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惜别》中的政治痕迹探究

2017-03-11 12:52郭晓芳
文化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周树人太宰仙台

刘 芳 郭晓芳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文史论苑】

太宰治《惜别》中的政治痕迹探究

刘 芳 郭晓芳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惜别》是一部以青年时期的鲁迅在仙台的留学生活为题材的人物传记小说,其是太宰治受日本内阁情报部和文学报国会的委托,为宣传《大东亚宣言》中的“独立亲和”而创作的。小说在人物设置、情节设计上难免留下政治痕迹,本文主要从“忠义一元论”“大东亚主义”“独立亲和”三个方面解读了《惜别》的政治痕迹。

太宰治;《惜别》;鲁迅;政治痕迹

《惜别》作为御用小说,自发表以来因种种原因未能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关于其文学评论也相对较少,但作为唯一以鲁迅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对研究鲁迅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阅读《惜别》不难发现,其中的回忆者田中卓,以及鲁迅(周树人)在仙台医专的友人津田、矢岛都是虚构人物,且文中对笔记、漏题等事件的描述也与鲁迅的《藤野先生》有诸多出入。那么小说为什么选取青年时期的鲁迅为主人公,又是如何体现它的政治意图的呢?本文将就此进行初步探究。

一、太宰治与《惜别》

太宰治(1909—1948)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其与夏目漱石、村上春树并称为日本三大青春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生涯短暂,却留下了《富岳百景》《右大臣实朝》《斜阳》《人间失格》等名作。[1]擅长手记、对白手法的太宰治采用小说叙事笔法,虚构了一位日本东北的老医师“田中卓”为鲁迅(周树人)留学时代的同学,并以他回忆往事的形式展开了叙述。小说以第一人称“我”讲述了鲁迅(周树人)到仙台医专求学,期间与“我”“藤野先生”及其他同学之间的交往,以及鲁迅最终发现首先应拯救的不是国人的身体而是国人的灵魂,从而弃医从文离开日本归国的故事。

日本在战场上已呈明显败势的情况下,为加强“大东亚主义”“中日亲善”等的宣传,打着“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于1943年11月组织召开了由中国的汪精卫政府、泰国、伪满州国、菲律宾、缅甸等六国参加的“大东亚会议”,一致通过了所谓的《大东亚共同宣言》,即概括为“共存共荣”“独立亲和”“昂扬文化”“繁荣经济”“为世界进步做贡献”的五项原则。[2]会后,日本内阁情报部要求日本文学界对《宣言》进行宣传,于是日本文学报国会决定围绕总原则及以上五个原则“创作、出版具有规模宏达之构想的小说,以向大东亚各国国民宣扬皇国的传统和理想”。[3]1944年底,日本最终在几十名作家中选出了六名“委托作家”,太宰治位列其中,其要表现的是第二条,即“大东亚各国互相尊重自主独立,奉献互助友爱的果实,确定大东亚之亲睦”。[4]太宰治在向文学报国会提交的《〈惜别〉之意图》一文中也提到:“欲以所谓洁白,独立亲睦之态度对年轻的周树人作正确、善意之描写。所怀意图为让现代中国之年轻知识人阅读,使其产生日本也有我们的理解者之感怀,在日本与支那之和平方面发挥百发子弹以上之功效。”[5]从这些可以看出,《惜别》是为当时的军国主义政府服务,宣传“独立亲和”的御用小说,其政治痕迹是毋庸置疑的。

二、《惜别》中的政治痕迹

(一)大肆赞扬“忠义一元论”

日俄战争中,日本攻陷旅顺,周树人感慨日本的强大时说到:“一旦国难临头时,就会像雏鸟汇集到父母的周围一样,舍弃一切,归奉天皇。这是日本国体的精华,是日本人神圣的本能。”此为“忠义一元论”的本质。随后在与田中卓关于忠孝的讨论中,认为在中国“‘忠’仅仅是起了‘孝’的接头语的作用而已,主要是‘孝’”,而“日本的思想被统一在‘忠’上面”。太宰治借周树人之口大肆赞扬“忠”正是日本能够精诚团结成为东洋先进国家,并夺取胜利的根本原因。并且通过田中卓房东的女儿,一个10岁左右的小姑娘请周树人修改寄给战地伯父的慰问信,以及津田认为第三国的人都有可能当间谍,进而对周树人采取一面亲切一面监视的外交策略这两件事上,再次宣扬了日本举国上下都为天皇,为大日本帝国尽忠的“忠义之心”。

此外,周树人满怀救国之心,初踏日本国土时,将眼前看到的日本的井然有序、和谐自然称之为“世界任何地方都没有的日本独特的清洁感”。在漏题事件中,矢岛流泪坦白的原因之一,是其“拥有可以称作东北人道德中特有的洁癖性这种素质”。这里的“清洁感”“洁癖性”,在深层意义上,指的正是日本人思想中的“洁”,即信仰的“洁”,也就是“忠”。

(二)大力鼓吹“大东亚主义”

松岛初次相识,彻夜详谈,周树人向田中卓讲述了自己的生平志向及清国的现状。提到日俄战争时,说到“我觉得:这场战争没有问题,日本人能胜利。……如果支那哪怕是仅仅具备统治自己国家的实力,这次战争也不会发生,看上去这简直像是为了保全支那的独立而请日本来作战”,此种言论就是在竭力掩盖日本侵华战争的事实,表明日本尊重中国独立及领土完整。另一场景中,田中卓因与周树人的交往受到津田的警告,在在去找藤野先生确认时,藤野先生的一番话颇有深意。他提到自己认识的一家人,有兄弟三个,开始时兄弟间常常吵架,后来相互非常尊重,“即使每个人都想开出自己的花,但整个家才是一朵大花”,藤野先生将东洋整体比为一个家庭,巧妙传达了战争只是暂时的,大东亚建立之后会彼此和谐共处的寓意。至此,周树人与藤野先生均已成为太宰治宣传“大东亚主义”的代言人。

另外,在上文提到的忠孝讨论中,田中卓认为忠孝思想源于中国,这一点上“忠孝”超越国界,构成中日两国共同的道德基础,太宰治在此构建了一个精神层次上的“大东亚”。

(三)竭力突显“独立亲和”

“独立亲和”为太宰治创作《惜别》的主题,其贯穿小说始终。小说开篇田中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即使周先生后来没有成为那样有名的人,即使仅仅是当年和我们一起在仙台学习、游玩的周先生,我也一样尊敬他”,其已成功奠定了小说“独立亲和”的基调。

周树人在描述自己开始仙台医专的留学生活时,是这样说的:“据说我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清国留学生,因此很受重视。……学校的先生们就像是对待重要的客人那样善待我,……对我来说,能得到大家这么多温情,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同年级的学生们也好像很稀罕似的早晨如果在教室看到我,他们大多都向我微笑,坐在邻座的学生,还主动借给我刀子、橡皮之类的东西。”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日本人对周树人的亲切善意。

漏题事件中,矢岛讽刺考试漏题,写匿名信痛斥周树人,最后坦白忏悔,让周树人觉得因为总是请藤野先生修改笔记,引起这样的误会也是情有可原的,并且在交谈中“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之后,周树人意识到改造国人灵魂比体格健全更重要,产生弃医从文的想法,渐渐对学医失去热情时,矢岛上课时总喜欢坐在他身边并帮他写作业。到此,漏题事件由最初的矛盾演化为深厚的友情而结束。“矢岛”在太宰治的笔下完美地诠释了“独立亲和”。此次事件中,对藤野先生的描述却与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大相径庭,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是一个全身心投入医学贡献的人,厚待鲁迅是为了中国的发展,医学的发展,而《惜别》中的藤野先生在田中卓向其汇报之后,教育学生说:“有句话叫‘以和为贵’,所谓‘和’,不仅仅是好好地在一起玩。‘互相鼓励、一起学习’也叫‘和’。……日本在古代也曾向唐宋派过留学生,受到了那个国家的很多照顾。现在日本作为回报,必须把我们所知道的事情交给他们。”太宰治通过如此的艺术处理将藤野先生塑造成一位通过“和”和“感恩”对大和民族进行宣传的“独立亲和”的代表人物。

三、结语

《惜别》于1945年9月5日发表[6],为日本宣布投降后二十天,不失为对日本《大东亚宣言》的一种讽刺。太宰治将主人公限定为在仙台求学期间的周树人,选择周树人与日本有交集的这一时期来描写,就是企图把中晚年作为革命斗士的鲁迅与周树人加以区别,并将这一时期与日本同窗有深厚友情,对藤野先生无比尊敬的周树人塑造成“独立亲和”的典型,借其之口表达中国人对日本的态度。可以说,在借用文学对“独立亲和”进行宣传上,太宰治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在小说中大肆宣扬日本的优良传统,美化“大东亚主义”,并以此竭力说明日本的必胜,但是二战日本的必败已经得到证明。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从“忠义一元论”“大东亚主义”“独立亲和”三个方面解读了《惜别》的政治痕迹,更为深层的分析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1]董炳月.《惜别》与“太宰治”[N].中华读书报,2006-01-25(011).

[2]王向远.“亚细亚主义”“大东亚主义”及其御用文学[J].名作欣赏,2015,(25):53-61.

[3][4]川村凑,董炳月.《惜别》论——“大东亚之和睦”的幻影[J].鲁迅研究月刊,2004,(7):61-65.

[5]太宰治,董炳月.《惜别》之意图[J].鲁迅研究月刊,2004,(12):71-72.

[6]王光民.太宰治·《惜别》·鲁迅[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2):75-78.

【责任编辑:王 崇】

D73/77;I14

A

1673-7725(2017)07-0219-03

2017-05-10

刘芳(1986-),女,山西吕梁人,助教,主要从事日语教育教学及日语词汇研究。

猜你喜欢
周树人太宰仙台
践行幸福教育 奠基幸福人生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仙台小学
日子
日子
三仙台
日子
日子
鲁迅31岁才谋得一个铁饭碗
高树标 《仙台》 190cmX290cm 纸本水墨
刘西洁作品
1918年的“中国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