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不文明行为文化根源探析

2017-03-11 11:23许德雅
文化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文明旅游

许德雅

(湖南大众传媒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责任编辑:王崇】

【文化观察】

游客不文明行为文化根源探析

许德雅

(湖南大众传媒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数大幅增加,但游客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不守公共秩序、贪占小便宜等不文明行为也日益凸显,甚至被称为“中国式不文明”。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究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文化动因,并针对不文明现象提出了提升游客文明素养的路径。

游客;不文明行为;动因;路径

近十余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数逐年增加。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40亿人次,同比增长10.5%,出境旅游1.17亿人次,同比增长9.0%。[1]然而,伴随旅游业发展而来的是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扩散,是大众对国民素质的质疑。由此,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游客的行为进行明确规范,增强了游客对文明游的认知,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不文明行为的“泛滥”。但是,要提升游客的文明素养,就要全面深入认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分析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探究提升游客文明素养的途径。

一、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界定

目前,学界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界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些学者认为游客不文明行为是旅游者的非道德行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不文明举止和言行”[2];有些学者认为是不文明行为使道德弱化的表现,“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表现的介于正常、适当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之间的,对旅游地资源、环境、居民、其他游客,甚至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3];还有一些学者将其定位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等。笔者认为,游客不文明行为本质上是违背社会公共文明精神,是旅游者在参与游玩活动中违反社会道德、违反相关法纪,对旅游地资源、环境、居民、其他游客,甚至自身造成不良影响或无法挽回损失的行为。在旅游过程中,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可能是对文明行为的无知,也可能是知而不做,或是知而未做。[4]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我国公民旅游时常见的18种不文明行为,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不爱护公共环境。诸如游客随处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公共场所随便吸烟;景区内随意攀爬、刻字留念,破坏景区草地、花木等。

二是不遵守公共秩序。诸如游客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座位、相互拥挤;在景点买票、候车时不排队,甚至插队、加塞;不遵守交通法规,车辆违章驾驶,乱闯红灯等。

三是缺乏公共交际修养。诸如游客贪占小便宜,在公交交通工具上不给老弱病残让座;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甚至在公共场所大打出手等。

四是不懂公共礼仪。诸如游客高声接打电话、大声喧哗、扎堆吵闹;宗教场所嬉戏、玩笑;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等。

二、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文化归因

(一)“小农心态”是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根”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大批农民从相对封闭的农村涌向较为开放的城市生活、工作。虽然生活环境和劳动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人们的思维模式仍然受到传统小农心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由散漫、缺乏规则意识,自私自利、贪占小便宜,个人主义、缺乏协作精神等。

一是自由散漫,缺乏规则意识。因为小农经济是典型的个体行为,自给自足,没有“朝九晚五”的概念和习惯,所以养成随心所欲,不重规则,缺乏遵章守纪的观念。在旅游中,有人会不排队上下公共交通工具,而是争抢座位,互相拥挤;过马路时,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购票、购物或参观时,不愿排队,而是去插队、加塞;在禁止拍照的景点,偷偷拍照,等等。

二是自私自利,贪占小便宜。传统的农业生产资源有限,农民把收成看得很重,于是形成了贪占小便宜的心理。在出境旅游中,有些游客不消费却长时间占据消费区域,吃自助餐时多拿浪费,离开宾馆时带走非赠品,享受服务后不付小费,在不打折扣店铺讨价还价,等等。

三是个人主义、缺乏协作精神。传统的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属于典型的个体经营模式,无需与人合作,所以孕育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心态,即讲究个人利益,不与他人往来、不与他人协作的社会心理。在旅游中,这种心态更为明显,很多游客无视禁烟标志,不顾他人意见,危害他人健康;在公共场所,不顾别人感受,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甚至在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的居民风俗,等等。

四是主奴意识,期待角色转换。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驯化出中国人的“奴性”,造就了中国人自轻自贱、绝对服从的“草民心态”。而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人们经常被灌输“顾客就是上帝”的思想,导致游客很容易出现转变角色做“主子”的心态,从而在景区肆意妄为,随意践踏破坏草坪、乱涂乱画,甚至与工作人员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二)“差序格局”思维是游客不文明行为的“魂”

“差序格局”来自于家文化。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血缘、地缘、亲缘等特殊关系为纽带,以家庭整体利益为中心,在人际关系互动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在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形成了“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5]社会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且这个网络是富有伸缩性的,关系范围是有限度的,在圈子所及范围是自己人,圈子以外则是外人。[6]这意味着,人们对于圈中的亲人朋友和圈外陌生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由家文化孕育出来的责任和道德只惠及圈内的熟人,对圈外的陌生人则循礼讲利,表现出自私自利的一面,由此形成了内外有别的思想。

旅游是游客生活场景的一次短暂转变,是由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的一种空间转换。游客熟悉的生活情境消失了,瞬间转变为公共场合下一次性的短暂的匿名交往,责任和道德的约束大大弱化,遵守道德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家文化熏染下形成的“差序格局”思维方式和行为惯习在陌生的公共环境下,很容易导致行为失范,从而出现部分或全部的“水土不服”。比如,游客在景区不会爱护公共环境,反而随处乱丢垃圾,随地吐痰,随意践踏破坏景区草坪,胡乱涂鸦等。

三、提升游客文明素养的路径选择

提升游客文明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正面宣传教育的“软引导”与规章制度“硬约束”的有效结合,使“苦口婆心”的说教与白纸黑字的惩戒相得益彰,才是解决“中国式旅游”问题的正确途径。[7]

(一)正面宣传教育的“软引导”

一是家庭教育,言传身教。家庭是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场所之一,而且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然而,在今天很多家庭中,父母往往言传而不能身教。在家里,父母会用伦理道德来教育子女,但走出家门,往往做不到以身示范,从而使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2015年3月,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桃花盛开,5名成年女游客带着孩子来观赏桃花,为了能拍到“桃花雨”的背景照片,两名成人游客用力摇晃树枝,大量的花瓣随之飘落下来,旁边的4个小孩子也学着摇晃。[8]因而,家庭教育不仅在于怎么去“说”,更在于怎么去“做”。

二是学校教育,塑造品性。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学生接受教育最主要的场所。学校是介于“家”与“生人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中转站。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空间里,学生一般会将“家文化”培育的行为处事方式泛化到学校,但同时也会把学校跟家庭区分开来,做出一些不太文明的行为,如随手乱丢垃圾,公开场所大声喧哗等。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我国教育更倾向于传授知识、提升智力,往往忽略了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而要让学生把家文化培育的责任文化转化为对陌生社会的公共道德,中间的学校教育就必须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学校要重视人文素养教育,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强化学生对社会公共文明的认知,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共道德的情感,坚定他们的意志;其次,学校要加强正面引导和反面惩戒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是社会教育,媒体先行。社会是不同于“家”和“学校”的完全陌生的公共空间,是社会不文明行为最容易出现的地方,当然社会也是一所“大学校”“大课堂”,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浏览信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应借助各种媒体的力量,加强对出游公民的社会公德、个人美德的宣传教育,营造浓郁的社会教育氛围,有效传播社会公共文明和社会价值,从而正面引导公众的社会行为,提升公民素质,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规章制度和舆论监督的“硬约束”

一是规章制度是约束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利刃”。规章制度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公民行为的重要保证,尤其在今日的中国社会,规章制度是规范游客最为有效的手段。近些年来,在建立法制中国的过程中,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约束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2006年10月,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2013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旅游法》;2015年3月,国家旅游局研究制定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这些规章制度更加明确了公共文明行为,规定了旅游者的义务及对不文明行为的惩戒等,其对旅游者的行为有一定的引导和震慑作用。

二是媒体的监督是公共道德最强约束力。中国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成几何状增长。借助媒体的曝光,如“华尔街骑牛照”“埃及神庙刻字”“卢浮宫‘洗脚池’事件”等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都曾引发社会热议,制造了轰动一时的舆论大事件。媒体对不文明行为的报道起到了监督作用,也是对外出游客“红线式”的道德警告和潜在的“硬约束”。这种媒体的监督一方面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公共场所不能为的“不文明行为”;另一方面又是一种道德警告,甚至是道德批评,加大了游客的道德成本,让更多的游客心生畏惧。因此,媒体的监督将有利于规范和塑造社会公共文明,培育社会主义新文化。

[1]国家旅游局.2015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EB/OL].(2016-10-18)[2017-07-18].http://www.cnta.gov.cn/zwgk/lysj/201610/t20161018_786774.shtml.

[2]邱剑英.旅游非道德行为与新世纪的道德建设[J].长春大学学报,2001,(2):83-86.

[3]胡传东.旅游者道德弱化行为的推拉因素与形成机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96-100.

[4]孟莉娟.关于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169-170.

[5]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3.

[6]于光君.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及其发展[J].社会科学论坛,2006,(24):51-54.

[7]逸华.“史上最严”规章能否让“中国式旅游”文明起来[N].中国民族报,2015-04-10(009).

[8]陈茜茜,叶义斌.森林公园赏花现令人瞠目一幕,摇落漫天“桃花雨”摇碎一地节操[N].福州日报,2015-03-08.

B824

A

1673-7725(2017)10-0081-04

2017-08-01

本文系湖南大众传媒学院院级立项课题“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4YJ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制造强省’背景下航空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C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许德雅(1979-),男,河南商丘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文化史研究。

猜你喜欢
文明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请文明演绎
多元文明,照鉴共同未来
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漫说文明
小A去旅游
对不文明说“不”
旅游
文明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