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中俄合作办学问题研究

2017-03-11 11:20宋丽丽吴昊凌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俄方中俄背景

宋丽丽,吴昊,凌晨

(黑河学院,黑龙江黑河 164300)

我国与俄罗斯接壤,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国家,中俄合作办学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人才要求。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开展中俄合作办学能够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加强中国与俄罗斯的协同发展。因此,我国积极开展中俄合作办学。然而,由于我国在中俄合作办学过程中缺乏充足的合作办学经验,合作办学存在着缺乏社会影响力、缺乏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合作办学质量不高等问题,需要我国与俄罗斯合作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中俄合作办学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研究项目。探索“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俄合作办学问题不仅能够提高中俄合作办学质量,而且能够为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提供国际化人才,对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1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俄合作办学的意义

首先,“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俄合作办学具有国家战略意义。中俄合作办学能够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加强优质外交人才的培养,促进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与经贸合作,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其次,“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俄合作办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中俄合作办学使中俄两国能够互相承认学生学历,而且俄罗斯教育水平较高,合作办学能够实现优势学科互补,将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到我国高校中,加强我国薄弱学科建设;最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俄合作办学对一带一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俄合作办学不仅能够培养专业人才,而且能够加强俄语人才培养,促进中俄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加强中俄高校的学术交流,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

2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俄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2.1 合作办学缺乏社会影响力

现阶段,中俄合作办学的社会影响力较低,缺乏品牌形象,办学声誉有待提升。具体来讲,虽然我国一些高校积极开展了中俄合作办学,并引进了中俄合作办学机构。然而,大多数高校的合作办学时间较短,人才培养成效不足,缺乏对境外优质资源的引进,在合作办学深度不够的情况下,忽视了合作办学品牌的创建,最终导致中俄合作办学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小,没有形成合作办学的品牌效应。

2.2 合作办学质量不高

虽然我国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积极开展中俄合作办学,但是部分高校所开展的中俄合作办学质量不高,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进而导致合作办学项目的半途而废,使中外合作办学的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另外,还有一些高校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办学条件不达标、乱收费、违规招生等问题,合作办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很多高校的合作办学缺乏优秀的师资资源、优势专业和健全的监督体系,合作办学层次较浅、质量不高。同时,还有一些高校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存在着执法不严、教育部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损害了中俄合作办学的信誉,甚至给中俄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3 缺乏对俄方优质教育的引进

引进俄方优质资源是“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俄合作办学的核心,决定了中俄合作办学的水平与层次。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在中俄合作办学的过程中缺乏对俄方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这些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中俄合作办学仍采取观望态度。另外,俄方高等教育的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设备制造、核能源、精密仪器等方面,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与俄方高校的合作办学并没有涉及航空航天设备制造、核能源、精密仪器等学科,缺乏对俄方优势学科的引进。

3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俄合作办学的策略

3.1 加强重视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应加强对中俄合作办学的重视,将中俄合作办学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是因为,中俄两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上的重点国家,是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信等国际组织的共同成员,是协作伙伴关系。因此,中俄两国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考虑两国教育合作的问题,加强教育和文化交流,开展中俄合作办学。并且,中俄合作办学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深化“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中俄交流与合作。

3.2 建设合作办学示范区

俄罗斯与我国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个省区接壤,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前沿,因此,中俄合作办学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而加强中俄经济贸易与合作必须深化中俄教育与文化交流。为此,我国应积极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地区建立中俄合作办学示范区,形成中俄合作办学的聚集地,为中俄合作办学的开展奠定基础。例如,我国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这三个省区的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已经有一百多个,逐渐形成层比较系统的中俄教育与文化交流体系。

3.3 引进俄方优质资源

引进俄方优质资源是我国开展中俄合作办学的核心,因此,我国在中俄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引进俄方优质资源。为此,我国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中俄合作办学的引导和监管,及时出台中俄合作办学的相关文件,弥补中俄合作办学过程中的监督盲区,建立中俄合作办学的评估体系,促进中俄合作办学的定期化、科学化和常态化发展。并且,我国高校在中俄合作办学的过程中英加强对俄国优质资源的重视,积极与俄国高校的航空航天设备制造、核能源等优势学科进行合作,将优势学科引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中。同时,高校应积极引入俄国的优质教师,聘请俄国高水平教师到高校任教,提高合作办学的质量。另外,我国应重视中俄合作办学的质量发展,积极建立中俄合作办学品牌,走品牌发展道路,打造中俄合作办学的示范性项目,提高中俄合作办学的社会影响力。

3.4 鼓励高水平高校开展中俄合作办学

开展中俄合作办学是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开拓国外市场的重要途径,能够为一带一路的发展解决人才需求问题。因此,我国应积极鼓励高水平高校开展中俄合作办学。为此,我国应积极制定中俄合作办学的实施方案,加强对中俄合作办学的战略规划,统一协调中俄合作办学过程中的教育、文化、商务、外交等部门力量,形成中俄合作办学的推动合理。同时,我国应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多渠道的中俄合作办学,建立多样化的教育合作机构与文化交流机构。另外,高校应加强对中俄合作办学过程中的目标市场和人才培养的深度研究,科学定位中俄合作办学,积极赴俄开办境外高校。

[1]刘永红.论“丝路经济带”构想对我国俄语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J].中国俄语教学,2015,34(3):14-17.

[2]姜振军.中俄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与双边经贸合作研究[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4):41-47.

[3]郭强,赵风波.“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俄跨境高等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7(7):56-61.

猜你喜欢
俄方中俄背景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美开出挽救《中导条约》条件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