禅宗美学日本

徐静宇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中国传统哲学对日本设计的影响
——禅宗思想

徐静宇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宋朝时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南禅宗一派在日本获得了极大的兴盛,至今也一直影响着日本的文化与设计。禅宗所倡导的思想 ,已经在日本形成了一种大众化的审美基调。而在世界美术史上,许多风格与审美的形成都始于建筑领域。以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建筑为例,浅析禅宗美学与其在日本设计作品中的体现。

艺术设计 禅宗 哲学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在艺术方面,我们要求自己要有与众不同的眼光,有一定标准的审美能力,有绘画技巧和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在设计方面,我们更要求自己有新颖的想法,更深更广的视野去看待事物给大众带来的影响等等。我认为,中国的设计师,如果想自成一体,或者形成一种风格,必须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上,日本设计无疑是做的非常成功的。明治维新之后,西方思想和文化大规模涌入禅是心灵智慧不经意的流露、不刻意造作,豁达开朗的自然真心,是一种心领神会的境界,推崇的是一种简朴的生活形式。禅,使得日本人单调的平常生活增添了艺术的趣味。而禅宗也是日本设计艺术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禅宗与设计的结合往往令日本艺术家们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并成为他们表现自己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感受的最佳选择。因而,在他们的建筑、园林、插花、陶艺等设计艺术理念中,普遍认为“简单的优于复杂的,幽静的优于喧闹的,轻巧的优于笨重的,稀少的优于繁杂的”。禅宗美学由禅宗思想发源、演变而来。禅宗思想最早起源于印度佛教。禅即梵语“禅那”,意为静虑,是安住一心,思维观修之意。我们今天提到的禅宗的意义与其本意已相去甚远。胡适曾说:“中国禅并不来自于印度的瑜伽或禅那,相反的,却是对瑜伽和禅那的一种革命。”首先,禅与禅宗是两回事。禅是存在于各种宗教、宗派的普遍现象,即通过冥思,静坐等方式,忘却现实中的“我”的境界;禅宗则是一种自救式的宗教:“……基督教徒寄托于神,(除禅宗外的)佛教徒寄托于佛,希望神、佛来拯救自己,我们把这类宗教称为他救式宗教。而禅宗与以上所谈到的宗教的不同点在于,禅宗是自救宗教。禅宗不寄托任何神、佛,而认为任何人的心中都有佛,提出向心求佛,实行自救。” 再者,中国的禅宗继承了老庄的思想,崇尚自然,是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之一,有着独特的特征。

中国禅宗始于禅师五祖弘忍。弘忍门下有两位出色弟子,一位是神秀,另一位则是慧能。神秀与慧能均曾作偈文表达自己的感悟,神秀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主张“渐悟”,通过“时时勤拂拭”来修行。后日神秀所传教法盛行华北,号称“北宗”。

而慧能则认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主张“顿悟”,不把禅限定于静坐敛心之中,认为日常活动皆是修行。 “禅并非用分析或比较的方法可以获得的知识,禅是一种真实的,个人的体验。” 慧能又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五祖弘忍认为慧能了悟了,便将法位传给了他。六组慧能受命南归,弘扬禅宗,影响华南诸派,人称“南宗”。

南禅宗通过生活本身来悟禅,辅以内省的修行方式,排除一切矫揉造作的修饰,追求绝对纯粹的精神世界。因此禅宗美学强调领悟,拒绝采用具象的表达方式,通过写意来隐喻和比拟,通过联想和思索来感悟。禅宗美学还反对人工的雕饰,强调运用简单的材质,通过极为简练的手法来营造空间,表现自然,反应内心。

在世界美术史上,许多风格与审美的形成都始于建筑领域。日本的设计风格体现在建筑上则表现为简单的体块组合,虽然直白,但却注重空间与意境的营造。从日本普通住宅中纸拉门,层层开启营造纵深感就可以获得直接的体会。

安藤忠雄的职业生涯极富传奇性,他曾任货车司机、职业拳击手,其后也没有经过正统的训练, “枯淡,闲寂,幽玄”的禅境为最高境界;安藤忠雄则把禅宗思想与审美情趣巧妙地融入其建筑设计中,从材质、构形、场所三方面高度体现了素、简、朴的禅宗美学意蕴。我们就以其代表作品之一的光之教堂来进行简要的分析。从材料上来讲,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面是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最常见的,光之教堂也不例外。这种墙面不加任何装饰,裸露的清水混凝土展现了一种精致的纹理。如此绵密的质感,有着能够触人心弦的感染力。墙面上残留有拆卸模板螺栓后的圆形孔洞,则是质朴的手工痕迹。像这样体现材料质感的处理方式,正是传达了禅宗所主张的枯淡质朴的美学性格。日本人对纸、藤、土、竹、木等自然材质都十分偏好,认为这是真实而不加雕琢的自然之美,并在设计中力求“忠于材料的本身,呈现朴素的品味”。修禅时要求不执念外界纷繁事物、不以艳相取悦于目、不以矫饰动之于心,清水混凝土这种素材的美正是彰显了禅学的精神意境,从纷繁的外象中回归建筑材料的自然本真。谈到精神场所与空间氛围的营造,安藤忠雄秉承的建筑理念与场所营造最为注重自然的和谐,“我们应该创造这样的建筑空间,使得人们在其中如同在诗歌和音乐中一样,体验到惊奇、发现、智慧的启迪以及生活的宁静与欢乐” 。与建筑界喜欢挑战技术与想象极限的设计师们相比,他的建筑显得更加内敛。他曾在解释光之教堂的设计理念时说道,“我是将自然限定为光,将自然极端抽象化,从而实现能够触摸人类精神根源的深远空间。” 他以最少的元素创造了最为丰富的精神世界,把自然引入到相对封闭的室内空间中,使建筑通透如会呼吸一般,带着生命与自然的力量。那些光影的交叠,风雨的变化,表现了对时间和生命的敏感,刹那即永恒,这也是禅悟的极高境界。

[1]滕军.叙至十九世纪的日本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日]铃木大拙.禅风禅骨[M],耿仁秋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3]王建国,张彤.安藤忠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禅宗美学日本
仝仺美学馆
日本元旦是新年
盘中的意式美学
禅宗软件
探寻日本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黄金时代》日本版
纯白美学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