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格律诗词创作教法初探

2017-03-11 04:59广东省中山市浪网中学钟志烽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8期
关键词:采桑子仄仄白话文

广东省中山市浪网中学 钟志烽

一、指导学生弄清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

中国古典诗歌分为三种形式:诗、词、曲。其中诗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曲分为杂剧、散曲,散曲又分小令与散套。而本文所谈到的格律诗词就是指近体诗与宋词。近体诗是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在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包含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根据字数不同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

二、指导学生弄清格律诗词的格律

所谓诗词格律是中国古典诗词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集合。在形式上,比较注重声韵之美与对仗之美,由此产生了诗词格律的规范要求。它涉及中国文体学、音韵学、词学、音乐学等多方面的学科,是中国古人对形式美高度关注后的产物。简单讲,就是指引学生弄懂什么平、仄、韵以及对仗。这里以五言律诗为例,对学生进行指导:

五律类型一:平起不入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第一:这里的“平”指的是在汉字中阴平和阳平(也就是一声和二声),“仄”指的是汉字中的上声和去声(也就是三声和四声),(注意:古汉语里有入声字,所有入声字归为仄,且同韵,但现代汉语里没有入声字)而“⊙”则表示这个字可平可仄。

第二:这里的“韵”是指押韵,也就二四六八句末尾字必须押韵。那么什么是押韵?押韵就是所学押韵的字必须同韵,如“章”与“黄”押平韵“ang”。此外,有些字虽不是严格上的同韵,但因为读音相似,也可算做押韵,如“春”“人”与“金”,这里的“un”“en”与“in”也算押韵。

第三:对仗指的是严格的对偶。例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律诗一般要求颔联与颈联要对仗。

弄清了格律诗词创作的最基本的要求,这样,学生可以尝试去创作一两首格律诗词了。但由于中学生的文学积累不深,语言逻辑思维也没有从现代白话文中跳出来。因此,创作出来的诗词很是一般。如这位学生的《采桑子·中秋》:中秋传统人人爱,都爱中秋。月亮娇羞,时显时隐入眼球。只因月亮胜仙女,面目清秀,情绪动流,想挽嫦娥天上留。这首词基本上合格格律要求,但没有诗歌的韵味,感觉现代文一样。不过,这也正常,毕竟是刚开始尝试格律诗,也说明我在格律诗词创作教学上还有很多缺陷。因此,必须强化学生加深自己的文化积累,并在格律诗词创作方法与技巧上给予指导。

三、指导学生跳出白话文的语言逻辑,用诗词的语言逻辑进行创作

现在的中学生古文底子薄,古汉语的思维逻辑弱,要写好格律诗词,确实不容易。因此,指导学生跳出白话文的语言逻辑,用诗词的语言逻辑进行创作是我格律诗词创作教学的一个很必不可少的步骤。如何引导学生跳出白话文的语言逻辑,除了加深学生的古文底蕴,另外以古诗词为例进行解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四、指导学生创作格律诗词时要从白话文写作思维逻辑中解放出来,用格律诗词创作的思维去创作

现在的中学生写作文,都是先写开头,然后写中间过程,最后写结尾。也就是说写作按常规思维来写。但,诗词创作就不一定按白话文的写作思维去创作了。这里以我创作的《采桑子中秋》为例来解说。“嫦娥高挂清秋夜,十彩缤纷,明月窥人,不请清风自撬门。天涯游子归来聚,仆仆风尘,情意深深,又恐相思别后伸。”这首次在创作过程中,我并不是先写到“嫦娥高挂清秋夜”,而是先想到“不请清风自撬门”这句。因此,当定下这句后,那么就先给这首词定了韵脚——“门”。接下来的创作是围绕韵脚去组织语言文字。和“门”同韵的文字有“文”“伦”“人”“尘”“深”等。这和写白话文的思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你可能写完第三句,然后写了第八句,最后才想到第一句。可以说格律诗词创作没有任何的写作先后顺序。

五、指导学生在格律诗词创作中巧化名句

格律诗词的字数有严格的限制,如何在短短数十字里将自己要写的内容,要表达的情感体现出来,语言必须凝练。因此指导学生巧化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名句是格律诗词创作教学的一个教学技巧。如我在《采桑子》里写:近来何事常思苦,乐也无言,悲也无言,雪舞花飞也等闲。我心犹似蛛丝网,有结千千,结结缠绵,尽系曾经卿笑颜。这里“我心犹似蛛丝网,有结千千,结结缠绵,尽系曾经卿笑颜”就是化用张先的名句“心似蛛丝网,中有千千结”。

六、指导学生在修改诗词过程中提升格律诗词创作的能力

学生刚接触格律诗词创作,肯定会出现质量泛泛之作,甚至出现不符合格律要求的作品。那么指导学生修改诗词是必须的,而且,通过修改诗词,也能提高自己格律诗词创作的水平。例如,学生在《采桑子中秋》原来是“清风淡淡吹薄雾,明月遮羞。聚在高楼,亲友依依盼客留”的句子,我指导她进行如下修改“清风淡淡吹薄雾,明月遮羞。处处高楼,时到离别盼客留。”虽然只是修改了几个字,但质量明显提高一个层次了。

七、指导学生在格律诗词创作中发挥想象,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并尝试使用诗歌中的意象与典故

诗词语言要优美,运用对比、拟人、比喻等手法就显得相当重要了。例如,我在《采桑子中秋》写到:“十彩缤纷,明月窥人,清风不请自撬门。”这里就运用到拟人的手法。又如学生《采桑子中秋》写到“月亮娇羞,时显时隐入眼球。”我们还可以从名家的诗词中看到: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夸张的使用;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比喻的使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对偶的运用。

总之,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让诗歌的语言文字更加优美,这样便可以提升诗歌的档次。

猜你喜欢
采桑子仄仄白话文
采桑子·春
采桑子·秋夜书怀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采桑子
偶感
学诗
胡适巧推白话文
胡适妙解白话
近现代媒介的功能如何由党见本位转向民意、舆论本位——以白话文运动为转折点
令山河动容的美丽:浣溪沙与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