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人心”“道心”论与善心之本体功夫

2017-03-11 11:23
文化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章句善心本心

林 亮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责任编辑:王崇】

【文史论苑】

朱熹“人心”“道心”论与善心之本体功夫

林 亮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朱熹认为“人心”“道心”人人皆有,指出“人心”生于形气之私,“道心”原于性命之正。心,虚灵知觉,人心、道心、善心都只是一个心,是心的不同存有状态。善心,执中之心,达于至善,即是本体也是功夫,而修养功夫之善使摇摆于善恶之间的危殆之人心无时无刻都在去恶而择善,并最终积久贯通达到至善的境界,使人的内在心灵之善与宇宙的外部秩序之善自然融合,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人心;道心;善心;本体;功夫

《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被视为“虞廷十六字心传”,历代儒者推崇备至,特别是宋明理学家。其中,“人心、道心”说成为了宋明理学的理论核心,而朱子对于“人心、道心”的诠释成为了人们理解“人心、道心”说的关键。本文对于“人心、道心”的理解主要是依据朱熹的诠释而展开。

一、“人心”“道心”之辨

朱子在《中庸章句·序》里说到:“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和矣。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着,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

从朱熹的论述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第一,心没有分为“人心”和“道心”两个“心”。“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1]第二,“人心”和“道心”是“心”的两种不同存在。“心”若“或生于形气之私”[2]则是“人心”,若“或原于性命之正”[3],则是“道心”。朱子还认为:“知觉从饥食渴饮,便是人心;知觉从君臣父子处,便是道心”。[4]第三,“人心”出于人的个体的自然属性,“或生于形气之私”[5](《中庸章句·序》),属于“气”范畴;“道心”原于人的自然属性背后之所以然的本心。这种本心来源于天命,“或原于性命之正”[6],属于“理”的范畴。第四,“人心”与“道心”人人所具备,“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7]第五,“人心”与“道心”不是静止的概念,二者是一组矛盾,互为消长。“道心”因为“原于性命之正”,其义理精微,难以一时明白,所以往往无法理解其根本,这又造成了对“道心”的更难理解,且使得人的“道心”无法有效掌控原本属于中性人的“人心”。“人心”因为“生于形气之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往“恶”的方向发展,而“人心”没有受到“道心”的掌控与约束,最终堕落为人欲。所以说“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和矣”[8](《中庸章句·序》)。第六,解决之道在于守其本心,“允执厥中”,以“道心”主宰“人心”,达到“中”。为解决这种危机,使“人心”不断向“道心”转变,朱熹提出:“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着,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9]

二、善心之本体

(一)善即本性

朱子曰:“人之性皆善”[10],这里,朱子固守儒家人性本善的宗旨,认为善即是人之本然之性,或者人之性之天然的存有善,其禀受的是天地生生之道,而非经验世界所赋予的含有价值评判之善,在这种意义上,是超越了经验世界善恶界限的“至善”,就如王阳明心学所言之“无善无恶心之体”。依据这种解释,善心即是道心,因其都是“原于性命之正”。这里的善心,更多的是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考察。

(二)善即功夫

《易·系辞上》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此善,有别于“本然之性”之善,这里的善在于“继之”,就是继承和弘扬道之阴阳互动,万物生生不息的造化之理,即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善,而是修养功夫论意义上的善。朱子认为:“如饥饱寒暖之类,皆生于吾身血气形体,而他人无与,所谓私也。亦未能便是不好,但不可一向徇之耳。”[11]朱子并不否认“饥饱寒暖之类”的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只是认为“但不可一向徇之耳”,如果对于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无度,则流于“人欲”,会使人心灵迷失。而此“善心”就是要使人心时时处处都朝着道心的方向发展,使人性的本真不被遮蔽,最终达到道心的状态,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完成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之“至善”。

(三)善心即持中之心

“问:‘善恶皆天理’,如何?曰:‘此只是指其过处言。如恻隐之心,仁之端,本是善,才过,便至于姑息;羞恶之心,义之端,本是善,才过,便至于残忍。故它下面亦自云:谓之恶者,本非恶,但或过或不及,便是如此。’”[12]从以上的论述看,人欲之恶的产生是由于人心、道心之善的过和不及。因此,笔者更倾向认为,恶无法独立于善之外,恶是善的一种特殊状态,即善处于过或不及情况时,就成了恶。为善之道,在于“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于“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13],持中之心,即是善心。《中庸》里说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持中就是守善。使宇宙万物各得其位,生生不息,此乃是宇宙之至善。

善心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善心”不是独立于“人心”和“道心”的“心”,而是心的一种存有。第二,善心也是人人所具备的“心”,贤与不肖,君子与小人,善人与恶人同样具有善心。恶心是善心的一种特殊状态,即善心在背离了“中”的情形下出现的“过或不及”的状态。第三,由“人心”向“道心”转变的过程,始终要做到“中”,即“无过不及”,就是“允执厥中”,也就是“善”。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执中”,即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去办,就能达到“无过无不及”。

三、为善功夫

由上文分析可知,善心是人人所具有的“本然之性”,具有形而上意义的至善性。这就从理论上向我们指明了每个人所能和所要达到恢复这种个体的心灵的本质和与生生不息的自然万物浑然一体的境界。但是,在现实的经验世界中,具体个体的人的虚灵知觉之心受到遮蔽而迷失其本心之善,发现并去除遮蔽和干扰本心之善的恶,实现本心之善与现实经验生活之善的统一,使人心契合道心,贯通天命之道与人性之道,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其主要方式有顿悟领会和修养功夫。以王门后学王艮、王一庵为代表的泰州王门主要持顿悟的观点,强调“意为心之主宰”,提出“率现成良知”,突出“良知”之本有,剔除“致知”之功夫,而王阳明的另一弟子钱德洪提出后天的诚意功夫,笔者更同意钱德洪这一学派的观点。

朱熹在《大学章句》里有论述:“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既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14]朱熹在这段论述里,肯定人之心有知,即具有能够认识万物之理的能力,万物都有其理。

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所强调的日用本领功夫即修养功夫,在于涵养省察、居敬、主静、克己等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积久贯通并彻底了解本心本性及万事万物的终极本体,亦即以不断充量扩大无边无垠乃至与宇宙同一的道德心智的方法,最终使心中内部之理与宇宙外部之理得以透过人的生命交互辉映,一派通明光灿。”[15]

四、结语

心,虚灵知觉。人心、道心、善心都只是一个心,是心的不同存有状态,是人人所具有的。人心,“生于形气之私”;道心,“原于性命之正”;善心,执中之心,达于至善,即是本体也是功夫,而修养功夫之善使摇摆于善恶之间的危殆之人心无时无刻都在去恶而择善,惟精惟一,执中而行,最终积久贯通达到至善的境界,使人的内在心灵之善与宇宙的外部秩序之善自然融合,到达天人合一之境界,从而形成了如朱子所说的“心体浑然”,获得性命之正的道心,即本体之善心。

[1][2][3][5][6][7][8][9][1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7,38,38,38,38,38,38,38,38.

[4][10][11][12]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6.2009,69,1486,2487.

[1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7.

[15]张新民.朱子“去恶全善”思想的本体论与功夫论[J].孔子研究,2002,(4):44-53.

B244.7

A

1673-7725(2017)10-0221-03

2017-08-01

林亮(1976-),男,福建龙岩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章句善心本心
刘玥辰
“岁月更迭·设计本心”——WAD广州设计分享会圆满举办!
名家谈教育
工夫、历史与政教:“学庸章句序”中的道统说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做动保,最重要是“守得住本心”!众乐坚持打造贴近一线需求的产品
疯狂的“善心汇”
VIKI_LEE:保持本心,随心创作
善心汇一场败局已定的“冒险”
《文选平点》魏晋南北朝文论札记